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学生十几年,作老师也有十年,二十几年来身份在变,学校在变,但唯一不变的可能就是停不下的学校装修。
原先的装修还是小打小闹,现在的装修却是大开大合;原先的装修是扩招不得已,现在的装修是为了与时俱进迎接各种校园评选;原先的装修还遮掩害怕兄弟学校知道,现在的装修大张旗鼓兄弟学校皆如此知道了也无所谓;原先的装修是多种装修队轮回哪家好用哪家,现在的装修是一家一直在做大做强;原先的装修是单向的,现在的装修是轮回的。
与不断翻新的装修相对的却是学术的停滞不前。教学方法还是原先的方法,只是“电脑”替代了“人脑”,“电灌”替代了“人灌”;教学水平整体滑坡,只是“夜郎自大”替代了“谦虚谨慎”,“花架子”替代了“童子功”;学术论文价值颠覆,“抄袭拼凑”替代了“创作创新”;做学问的态度也大颠大倒,“热功利”替代了“冷板凳”。
停不下的学校装修,与停滞不前的学术两相对比,让我一直找不准学校的定位。说一直身在工地可能有点夸大,但说有些地区的教育正本末倒置日益“驴粪蛋化”却是不争的事实。
停不下的学校装修什么时候才能停下来,停滞不前的学术什么时候才能化淤前进,作为一名基层的草根教师我们不得而知。但位卑未感忘忧国,我们知道的是,现在的这种状况不正常,有悖教育的正常规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