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余秋雨何必关博客

标签:
浊者清者引号肚量余秋雨杂谈 |
分类: 社会万千 |
今天,打开余秋雨的博客时,才发现余秋雨已经将博客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评论统统删除,让笔者惋惜不已。据猜测,可能与网友在余秋雨的博客里面留下大批的恶评有关。前不久,网友送了著名学者余秋雨一个“华语世界第一文盲”的称号,本来余秋雨都抱着“忍一时风平浪静”的态度来面对这个事情,但是网友们开始在余秋雨的博客里面留下大批的恶评,可能一下惹火了这位文坛“大师”,于是关闭了苦心经营3年的博客,不给“恶评”网友任何机会了。
余秋雨在当今中国文坛占有一席之地,文章自不必说,但近几年,和他有关炒作事件真是不少。文坛上最为火爆的一件事恐怕要数余秋雨状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古远清“诽谤”一案了。在起诉原因中有一条是古远清在一篇文章里曾用了“狡猾”一词来形容余秋雨,余秋雨认为这是诽谤———意思是自己并不狡猾,而对方却说自己狡猾,这难道不是无中生有么?既然诽谤了,就该负责任,所以余秋雨向古远清索赔“名誉精神损失费”14万!古教授对此的答辩是:自己使用这狡猾来形容余秋雨时,是加了引号的———意思似乎是说这话因为加了引号,所以只能反着来理解:说你狡猾,实际上说恭维你不狡猾,老实有余。这可真是一桩糊涂官司。
联想到现在余秋雨又关了所有的博客,实际上也关闭与大众接触、讨论、交流、相互理解的渠道和机会了,民众也可能会对他产生更大的误解和“恶评”。所以,真的没有必要这样做,事实证明,躲避未尝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只是软弱的表现,可能最大的好处是,弄个两耳清静罢了。古人经常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让人们评说去吧,又当如何呢?历史最终会有客观和公正的评价,而余秋雨只要把胸怀和肚量放大那么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