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士下山》,这一锅放坏的鸡汤泔水

(2015-07-03 14:54:53)
标签:

杂谈

《道士下山》,这一锅放坏的鸡汤泔水 

陈凯歌给自己的电影深情款款写了篇序,吊起很多人的胃口。这是种新趋势,因为国产电影越来越坏,放映前不得不找最有名头的主创,或主创最著名的明星朋友,来剖心示众,这回真的没有骗你们,是精品,带着良心和时间,慢火熬制的精品电影,跟那些抢钱烂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一朋友说:因为看了《对你说》就相信片子会好看的人,一定也是那些盲目乐观相信股市会涨到一万点的庸众。

我半信半疑跑去看电影,发现这位以刻薄闻名的朋友,又是一点没讲错。

陈凯歌塑造了一个一脸憨笑的小道士,下山为讨一口饭吃,游历人间。他说他看小说原著,看中的是一个奇字。我忍不住先剧透下,在电影里,你会发现所有道理都是烂熟的人生鸡汤,所有情节都简单又片面。

坏人坏得那样摆在台面上,好人又好得那样没什么意思。

小道士认的第一个师父,教他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这种窝囊废般的好人因为占了太多便宜,娇妻傍身家财万贯,注定马上就要死。弟弟贪财杀了哥哥,跟偷情的嫂子开开心心去游湖。小道士看不过去,叫师娘不要去,师娘偏要去,没谁能阻止她开心。结果到了船上,她又要问弟弟:天哪是你杀了你哥?

所以我替林志玲不值,这样傻里傻气的角色,何必在片场站上十几个小时,怕给旗袍多条褶子?即便一身都是褶子,也丝毫影响不了角色的观感。

小道士一气之下杀了两人,跑去和尚庙里忏悔。此时隐形大boss出来了,一个啰哩啰嗦每次都要讲很多道理的方丈,负责给他做人生鸡汤学讲师。

为了能让小道士明白道理,他杀两个人有什么关系?为了能让坏人坏得更讨厌一点,被毒死的师父随便埋了又有什么关系?陈导不想拍侦探片或者打斗片,所以他把逻辑忘在家里,只带了两斤道理,慢慢散在片子里。

这片里好人打到最后,都会使出最厉害的一招,让坏人输得心服口服。有点像奥特曼打小怪兽,小时候我就看不懂,你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把手交叉在胸前,非要死掉半条命才用这招?

坏人输了,都会直接掏出手枪或暗器,砰砰两下,一下结果。喂喂,一会是连飞针都能躲过的大侠,一会直接就横死了?真是导演叫我死,我不得不死。

而方丈,始终是当道士和凡人想不通的时候,出来解题的嘉宾老师。既然如此,小道士真应该一下山就进和尚庙剃度,从此又有馒头吃,又有道理听。

《道士下山》,表面看是一个故事,实际是几个小故事的串联,有意思的是,这些小故事之间本身关联不大,甚至形成不了一个体系。

金基德拍过一部类似的影片,《春夏秋冬又一春》,接近两小时只讲了一个道理一个事,年轻和尚因为修炼的苦闷,与前来拜佛的少女私通,爱疯了的还俗和尚,动手杀掉出轨的妻,逃回寺庙时,警察如期赶到,和尚默念:爱是我唯一的罪孽。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多年后的冬天和尚回到寺庙重新修行苦练,在寺庙台阶上又一次发现一名弃婴,该片说的是如同四季一般,人类打不破的轮回。

到了《道士下山》,同样是台阶上的弃婴,小道士接受的道理多到跟其中的打斗场面一样目不暇接,以至于我早就忘了和尚和道士分别说过什么。一会是你要悟,悟了就该放下一切,一会是好人不能沉默,沉默就是作恶。一会又是江湖纷争早该了结,恩恩怨怨既往不咎。说了这么多道理,是不是想总有一条你会记住,并受用终身?

于是这电影让我想起朋友圈父母最喜欢传递的那些人生鸡汤,它们看看统统都是无趣,可笑,今天说着要努力拼搏,明天就成了年轻时候更该爱惜身体,今天劝你别计较同事间的纷纷扰扰,明天又是人善被人欺。

如果你对这些鸡汤说不,中老年父母们总会一脸痛心:都是为了你好,你没明白我的苦心。

《道士下山》结局如何,似乎已经不再重要,在市场和观众给出一个答案之前,陈凯歌早就给自己颁布了一张金光灿烂的奖状:我不想说做的有多好,但爱恨情仇喜怒哀乐都有了,包袱笑点统统在里面,关键是里面有那么多我多年攒下来的人生感悟,难道这还不够?

一个普通观众的答案是,一部热衷讲道理的电影,一定会面临这样的下场,打斗再精彩,演员再好看,所有人都恨不得快点结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