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青海-与天争蓝

标签:
倒淌河藏民经幡牛羊肉文成公主西宁旅游 |
分类: 虎狼e族摄影 |
路线1:西宁-原子城-金银滩-沙漠-洱海-青海湖-151基地-黑马河-倒淌河—日月山-拉鸡山-西宁
(逆时针环湖到黑马河再原路返回)
路线2:西宁-贵德-拉鸡山-塔尔寺-西宁
一早8点半,司机王师傅就来酒店门口接我们,跳上车奔去青海湖。前一天的门源之行油菜花太旺了,搞到我们都在祈祷一定仍旧是大晴天才好。
原子城和金银滩挨着,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基地,要收几元钱的门票才可以进去拍照。辽阔的蓝天下是翠绿翠绿的大草垫子,草坡底有小溪,当时我们兴奋的跑进去玩了1小时,翻看照片的时候感觉景色其实一般,再想想,其实玩的就是当时的心境。
路遇沙漠滑沙 草原骑马 洱海,那样的风景和前一天的门源完全不同。
近处碧绿的草甸子,稍远处一片金色沙漠,后面映衬着洱海的蓝,就这样简简单单的铺成了一副粗线条的水彩画。
再往前行就看到著名的青海湖了,我们欢呼,是蓝的是蓝的~!天好晴好给面儿(*^◎^*)。青海湖是地壳变动引致部分古海洋被圈成的内陆湖,湖水实际就是古代的海水,所以是咸的。湖里是不可以游泳洗澡的,湖里的鱼是鳇鱼,应该也是古代的海鱼进化,它已被列为保护动物按理是不可以吃的,不过据我所知有的饭店仍旧在贩卖给游客。
很快的,青海湖边的油菜花海漫入了视线。
她的壮美相较于门源更多了一层妩媚。蓝天白云的抚慰下,有着碧蓝湖水的衬托,花的品种要更矮株一些,更适合拍照。(这片花海的远处还衬托了几座小房子几棵树,拍出来的感觉会更好,我认为是最佳地点了。不过有藏民拦着,进花地拍照要收5块钱,虽然多少有点反感但想想人家的地走进去毕竟会有损伤付钱也是应该的。)
151基地,这里是试验发射鱼雷的地方。在这里可以近距离的接触到青海湖了。很远就可以看见一波碧绿倾泄而来,向天际望去,可以看到由浅至深三种不同的绿,层次鲜明,远远的青山也衬托出了不少青海湖的美。在这里拍青海湖的远景是很好的地点。环湖朝圣的人,一步一磕,虔诚的无以伦比,这种信仰的意志和城市里小资玩徒步的意志是完全不同的。
过了151基地直奔黑马河,中午在途中的藏民帐篷休息吃饭,天已经阴了还正赶上一阵雨。其实饭菜并不推荐,花花绿绿的坐在里面却是一件good things。
经过黑马河镇来到湖边,这个与我是传说中看日出日落最美的地方。
天是阴的,没有蓝天白云,湖水也被映衬的灰暗了,所以说好天气很重要。这样的天气也绝不会看到日出日落的美。伸手小心探去,冰凉刺骨,远处湖面上,水汽正在上升,湖面朦胧一片,远处有尚未飞走的水鸟掠过湖面飞向远方,岸边的祭海经幡飞扬……
(有网上的攻略讲到要住在黑马河的湖边帐篷看日落日出很漂亮,这个行为个人觉得还是谨慎点,因为湖边很空旷就几户帐篷太冷了,没有热水,土卫生间也是离帐篷很远,如果还赶上阴天更是什么也看不到。)

看过黑马河已经下午3点了,按原路返回,天是阴沉沉的,上午的美丽风景打折了不少。王师傅推荐带我们去拉鸡山看多多的牛羊。途径倒淌河、日月山,景色出乎我们的意料——野趣盎然。
有一条河据说是由东向西流的,故名叫倒淌河。过了倒淌河不远就是日月山口,“日月山”相传是文成公主入藏时,摔坏她心爱的梳妆镜——日月镜的地方,而破碎的日月镜的两片就形成了日月山。而今,日月山是青海农区和牧区的分界线,以东为农田,以西是牧区。山上有为了纪念文成公主出嫁西域经过这里而建的日月亭。
