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之殇与出国考察之速
5月12日,由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杂志和英国著名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共同评选的最新亚洲高校排名公布,香港大学蝉联排行榜第一,中国的北大、清华分列第12位和第16位。
5月18日,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决定组织实施高校领导赴海外培训,今年共100名左右高校领导将到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地培训。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日前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实施高校领导赴海外培训2010年项目的通知》。
5月12日的亚洲高校排名榜一出,全国人民哗然。媒体请专家讨论、评述。北大、清华成为亚洲的二流高校的声音一时间甚嚣尘上。去年同期,亚洲高校的排名,北大为并列第10,清华为15,今年的排名,北大为12,清华为16。我们姑且不论由英国两个机构评出的高校排名是否客观公正,是否权威?我们也姑且不论并列第10名就一定领先第12名多少?让我们感到很不解的是中国的高校每年也在排名,难道中国高校排名第11名的大学就是二流,第10名的就是一流,能这样一概而论吗?一个亚洲高校的排名就一棒子将中国高校打出了“原形”,原来中国人一直阿Q自我感觉良好的北大、清华是亚洲二流?那是世界几流呢?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等高校又是几流呢?越想头越痛,越想越想不明白。
专家就是专家,这次出台措施之迅速让我辈很是佩服专家的敏捷。浩浩荡荡分五批百十号人去日、美、英、澳、另行去考察,以期10年内建成世界著名的大学。找差距是没错的,出措施也是应该的。让我们不能理解的是:
1、真的并列第10就和第12差距那么大吗?如果今年亚洲高校排名仍是并列第10名,去不去考察?
2、高校是不是也应有起码的自信与认同,一个第12名的排名真的就将中国高校“拔”得赤裸精光了吗?
3、考察为什么分那么多国家?百花齐放吗?
4、10年后的著名高校中国版应由谁认定?还是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杂志和英国著名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吗?
5、排名下跌仅仅反映出的是高校的问题吗?排名问题是否可以部分地回答“钱学森之问”?
真的希望中国能有清华原校长梅贻琦倡导的大学,而不是一时之痛,走形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