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是个家长就是姿态管班校园 |
分类: 漫卷诗书——酷评 |
2013年9月13日,雷某在课堂玩手机被班主任孙某收走,孙某要求雷某叫来家长,将手机直接交给家长。在此,手机成为了促使雷某杀死老师孙某的最直接导火索。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典型又令人非常痛心的因手机而引发的血案。
拨开这个血案的层层迷雾,我们似乎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一个叫“手机”的怪物就像雾霾一样将学校层层包裹起来,使学校领导和老师们艰于呼吸视听。看似可笑,但在学校里围绕手机展开的“战斗”每天都在上演,只是没有临川二中这么惨烈罢了。存在即合理,面对校园中屡禁不止的手机,我只想说,手机非“洪水”,老师何必作“猛兽”?
为什么大学生就可以在校园里带手机、用手机,小学、初中、高中生就不可以?也许,你会说大学生已经是成人了,他们有自控能力,那么,我想问,自控能力一定与年龄成正比吗?面对手机,大一的学生就一定比高二的学生有自控力吗?其实,我们都明白,严控手机的背后是学校、老师担心学生玩手机会导致成绩下降影响到老师、班级、学校成绩方面的排名。基于此,学校、老师都摆出了一副与手机势不两立的姿态,害怕因不管一个学生玩手机之小而引发成片学生玩手机以致失控之大。至于做法,可以用直接、简单、粗暴来概括,摔手机,写检查,叫家长等等。不仅如此,班主任们似乎还受到了“羊群效应’的影响,一个班主任这样处理手机问题,另一个也这样,第三个还这样,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管班是严格的。
可问题是,在小学、初中、高中的校园里,手机真的就是洪水吗?即便是洪水,单纯靠鲧治洪水式的“堵“,就能够使手机绝迹于校园吗?不可否认,有些学生将手机带入学校,拿进教室,主要是方便玩耍,但所有将手机带入学校的学生都是如此吗?手机难道就没有联系父母、查阅资料、记录心情等作用吗?作为学校、老师,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摒弃“手机导致成绩下滑”的偏见,相信学生拿手机能够用于正途呢?为什么我们就不愿意相信学生有分辨好坏的能力呢?“洪桐县里无好人”,也适用于拿手机的学生吗?
手机非“洪水”,老师何必做“猛兽”?如果老师能够多一些包容少一些功利,多一份信任少一份偏见,也许学生就会多一些乖巧少一些叛逆,多一份理解少一份忤逆。如果学校、老师真能这样,也许,手机就真的不再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