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做个优秀的家长

(2010-03-19 16:20:54)
标签:

如何

优秀

家长

溺爱

任性

表扬

动手

育儿

分类: 育儿心得

 

    安外婆最近常和安妈妈聊到怎样做家长的话题,尤其是看到每当安安不听话、不高兴、发脾气的时候,安妈使用了一些办法十分奏效,安外婆免不了夸一下安妈,顺便还说一下安的阿姨(言言妈),说:你妹妹就没有你这样的耐心。总结一下这套方法,有以下几点。(自夸一下:安妈妈经常在与别人的孩子接触时也用上这样的办法,效果也不错哦。)

 

    一、把爱放在第一位。

  爱应该是无条件的,但是现在有很多家长在爱孩子方面增加了条件,把爱与学习、听话、优秀、乖乖吃饭、懂事...挂钩,这都是错误的。不管孩子表现如何,家长应该明确态度:爸爸(妈妈)很爱宝宝。安妈妈也有批评宝宝的时候,看到宝宝眼里含着泪水,安妈妈通常抱起宝宝,亲一下,说:“知道妈妈最爱谁吗”安安抽噎着回答:“最爱我,我也爱妈妈”

 

    二、冷处理(至少30秒)

    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家长首先要从容面对,冷静处理。用安安自己的话说,就是:“妈妈,我先开动脑筋思考一下。”  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家长心里有多么着急,在心态上要做到从容镇定,冷静处理,首先就要给自己一个情绪缓和的空间。


  三、坚决不动手

    经常在超市、医院或公众场合看到家长对不听话\任性的孩子大声呵斥,甚至假装要动手“打”孩子,安妈妈不免要怜惜一下。其实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粗暴的方式对于孩子来说,起不了好的效果,只能够让他记住被打的过程,而不是犯了什么错,要如何改正。更重要的一点,也会让孩子养成动手的习惯。其实安妈妈也有气不过了揍他小PP的时候,但过后十分后悔的。

 

    四、坚持原则、绝不溺爱。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是有原则的,不能无条件顺从孩子。不该做的事情一定不能做,该做的也是必须要做,没有商量的余地,让孩子们了解家长的底线。比如喂药,通常孩子都不爱吃药,可是生病的时候这是必须的,安妈妈经常在这个时候发口令:“我数数了啊,一、二...”通常没等安妈妈说到“三”,安安就乖乖的:“妈妈,别数了。我听话。”还有,安安高兴的时候跑来跑去,出了一身汗也不愿意停下来,这时候安妈妈声音高了一下:“安安,立正!”他立马STOP,然后两手摆直做立正状,十分好玩儿。

  五、转移注意力。

  孩子任性、发脾气的时候,家长要善于转移注意力,安安也有哭闹不讲道理的时候,谁说什么都不听,这时候安妈妈经常做出一些让孩子感到意外的事情,比如到窗户边看星星、准备出门散步等等,转移其注意力,这样他很快平静下来。


  六、经常鼓励和表扬孩子。

  幼儿园老师经常和家长提这个问题,呵呵,其实很多家长都意识到这个道理了,但还是不得要领。表扬和鼓励要注意两个原则:实事求是和把握分寸。不能无原则地“夸”孩子,这可能会让孩子骄傲、自满、自我意识膨胀。

  七、移交权力。

  孩子的事情由孩子做主。家长需要做的是教会孩子选择,家长的意见只作为孩子的参考意见,容许他去犯错误(当然是在相对安全的前提下)。如果孩子选择错误,他肯定会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这会让孩子在下次选择时格外小心,逐步积累孩子自己的经验。比如,安安看到爸爸吃辣酱很香,或喝白酒,他也想喝,通常老人就立即制止,安妈妈却同意,让他尝一下味道,是苦、是辣,试试,下次就不提无理要求了,呵呵。

  八、学会微笑。

  现在的孩子都是“人精”,很会察颜观色,如果家长成天绷着脸,孩子会很紧张。要知道在轻松和快乐的状态下,做事的效果最好。所以家长要学会微笑,这还会感染一家人。同时还在孩子做对的时候开心地笑,做错事时从容地笑。安安最喜欢笑了,经常和妈妈两人到镜子边上臭美:“爸爸,看,我和妈妈,谁笑起来更好看?”

  九、陪伴孩子。

  陪伴孩子不单是指在孩子婴幼儿时期这样做,就是在孩子长大后也要这样做,不要认为学习或玩只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要做孩子的学伴和玩伴,这会让孩子感受到爱,而爱是有力量的,能产生很强的责任感和巨大的上进动力。安爸爸这点做的不错,夏天的时候,安安喜欢躺在地上,打转,安爸经常光着膀子,和安在地上摸爬滚打,呵呵。

  十、绝不食言。

    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孩子就是孩子,家长开个玩笑他都能当真,因此我们通常做到和他说的话必须是认真的,有时候不小心开了个玩笑,那没办法,必须做到。一次安爸周五的时候提了句,安安,周六和我去加班吧。结果周六一早,安安就缠着和爸爸出门,只好带他去了,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