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走,高考志愿巧搞定
http://s7/middle/5ff74ad0t888050731a06&690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首《登科后》是孟郊四十六岁,进士及第后写下的诗,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写尽了古人求取功名的不易和求得功名后的喜悦。
现在的学生其实一点也不比古代那些求取功名的读书人容易,就读书时间而言,单是小学五年,初中四年,高中三年前后相加就已经是十二年了。高考的两天,是十二年持续学习的总汇报,压力可想而知。考完之后,接下来可能是更让学生、家长、老师头疼的估分、报志愿,一个报的恰当的志愿有时确实可以起到“相当于学生多考了50分”的功效。那应该如何选择高考志愿呢?连续几年,笔者给所带的学生报高考志愿,成功率达90%以上,其中不乏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湘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烟台大学等知名或非知名的大学。
根据我的经验,应分三步走,报好高考志愿:
一、准确估分,准确了解所在省市的各档分数线。
准确估分是报好志愿的前提,四大科下来,估分和实际考的分不能偏差太多,估分太低直接导致不敢报志愿,有分而走不了与分相匹配的学校,比较亏;估分太高直接导致自己的分数远远够不着自己报的学校,还会间接影响到与自己分数相当的学校没有报上,最后只能走一个别人走剩下的学校或专业。
估分时,要把握以下几点:
1、不妨用最紧的手法和相对较松的手法各估几遍,但紧和松不是无原则的,一定要较客观,必要时可请老师帮忙估分。
2、明确自己估的总分的区间,不可太宽泛,一般以10分左右为宜。
3、参考自己一模、二模的估分情况,综合考察自己估分区间中那个较确定的分数是偏高还是偏低。
4、留心所省、市公布的各档分数段,相对应看自己估的达到了那个分数档。
二、有敢于承担风险意识。
学生和家长一定要明白,不论你估的分数在那个分数档,自己相中的学校或专业有可能也是别人相中的,都有一定的风险性。
完全没有风险只能是以下两种:
1、分数极强,志愿随自己挑,随自己选,只有自己挤掉别人的份儿。
2、自己分数说高不高,说低不低,为了专业或地方,退一步选学校,那样可能和别人相比是较高的,比较保险。
三、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学校、专业、地方。
报志愿,对绝大数学生来说,不外乎是选学校,选专业还是选城市。三者俱得那最好,如果不能兼顾,那只能选择一个自己最倾向的。
1、选学校。非名校不上,或是非自己早已相中的学校不上,哪怕专业不太好,城市一般也无所谓,自己看中的是那个大学的知名度,或文化氛围等等。
2、选专业。奔着专业排名去了,大学可以略降一个档次,但专业绝对强,好就业,有发展前途。
3、选城市。特别向往某个城市,在这个城市的大学可能略差一点,但自己喜欢这个城市,就义无返顾地选择了。
此外,可以给自己相中的那个学校负责2010年高考招生老师打电话(大学招生网一般都会公布,尤其是好大学),了解近三年那个大学在本省的招生分数情况,也可以向老师打听这个大学某个专业的情况,还可以寻问某个专业可能要多少分在本省才能录取。一般来说,尤其是好大学,为了招到高素质的学生,负责招生的老师都会比较耐心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的。
考得好,不如报得好。最后,祝2010年的高考考生都能报好志愿,顺利地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