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感而发——教育宝宝从小做起

(2010-08-23 20:32:24)
标签:

嘟嘟

十六个月

日本

教育

欺负

吃亏

http://s16/bmiddle/5ff56e0eg74a644dae4ff&690昨天带嘟嘟同学去宜家闲逛,里面花花绿绿的东西和拐弯抹角的小路让他极其兴奋,自己絮絮叨叨的说着话,叫喊着瞎溜达。痊愈了的嘟嘟同学精神头十足,饭量也大涨,让我们都觉得很欣慰。

逛了半天准备回家的时候,他爸爸在吸烟区抽烟,我就带着他在外面的坡路上溜达,他最近迷上了上坡下坡,一趟一趟不厌其烦,顶个大太阳也不嫌热,可高兴了。

宜家面对着一条大马路,马路的对面是个棒球场,可能是有比赛吧,很多小学生穿着队服在练习。陪着嘟嘟同学上下坡的时候,看见了很让人感慨的一幕——可能是在宜家刚上完厕所或者刚买完饮料吧,一个教练模样的老师带着6,7个小队员准备过马路回场地上,那条马路车很少,离斑马线也挺远的,他们就打算跑过去,先是老师跑过去,突然看见来了两辆车,就冲剩下的学生大喊“だめ、だめ!”(不行,不行),几个学生就停下来了,开过来的车也看见他们了,虽然不是斑马线,但是都减速停下来示意他们先过,学生们看老师的OK手势赶快跑过马路,老师突然摘掉棒球帽,一边说“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谢谢)一边深深地给司机鞠了个躬。跑过去的几个学生也都站在老师身边摘掉棒球帽一齐大声喊“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一边给司机鞠躬。很简单的一幕,让人感觉挺温暖的。不知道这些孩子长大是不是都能成才,至少现在的他们让我觉得是很有礼貌的好孩子。

http://s3/bmiddle/5ff56e0eg8e7eb5c5d0c2&690
http://s3/bmiddle/5ff56e0eg8e7eb429d212&690
日本人特别重视“あいさつ”,就是各种问候语。早上起来说什么,白天说什么,晚上说什么,饭前说什么,饭后说什么,睡前说什么都有固定的话。见到附近的邻居基本上没有不打招呼的,即使只是商店里见过的面孔也要互相打个招呼。他们评价一个人总是以“あいさつできるかどうか”(是不是能做到与人打招呼)作为基准,尤其是上了些年纪的人,总说能够有礼貌的和人打招呼的人不会是坏人。

 

每天带嘟嘟同学去游戏室玩儿,自然接触很多日本妈妈和他们的宝宝,让人觉得感慨的事情也很多。总的来说,感觉日本的妈妈对孩子一点儿也不娇惯,教他们规矩的时候真的是一点儿也不含糊不手软。比如自己的宝宝拿了别家宝宝正在玩儿的东西,妈妈们肯定要告诉他们“别的小朋友正在玩儿,不可以抢的,快道歉”,如果自己的宝宝没有排队就要玩儿滑梯,肯定要被妈妈教育一番,在游戏室里经常听到的话就是“要友好的和小朋友一起玩儿”,这么小的孩子们都没轻没重,经常就是妈妈们跟在他们屁股后面替他们道歉,算是以身作则吧。也许就是因为大家都比较谦让,这么小的空间里才不会发生任何矛盾,没听说过一个吵架的,妈妈们每天去了都像见到老朋友一样,互相聊聊电视节目,孩子的起居,做什么吃的比较受宝宝欢迎,哪里的商店在减价等等,很愉快。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游戏室里的玩具都是谁玩儿谁收拾,这样那仅有的几个保育员的工作量才不会庞大得不得了,她们每天只需要消毒就可以,东西都在原位上,从来没有见过玩过儿了以后一拍屁股走人的。自己拿出来的自己收回去,好像这已经成为了不成文的规矩,连嘟嘟同学现在都学会把玩儿过的小汽车收回“车库”里,扔出来的海洋球要捡回池子里。别说他们太小不懂,小孩子的生活习惯都是从小培养出来的,当妈妈的“不嫌烦”,多说一句就能影响他们很多,每次都不厌其烦的说,他们就能记住。

前两天见到一个不常见的妈妈,很年轻,估计也就20出头,头发染得金黄,吊带背心,黑黑的眼圈儿假睫毛,带着两个孩子,老大估计3岁,老二不到1岁。可能是很少去,也没有什么认识的妈妈,,就自己在那儿一边儿看手机一边儿看着孩子玩儿。看着她的样子,像个“不良少女”似的,但是教育起孩子来那真是不含糊,让我大吃一惊。不停地告诉老大“不可以跑得太快,会撞到小朋友”“不可以把小车放在路中间,会给别人带来麻烦”“不收拾好这些东西就不可以去玩儿其他的,不然其他小朋友就没法玩儿了”“拿了东西一定要对别人说谢谢”。。。。。。看她的样子再听她说出来的话,简直反差太大了,心里有少许敬佩。

http://s15/bmiddle/5ff56e0eg74a6461e0eee&690最近总看到“关于孩子出去玩儿受欺负该怎么办”的文章,可能我关注的宝宝都和嘟嘟同学差不多大,都到了去公园等等公众场合玩儿的年纪,于是这方面的烦恼也就随之而来。不得不承认,国内很多孩子很霸道,“独生子女”不能成为这些霸道性格的借口,总的来说好像是个怪圈儿,出门不想受欺负,所以要对别人厉害一些,先下手为强嘛,同样,受了几次欺负的慢慢就发展得“忍无可忍就无需再忍”,恶性循环的感觉。

孩子其实就是张白纸,大人怎么教,他们就怎么发展。不主动去欺负别人,但遇到别人主动欺负自己该怎么办呢?再遇上个什么都不管,由着自己孩子去欺负别人的家长,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估计我也想冲上去给内装傻的家长一大嘴巴(说说而已,就想表达内生气的心情)。哎,什么时候能变成良性循环呢?感觉还得是整体改变,个人好像真的很有种无力感。

 

也许很多人觉得日本人太过小心,太过刻板,说得都是些套话,这些是事实,也许有些过头了,但总比什么都不计较要好些吧。来日本10多年了,好像没有在马路上电车上商店里见到过吵架的,更不用说办事儿遭白眼儿了,那是不可能的。也许这属于“太假,没有人情味儿”的范围,但是不生气,不赌气,也不去气人,省了很多精力。

http://s4/bmiddle/5ff56e0eg74a6468004a3&690
http://s3/bmiddle/5ff56e0eg74a6468c2402&690
我想说的是,教孩子,让孩子有个好的性格还是从小做起比较好,人多嘛,大家都互相让一步能吃多大亏呢,而且不需要把事情都定位在“吃亏”这个基调上,心态平和些,给人一个笑脸儿,别以为小孩子不懂,其实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日常生活里。这么小的孩子,让他们都生活得干净一些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