慢慢的,开始出现漂亮的草原风景,草原是覆盖着黑星星,白星星,离近了看却是成群的牛羊在草地上放牧。看到近在咫尺的牛羊,我们兴奋地大叫。草原上还有很多鼠洞,跳跳鼠在跑来跑去,其实我也忘记它叫什么了,是没尾巴的老鼠。
王师傅带着我们去到草原上放牧藏民的帐篷参观,可以看得出他们生活的艰苦,对外环境的闭塞。临走我给了藏民小孩子巧克力,他居然还不知道要剥开糖纸才吃,整个的放进嘴里。
下山返回西宁,在路上还碰到傍晚放牧下山的牛羊,正好打个照面,拍摄N张。
第2天西宁出发去贵德,出了西宁,向南行驶几十公里先到拉鸡山的脚下。不远的山头上五色经幡迎风飞扬,爬上去拍照,后来才得知藏民一般都把经幡挂在山上、路口、湖边或者屋顶上来祈福。据说经幡联结得越长,挂得越高,运气就会越好,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会选择高耸入云的雪山的原因吧。
然后就是下坡路了,正式进入贵德地界。真所谓“东边有雨西边晴”,山这边由于海拔高我还穿着棉衣,到了山那边一片葱荣越来越热,麦子都熟了,我就开始脱。路遇道旁卖牦牛酸奶的小摊,继续下车干掉两碗。
快到山脚下时,右手边是逼人的绿,左手边则是寸草不生、在晌午的阳光下红的刺眼的丹霞地貌。纵横交错的、细密的层状,刚一出现在车前方,嚯!以为是远景中的布达拉宫呢!下车掰下几块岩石一捏就碎了。
到了贵德黄河大桥,我们终于看到了清清的黄河,“天下黄河贵德清”,这句话果然名不虚传。头次看到清澈翠绿色的黄河此行又值了。“一盆河水半盆泥”的说法在贵德并不适用。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是无论如何不会相信会有那么清澈透亮的黄河水的。也是因为亲眼见到,我才终于理解了贵德人说起黄河水的时候眉宇间的那种自豪。
返回西宁的路上绕道塔尔寺。
塔尔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进门的一排八宝如意塔,大小金瓦殿,是标志性的建筑。塔尔寺有“三绝”:壁画,堆绣,酥油花。我们原本打算在7月28日那天去看塔尔寺的晒佛节,因为拼车订的时间放弃了,有机会去看还是挺辉煌的。塔尔寺的殿内是不可以拍照的,所以如果只想拍拍照片,殿内不去看院子里转悠转悠门票都可以省了。
这天晚上是我们留在青海西宁的最后一晚,腾出时间开始执行最后一个计划——吃。
青海特色食品也有不少大部分围绕牛羊肉展开:奶皮、奶茶、羊筋菜、糌粑、帐房小吃、姜拌汤、手抓羊肉、朶面片、酸奶、五香羊肉干、甑糕、肋巴。(当然咱收集了这么多也没一一去尝,高反的日子收敛了很多,不敢吃牛羊肉,上了火会死的更难看。)
跑去莫家街,西宁著名的又一处小吃街。那里的马忠食府是相当的出名,人也多的相当邪乎,如果有等的耐心可以一试,有著名的玛丽娅砂锅,青稞面,烤羊肉,酸奶。
在青海有的餐馆的茶水是咸的,于我来说口味挺贴,后来才知道这种茶叫“捞茶”。是由砖茶加草果、花椒、盐在一起熬,略带咸味,咸中回甘,吃肉的时候去牛羊肉的腥膻和油腻。青海海拔高天气寒,牛羊肉吃的多,所以这种茶当地人都会喝,后来想起“寒夜客来茶当酒”的话:此时寒夜,客是谁?主是谁?茶在何处?酒在何处?茶当酒的温暖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