标签:
家庭继母生母亲情儿女 |
分类: 情感散文 |
五月的风,摘下了桃李的花环,吹谢了昨天还在肆意招摇的花海,吹扬起垂柳的腰肢,荡漾起了绿色的波纹,托起了绿色的梦。
五月的雨,洗净了枝头的姹紫嫣红,卷走了飘舞的花影,春的韶华已不在,素姿呈现出青青淡淡的味道开始妆点着整个世界。
五月,绿色开始主宰这个世界。
五月的心情就像五月的绿色一样,淡淡的忧郁,浅浅的哀愁,隐隐的牵挂,深深的思念融合一起,在初夏的夜晚,随着漫天的流星雨把爱撒落一地,飞扬的思绪在亲情的皓空中又像白云一样悠悠,幽幽而又忧忧!
亲人,曾是我的心累,亲情,也是我难以割舍的情愫。
五月,母亲节,是天下所有母亲的幸福,也包括我。
“妈妈节日快乐”。
母亲节的早上,儿子稚嫩的声音掀起我心中情感的波澜,我想起了我的两位母亲:一位生母,一位继母。
我的生母在我很小很小,懵懵不懂人事的时候就撒手人寰了,我对生母的印象永远停留在模糊的记忆里。在幼小的时候,每受欺负时,我会想:假如我有生母的庇护......长大后,每受委屈时,我会想:假如我有生母的关爱......成家后,每当有难以遏制的烦恼时,我会想:假如生母能倾听我的倾诉......每年的清明,草长莺飞的季节,我不能到凄凄的坟茔前拜祭我的生母,不能对黄土下的生母轻轻地诉说我的喜怒哀乐,我怕伤了我的另一位母亲---我的继母。每年的母亲节,对生母的浅浅的思念总会萦绕心头,默默的为早已与我阴阳两隔的生母祝福:愿您老人家在天国一切安好。
我的继母性格泼辣要强,无儿无女,她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来到了我们的家。小的时候,我有着对继母深深的恐惧,年青的时候,我和继母有着若有若无的距离,现在,身体不太好的继母已经风烛残年,不再像以前那样的锋芒毕露,她每每殷切的希望儿女们回家围聚在她的身旁。这个让我爱不起恨不起的老人,眼中隐隐的透出对未来的恐惧让我生出许多怜意,她老人家毕竟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生身没有养身重”的古训一直牢牢的嵌在我的内心深处,每年母亲节的前夕,我会不失时机的买件继母心仪的礼物送给她老人家,在母亲节的早上,我会准时送去我的祝福:妈妈,祝您老人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五月间,父亲的生日。
每年,当时间还停留在四月的时候,父亲就开始掰着指头计算着过生日的时间,他翘首以盼的心情让做儿女的辛酸。于是,我们不顾孩子严重晕车的呕吐,下长途换短途,拖家带口,掂大包拎小包风尘仆仆的赶到家中,当看到继母慌忙不迭的查看儿女们带来的礼物,父亲眯着眼睛清点着儿女孝敬的钞票,工作上的事情不再想和父亲说说,生活上的烦恼也不再想和继母唠唠,父亲的生日本应是全家人乐滋滋的欢聚一堂,结果便很快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例行公事,回家便像是交差似的,为的也就是图自己一时心静和心安。
逢年过节,别人家都是其乐融融,我们家就好像是负担。送父母礼品,父母想要钞票,送父母钞票,父母想要礼品,礼品钞票全都孝敬,父母又会嫌弃礼品轻微,钞票数额不大。父母亲常常羡慕别人家儿女送的名烟名酒,羡慕别人家儿女动则就孝敬父母成千成千的人民币。其实,退休闲赋在家的父母生活水平已经远远的超过当地的小康,但是,依父母的观点来看,孝道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孝敬老人是天职本分,儿女们即使不吃不喝也要例行职责。双双下岗,靠给别人打零工的姐姐收入有限,十元八元在她手里就能攒出水来,她把每年的回家看成了严重的生活负担,唯恐躲之不及,生活同样不富裕的妹妹也是能躲就躲,能避则避,远在千里之外的哥哥回家的次数也是渐少,唯独我,在父母兄妹眼中工资收入还算不错的我源源不断地满足父母不断提出的新要求,满足他们的新欲望,其实我也是经常为省下一元的公交车费而情愿步行几公里,也是单靠工资吃饭的很一般的工薪层。
我的亲人曾是我的心累,也曾是我的心痛。落英缤纷,怡然自乐的桃花源是我心中永远的梦。曾几何时我害怕每一位家人打来的电话:父母每次来电不是身体状况不佳需要药物或者保健品,就是缺少鞋衣帽袜;姐姐每次来电不是喋喋不休的贫穷的伤感,哽哽咽咽的啼哭,就是寻求小到生活上的油盐酱醋、大到社会交往的帮助,事情办得好理所应该,事情办得不合心意就会哀哀怨怨的认为她是穷人,我是势利眼,对她的事情不尽心;在外做生意的哥哥借钱似乎是他和我来往的唯一方式,他今天借几千,明天借几万是我的恐惧,工薪层的我老人需要我管,孩子需要我养,经济的拮据我不言而喻,有时我打肿脸充胖子,在朋友家到处转借来满足哥哥的要求,在哥哥的眼中,我好像是永不停息的印钞机,殊不知,我有时是真的承受不住来自经济的压力......
