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北川幸存者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地震发生的一刹那,我顿时感觉生命那么的脆弱,感觉自己还有那么多的事情需要去做,感觉自己曾经浪费了那么多时间!”这个从死亡线上拉过来的人,他的话仿佛金玉良言惊醒了碌碌生活的人们。在如此大灾面前,我们更应该好好反思生命的价值与人生的意义。
《人生宝鉴》公布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调查材料——假若一个人活了72岁,他这一生时间是这样度过的:睡觉20年,吃饭6年,生病3年,工作14年,读书3年,体育锻炼看戏看电视看电影8年,饶舌4年,打电话1年,等人3年,旅行5年,打扮5年,这是平均数,正是通过这个平均数可以看出许多问题,想到许多问题。每个生命都是普通的,有些基本需求是不能不维持的。
我们珍爱生命,但不应是追求醉生梦死的生活,而更应该去努力追求个人的进步与发展。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感恩生活,更多地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我们都知道那句伟大的格言“时间就是生命”。我们想成功,想实现自己的梦想,想从绝望中找到希望,就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如果我们想让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绚烂,更加长久,就必须每一时、每一刻都全身心地投入。只有不断抓紧时间学习知识,增长能力,提升自己,我们的生活才能丰富多彩,生命才能变得有价值!抓住今天,不要去当一个精神上的流浪汉,每天天马行空地想像,不切实际地幻想过一种高贵生活,抑或是滑稽地期待明天会中五百万……这些空想都不会有任何结果,而它浪费的时间和精力,价值又何止五百万!
我们珍爱生命,不仅仅是爱惜自己,更应该是珍爱我们的家人、朋友。在抗震救灾的报道中,有一位刚被救出的孩子第一句话就说:“我再也不和爸爸吵嘴了!”这一刻,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是生命的震撼,生死之间的情感。对于自己的父母,我们总是这样说“等我有了钱一定好好孝敬他们,等我买了大房子一定接老人们来住,等我忙过这段一定回家看他们”,可是我们都忘记了,父母是不会在原地等我们的,岁月的无情使他们慢慢地衰老,他们已经没等我们的能力了。我们能把握的只有今天,陪父母聊聊家常、做做家务,对父母而言,只要子女在身边就是一种幸福,对我们而言又何尝不是呢?
大灾面前,我们才能深刻的体会到活着的美好,活着的价值,体会到善待生命、善待他人是何等重要。我们不能忘记这场惨绝人寰的灾难!大地震它带走了我们太多的同胞兄弟,太多的幸福欢笑,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让我们怀着一颗爱心,怀着对生命的珍爱,把握时间,努力学习和工作,重新为我们的人生、我们的社会创造新奇迹!
散文大师朱自清曾这样描绘时间,“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巧巧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珍惜时间吧,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这句话应该成为我们永远的座佑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