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州茅台年报解读和库存结构分析

(2011-03-24 20:09:54)
标签:

贵州茅台

年报

库存结构

心如止水

股票

分类: 股票研究

结论:

 

(1)相比我们相对保守的EPS(2010)=5.46元的预测,年报实际公布EPS(2010)=5.35元,比预测低了差不多3%,相比机构的一致预期还要更差一些。这一差异源于贵州茅台年度结转的收入要低于市场预期,延续2009年开始的前高后低走势,或者说4季度发货量明显低于3季度。

 

(2)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下半年转入的库存商品6.95亿元,相比2009年下半年的5.32亿元,增长了30%以上,其中的库存结构值得关注。

 

(3)我们对库存结构进行了分析,以挖掘2010年下半年转入的库存商品(借以观察成品的瓶装酒产量)同比增速30%的原因,发现是三个因素的综合:(1)十五工程的2004、2005两个茅台酒项目的释放效应;(2)原习酒资产王子酒的释放效应;(3)2008年之前建成并使用的年份酒酒库差不多满了,分流基酒的作用减小。

 

(4)基于对库存结构的分析,我们的倾向性意见,仍然是认为2011年茅台酒有放量的条件,也有放量的动机。维持1季度业绩同比增长50%以上的观点。

 

 

1、贵州茅台2010年报公布数和我们预测数的对比

 

http://s11/middle/5ff62696h9f3960c73c6a&690

相比我们相对保守的EPS(2010)=5.46元的预测,年报实际公布EPS(2010)=5.35元,比预测低了差不多3%,相比机构的一致预期还要更差一些。

 

这一差异源于贵州茅台年度结转的收入要低于市场预期,延续2009年开始的前高后低走势,4季度发货量明显低于3季度。


http://s5/middle/5ff62696h765289bbca24&690

 

发货量的减少,也自然会反映到贵州茅台在产销平衡上的变化,即出货比例延续2008年的下行趋势。


http://s11/middle/5ff62696h765289c05f2a&690

解读:我们利用财务数据,得出一个有些参考价值的指标,即:出货比例 ≈ 主营业务成本/(期初库存商品+本期增加库存商品),但其中缺陷是忽略了新增库存商品的组成结构。

 

但究竟为什么2010年下半年出货比例下降较快?

 

是为了等着1季度执行上涨后的新价格,特意延迟发货?还是库存商品结构的原因所致,比如会不会出现高度茅台在库存商品中占比很小,积压了大量的系列酒所致?

 

前者可以理解,类似于2009年,考虑到次年1月1日的提价,加上春节在1季度,从企业获利角度,出货的前高后低可以解释。如果仅仅是前者,对2011年1季度业绩会构成利好,但如果后者,就有问题了,所以,有必要从库存商品出发,再度审视一下茅台酒的产能和释放情况。

 

 

2、贵州茅台的库存商品结构推断

 

从2010年报看,期末库存商品约4.7亿元,同比增加了1.6亿元,究竟这部分增量中,高度茅台酒、中低度茅台酒和系列酒各自占比多少,这种构成会直接影响到2011年1季报的业绩,同时也能反映出贵州茅台的主要业绩贡献来源——高度茅台酒未来一段时间的供应能力,这点需要我们回过头再审核“十一五工程”和“十一五之前”的制酒产能,加以辅助印证。


http://s13/middle/5ff62696h9f396c37f43c&690

从图表5的黄色虚线看,2010年末库存商品同比增速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很自然让我们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期末库存大幅增加,增加的是什么酒?如果我们再看一下图表5的蓝色虚线就会清楚一点,2010年下半年通过生产转入的库存商品显著增加,但没有销售出去,这是主要原因。

 

2010年下半年产能同比的显著增加,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另外这其中茅台酒和系列酒的构成如何,是我们密切关注的一个事情。如果是期末库存以茅台酒为主,这就是好事情,可以反映两个事情:(1)茅台酒本来就不愁销路,属于销售节奏所致,后面业绩终将释放;(2)“十五”和“十一五”工程搞出来的茅台基酒在2010年下半年开始集中释放,这会是一个供应放量的转折点。

 

如果是期末库存以系列酒为主,就要小心应对了,可能会从侧面反映:(1)十五期间释放的茅台酒产能仍然有限,或者茅台又在囤积基酒做年份酒,相当于对业绩做了长期平滑,这样2011年业绩爆发程度会不如我们预期:(2)系列酒销路并不通畅。

 

关于2010年下半年产能释放的这块东西,到底是骡子还是马,我们下面将重点分析。

 

分析路径上,我们采取:以茅台酒、系列酒的工艺和历年公开的基酒数据为基础,和财务报表的自制半成品(基酒和勾兑后的酒)、库存商品(灌装后的瓶装酒)进行交叉对比,由此得出的结论,再与公布的生产能力进行交叉印证。

 

先温习一下茅台酒和系列酒的生产工艺:

 

1、茅台酒:端午(6月初)踩曲、重阳(10月初)投料,12月中旬-次年8月取7个轮次酒作为基酒,入库贮存3年,勾兑后存放1年;从工艺看,每年基酒主要是上半年生产出来的,经勾兑后存放1年,加上灌装的时间,一般下半年成品的瓶装酒占比会略大。