我柔弱的双肩难以承载家的负荷,我并不坚强的心理难以承受来自亲情的压力。当亲情变成一种无奈,当亲情变成一种难言的心累时,我像蜗牛一样背负着沉重的壳,举步维艰,从不敢渴望三口之家的休闲和浪漫,更不敢奢望让我萌生诗情、泉涌灵感的的生活与我如影相随。
“远亲不如近邻”,我有时会固执的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亲不如友。当心情被风吹乱的时候,当烦恼隔着朦胧的岁月摇摆而来的时候,当困惑笼罩心头的时候,当病痛灾难不请自来的时候,父母亲的年迈精力不足,做晚辈的不想过多的打扰他们,姐姐忙着打零工挣钱忽视着我的内心孤独,妹妹们有着她们不知道我也有需要亲情关爱的理由,远途的哥哥一直也有鞭长莫及的苦衷,也许长期以来我无欲无求的为家庭的奉献让他们误解了我......在我的病榻床前,同学朋友围坐周围陪我谈天说地,他们可以从我落寞的眼神里看出我渴望关心,看出我对亲情失望的孤独。默默地,我让朋友陪我一起去捡春天落花的花瓣,默默地,我让朋友陪我去风雨中寻找第一片叶绒、第一朵花开,第一声鸟鸣、第一只蝴蝶、夜间第一声的蝉鸣,默默地,朋友在我困难时伸出了援助的手,默默地,友谊的花朵盛开在五月的风中,默默地,我的心情泛起了河谷中的水面上的层层涟漪,也夹杂着风的形式,也夹杂着雨的飘落。
我感到好累,为亲情而伤感是我无言的心病,我曾试图逃避:在天晴的时候,我想到山上赏花,到海边戏水,到花园里种花,到果园里采果,邀朋友共饮,带着孩子逛街购物,天伦之情,其乐融融!然而游离的心情像风中的丝带一样飘忽不定,飘忽的思绪像断线的风筝放飞,不经意间被树杈勾住,一次次停留在对亲人的无限牵挂:父母亲近段时间身体可否安康?姐姐最近生活是否顺畅?妹妹怎么很久没有三百五百的向我要钱(妹妹来我居住的小城买衣物,带的钱总是不够)?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的哥哥,生意可好,他是否能够经得住生活的忙碌和坎坷?看来,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生活永远是我心中的梦!
一天,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同样是来自亲情困惑的文章,其最后的结尾是大意是,一个人生活在世上都会被许多亲情包围,也许这种亲情表现的形式不同,既然生活在这种亲情里,就应该换种形式表达自己,换个角度理解亲情,让亲情变成自己永久的财富和快乐。
我忽然明白了:每到逢年过节和父母的生日时,父亲殷切盼望着儿女回家团聚,也许他老人家对物质的渴望是想进一步证实他在儿女心中的位置,天下的父母对儿女都是宽怀和无私的,我的父母也不例外,只是他们表达的方式不同罢了;继母看到我们回家欣喜的表情足以说明她早已把我们当成了亲生的儿女,我也能理解继母为贫穷的娘家人付出的无奈,理解她无言的心累和心痛(继母一直是她娘家人的主心骨,就像我时时刻刻牵挂自己的亲人一样。),她老人家对物质的欲望大概也是源于这种无奈;姐姐的斤斤计较而又敏感性格源于她那个社会底层人员对生活的恐惧,她的喋喋不休的絮叨,她的哽哽咽咽的哭泣是她表达自己内心郁闷的方式,她努力挣钱养家,当属强者,我自愧不如,我开始逐渐理解了她生活在那个阶层的不易和无奈;哥哥的辛苦......妹妹的依靠......
对待亲人,我也许可以换种方式来表达我的亲情:对父母我尽心尽力,但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对兄长,我也可以明确表示,我会尽力去帮他,但再也不会超出我的能力范畴;对姐姐,我会耐下心来倾听她的哭诉,我会为她擦干泪水,告诉她我这里永远是她的心灵驿站,避风的港湾;对妹妹,我会在不伤大雅的情况下偶尔赞助一下,偶尔接济一下,给她们一个可以依靠的臂膀;对我所有的亲人,我也会大声的告诉他们,我也同样有烦恼,我也同样需要亲情的关爱,在困难时,我也同样渴望亲人能够伸出援助之手。
......
心随亲走,爱为情动。人生呀,多为爱情、友情、亲情中的一个“情”字相伴终生。
人到中年的我,爱情早已滋润在亲情里面,我的友情,我的亲情常伴我左右,就像这五月轻轻飘落的雨一样,向来不是诗人笔下的奇景,但是它会轻盈安静的飘落到我家的阳台,滋润着我多情的心花,也像这五月缓缓吹过的风一样,把思念的情思吹得香气四溢,也把思念吹成一首清淡的小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