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1日晚上21:30分,在乘坐了三个小时的快速列车之后,我们来到了西班牙的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Barcelona)。一下火车,就感到这里的气温要比马德里高出好几度的,在火车站就感受到了来自地中海的气息与暖流。
前来接待我们的是一个老上海人,据他自我介绍说说,到巴塞罗那已经有25年之久了。从一个西班牙文字都不识,到现在已经开了公司,做旅游接待与贸易。等我们上车之后,我向“老上海”提出,晚饭怎么安排的?因为在马德里我已经落实过了,这边说没有问题的。他回答说,已经联系好了餐厅,马上就去。当他跟西班牙的司机说,马上去某某餐厅时,那个西班牙人突然发起了脾气,大声说一些我听不懂的话,把车子在兜了一个圈子后,又重新开回到了火车站。
这一时让我摸不着头脑,出国那么多次,还是第一次遇见这种有司机来当作客人面前“闹罢工”情况。我后来得知,因为司机出来时,他的行程单上没有写明要去餐厅的。这个西班牙人还是很有个性的,也浪费了我们大半个小时的时间。无奈之下,我当晚就打电话给欧洲的总接待方,要求明天的司机必须换一个,我们实在是吃不消西班牙司机竟然会在半夜里跟客人“闹罢工”的。
2009年10月12日,天气很好,地中海的阳光把巴塞罗那整个城市打扮成一个多姿多情的女郎。依山傍海,地势雄伟,阳光明媚,气候宜人,鲜花盛开,风光旖旎,古迹遍布,素有“伊比利亚半岛的明珠”之称,是西班牙最著名的旅游胜地。市区内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建筑和现代化楼群共存一城。
巴塞罗那市是西班牙巴塞罗那省省会,位于西班牙东北部的加泰罗尼亚自治区首府,西班牙第一大工商城和港口城市。地处西班牙东北部地中海沿岸,是伊比利亚半岛的门户,属地中海式气候,夏季炎热干旱,冬季温和多雨。全市面积91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约160万,若连同外围地区为400万,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巴塞罗那是享誉世界的地中海风光旅游目的地,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西班牙最重要的贸易、工业和金融基地,工业产值占全国的首位。巴塞罗那港还是地中海沿岸最大的港口和全国最大的综合性港口。
从历史来看,巴塞罗那比马德里更为古老,在西班牙的大部分历史上,它都是比马德里更为重要的城市,先是西哥人的首都,后来是巴塞罗那有权势的诸伯爵的领地。1137年成为一座极其富裕而显耀的城市,也是加泰罗尼亚和阿拉贡联合王国的首府。15世纪初期巴塞罗那及其所辖地区并入西班牙王国,此后马德里与巴塞罗那之间一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巴塞罗那作为一座古老的城市,不少街道仍保留着石块铺砌的古老路面,就如同上海过去的“弹格路”。建于14世纪的哥特式天主教大教堂和天下闻名的圣家族教堂是西班牙最大教堂,西班牙广场上的光明泉巧夺天工,植物园及蒙特惠奇公园的层层瀑布也都闻名遐迩。巴塞罗那市内,有现代包括毕加索博物馆在内的许多座博物馆。据说,巴塞罗那大学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巴塞罗那城又是加泰罗尼亚文化的发祥地,同法国的文化和语言发展渊源颇深。有教会大学和加泰罗尼亚医学院等高等院校,也是欧洲发行报纸的第一个城市。每年10月举行的巴塞罗那国际音乐节为世界乐坛的著名盛会。巴塞罗那市曾经承办过1888年和1929年两届世博会世博会,为城市的腾飞奠定了基础。1992年,巴塞罗那市又成功主办了第25届奥运会,更使巴塞罗那市名扬四海,让全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了巴塞罗那。
一大早,我们驱车来到了码头边上的一座山头上,上面有一座古城堡,有古代的大炮、了望塔,好像就是一座军事要塞守备之地。从这里俯瞰巴塞罗那海港与地中海的景色,视野开阔,景观很好。在平静的蓝蓝的海岸线上,停泊着好几艘巨大的游轮和许多货轮与集装箱船;海面上,不时有许多的飞机起降,远看就如同一只只银白色海鸥滑翔在蓝天之中,而又在地中海蓝蓝的天幕上,划出了一道道漂亮的白色弧线。从海边港口可以坐缆车跨越海面到山顶。如果坐缆车悬空过海,港口城市和山峰的景色就会尽收眼底。地中海很平静,就像一个教养很好的少女,很美丽,很安静,很温顺。地中海,不是第一看了,今天的味道却不同。
来到了蒙特胡依西山坡上,这是在山顶上建设的一个广场,在这里可以眺望整个巴塞罗那市。巴塞罗那实际上是两城合一城,老城有一个景色美丽的哥特区和许多建筑遗址,这是以灰色为基调的石头建造的哥特区建筑物。而新城有宽广的大道,两边树木成行,还有新的城市大广场。巴塞罗那老的教堂和宫殿,与新的建筑混合一体,这是一座优雅古老文化与现代活泼气息交相辉映的伟大城市。巴塞罗那市是国际建筑界公认的将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结合最完美的城市。也是一所艺术家的殿堂,诞生了世界顶级的艺术大师毕加索、高迪等人。宜人的气候、著名的金色海岸和充满浪漫色彩的人文环境,每年吸引数千万国外游客到此旅游休假。带动了当地的旅游服务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收入是巴塞罗那市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我们在上海经常可以听到“要打造一个世界级的旅游城市”的口号,也大搞了“游轮经济”和发展旅游硬件的建设。但是,缺乏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战略与布局,没有很好的文化与环境做配合,我不知道上海真的何时才会成为一个真正世界级的旅游大城市。一个迪斯尼,算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这有什么文化与内在历史价值之含“金量”的? 这跟美国的快餐文化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游客到迪斯尼之后,会在人文方面有什么的提高与长进呢?