 

2、王子酒:主要在习酒镇,利用招股时收购的原习酒酱香型资产,制曲、制酒工艺和茅台一样,但基酒只入库贮存1年,勾兑成品存放数月出厂,勾兑时也用了一些茅台酒的基酒。

 

3、迎宾酒:基酒生产一年,迎宾酒是茅台蒸馏七次后的酒糟加粮再发酵,所以,迎宾酒的基酒主要出产时间在下半年,这和茅台酒和王子酒不同,但迎宾酒勾兑成品也要存放一年。

 

再看一下贵州茅台历年的半年报、年报公布的基酒数据,这个数据比较笼统,包括茅台基酒,也包括系列酒的基酒。


http://s13/middle/5ff62696h765289ccb0fc&690

从图表6看,历年的基酒主要是上半年生产出来的,这点和茅台酒和王子酒的生产工艺一致。但比较纳闷的是,2010年下半年转入的库存商品6.95亿元,相比2009年下半年的5.32亿元,增长了30%以上,这有点厉害。

 

根据工艺特点,如果我们对增长进行分割,这种增长可能来源于:(12006年上半年生产的茅台酒基酒同比较大增长;(22009年上半年生产的王子酒基酒同比高增长;(32009年下半年迎宾酒基酒同比高增长;(4)茅台管理层将历年攒下来的一些基酒,也装瓶了,准备也拿来卖。

 

究竟是这里面那种情况,我们通过推导和排除的方式,来加以观察。


http://s9/middle/5ff62696h9f3973415558&690

我们需要关注图表7中红色标示内容,据2005年报,"十五"2004和2005两个工程的1000吨和2000吨的制酒生产房在下半年已投入使用。从茅台工艺而言,下半年的重阳到次年8月,正是制酒的时间段,这意味着2006年上半年出产的茅台酒基酒同比增长较快,进而可以成为2010年下半年的可供应茅台酒,换句话说,2010年下半年转入库存商品同比增长30%,其中有“十五”这两个工程的成果,在对市场的供应商,基于销售策略上的考虑,有所延迟。

 

从图表7,我们还是难以准确得出历年公布基酒数据中,茅台酒和序列酒各自占多少,仁怀市曾经公布过一次全市酿酒工业的情况,如下:

http://s11/middle/5ff62696h765289d8c9ca&690

但至少我们可以推测出的是,由于2005年下半年两个茅台酒工程的制酒车间先期投入使用,对2006年茅台酒基酒形成了一块增量,和仁怀市公布的2005年茅台酒产量12,450吨相比,比重还是不小。

 

另外,我们也注意到,原习酒资产生产出的基酒,2009年上半年同比增加超过了700吨,也会形成一块增量释放。

 

2009年下半年生产的迎宾酒的基酒这块,因为是酒糟酒,没有多少数据来印证,但我们注意到图表7的“中低度茅台酒改扩建工程”,降度得到的中低度茅台基酒每年还不到1,200吨(综合2009年之前的年报和2010年报披露之间的差异),其他的就是用在系列酒上,特别用于勾兑迎宾酒。从这块分离出来的数字观察,我倾向于认为在目前的库存结构中,迎宾酒占比在减小,不存在出现高增长的问题。

 

从最近3年的销售结构看,相比2009年,2010年高度茅台酒销售占比略有上升。2010年下半年系列酒占比明显要小于2009年下半年,和销售形势有关,也和产量有关,关于产量这块,图表7中标底色的4个数据也可以做个简单印证。


http://s5/middle/5ff62696h765289dd60f4&690

2010年报推导出的下半年转入库存商品为6.95亿元,确实比我们的预计5.85亿元高出了1.1亿元,粗略推测大致上多出了1,500吨酒。至于茅台管理层将历年攒下来的一些基酒,也装瓶了,准备也拿来卖这个问题,可能性不大,我们注意到茅台的宣传资料里面,年份酒(15年以上,包括30年、50年等)的基酒酒龄不低于15年,把半途中的成年基酒拿出来,不符合企业利益。

 

不过我们可以关注一下2004年就在搞的“15--80 年茅台酒贮存技改工程”、“年份成品酒贮存工程”这两个项目,2008年之前已经完成结算,估计现在也差不多屯够酒了。

 

 

3、对2011年1季度业绩的倾向性意见

 

上面我们对库存结构进行了分析,以挖掘2010年下半年转入的库存商品(借以观察成品的瓶装酒产量)同比增速30%的原因,发现是三个因素的综合:(1)十五工程的2004、2005两个项目的释放效应;(2)原习酒资产王子酒的释放效应;(3)2008年之前建成并使用的年份酒酒库差不多满了,分流基酒的作用减小。

 

基于这一分析,我们的倾向性意见,仍然是认为2011年茅台酒有放量的条件,也有放量的动机。维持1季度业绩同比增长50%以上的观点。

 

顺便看一下销售公司在账面上反映的期末库存商品余额。

 

http://s11/middle/5ff62696h9f39775e0e7a&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