巴塞罗那一个著名的景点是哥伦布纪念塔。为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400周年,巴塞罗那当局决定为哥伦布树立一个纪念碑。1888年万国博览会期间,哥伦布了望塔正式落成。这座巍峨的圆柱形纪念碑全部用赭红色大理石建成,塔身高达60米,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在塔柱上,环绕柱体的中部雕有五位当空飞舞的女神,底座四周有八只巨大的黑狮。有记载哥伦布航海事迹的碑文和当时资助他远征的国王费迪南德和王后的雕塑。圆柱顶端的哥伦布全身立像由蒙杰伊克城堡前的大炮熔化后铸铁制成,是世界上最大的哥伦布塑像,此刻哥伦布凝神远望、右臂指向前方海洋的深处。一个哥伦布也让全世界都知道了,地球上了有西班牙与新大陆(美洲)。读过世界历史的,都不会忘记西班牙和哥伦布。一个航海家要比许多国王和政治家更有历史价值。没有哥伦布,今天的新大陆与西班牙语,都不知道会怎么样的。世界的历史肯定会重新写了。为什么,我们几乎有与哥伦布同一时代的航海家,但是在世界上所公认的地位差异却这么的大?除了中国人还是记得住那个叫“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故事之外,在世界的历史上几乎没有人认识他了。至今,我们也没有很充分的文字资料来证明,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出发的目的与下西洋给国家所带来的利益如何的,或者说,给世界人类带来多少的价值。“郑和七次下西洋”所留给我们的记忆是如此的淡薄,很是奇怪的,成为了一个历史性之迷。
晚上,我跟“老上海”提出,不去吃中餐了,而是尝尝巴塞罗那的海鲜。因为听说,在海滩边上吃“大排档”式西班牙餐厅的海鲜很好,价格也不怎么贵的。他带我来到一个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海湾餐厅,我点了一些海鲜,也让餐厅来推荐一些拿手菜。果然不错,我们七八个人吃一顿据说还算比较丰盛的海鲜,2瓶产自西班牙的白葡萄酒,最后的结账相当上海普通餐厅价格。这样的数量与质量,在上海是不可能吃到的。饭后,走在巴塞罗那的海滩边上,呼吸着地中海清新的空气,感觉这里没有一点的海腥味道,海滩的地上与海水上面,都没有任何的杂物,这是很少遇见的现象。这里的人很规矩,没有人可以乱设摊位的,海滩边也没有小贩前来兜售纪念品。许多私人的游艇都挤在一起,显然档次不如法国尼斯与戛纳海边的游艇。
巴塞罗那的绿地很多,大自然带着清纯的气息如同阳光一样铺洒在城市的很多角落,一片片草坪,一排排树木,一座座花园,使这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西班牙文化古城生机勃勃。虽然是著名的海港旅游城市寸土如金。然而,巴塞罗那却没有大肆房地产,而是把黄金土地让给了自然。这里在晚上八点钟,抬头还会看到太阳正在慢慢的下山,一轮余辉把海滩与周围的建筑都摸上了一片典雅的金色。海水轻拍,游艇随着轻摆。海湾的夜景还是十分地轻缓与美丽的。如果,长期生活在此地,恐怕我也不想再工作了。因为,舒服是一帖给予人们精神上的麻醉剂。
巴塞罗那街头各式各样的人物雕像也是别具风情。各种档次的咖啡馆、餐馆和酒吧都有上乘的服务。来过西班牙的朋友告诉我,西班牙人很健谈,出口成章,没有经过训练都可以上电视台摄像头谈国家大事,对社会的热点议题,都可以随便发表一通高水平的议论。而且,巴塞罗那人很自信。我想,这么一个国际著名的城市,生活在其中的人很自信,也是有其必然的理由的,那就是这里出了世界级的名人,有被世界公认为文化与建筑代表。要他们不自信很难,自信才是必然。哪天,我们上海也出来了一些世界级的大师,有世界公认的艺术家、建筑大师、文学大师。上海人就会有更多的自信,现在上海人自信吗?很不自信,上海人习惯于过着“做打工”的生活,怕风险,怕这怕那的,缺少创业精神。在上海诞生一个世界级的大师很难的,也许几百年之后才会出现一个吧。上海人胆小,也浮躁。现在上海流行的“一个讲上海话脱口秀”,把他捧成一个笑星就差不多,还想捧他成为一个“文化大师”吗?这不正好证明了上海人没有很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吗?这还能够证明出什么呢?如果,读书不多的人都成为了上海“文化大师”,上海人岂不是会步入文化沙漠之中了?
孙伟2009年10月12日初稿写于巴塞罗那,11月22日修改于上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