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丽江

标签:
路况线路文海洛克故居阿桑中国旅游 |
分类: 虎狼e族旅游 |
姓名:阿桑
性别:男
年龄:40岁
徒步龄:10年(有计划的)
与阿桑认识很偶然,在一个叫驴行天下的徒步探险的网站上看到了他的名片,职务一栏填写了资深领队,加了他的QQ后就跟他闲聊,才知道他就是丽江人,纳西族。
在成为专业徒步者之前,他有份稳定的工作。而这并不是他所追求的,可能不停地行走,才是他想要的生活吧。
中国国家地理网:看你的名片上写着“资深户外领队”,看来,徒步已经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阿桑:是啊,而且不光是徒步,还有骑行,我也算专业人士了吧,呵呵。我现在是专业做徒步和自行车户外旅游的。
中国国家地理网:那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徒步丽江的呢?
阿桑:这可能和来丽江旅行的朋友们不一样,我从小就生活在山里,徒步对我来说是一种生存方式。不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徒步丽江应该是从10年前开始的。
第一次有计划的徒步
中国国家地理网:还记得第一次有计划的徒步丽江,走的是哪条线路吗?
阿桑:第一次是走梅里雪山外转经。
中国国家地理网:走之前有没有做什么准备工作呢?比如说查查路线、了解一下路况什么的?
阿桑:那时没什么经验,我记得好像就准备了帐篷、背包和鞋,还有一些吃的喝的,就出发了。其实,如果让我给徒步者一些建议的话,应该多听听专业人士或者走过相同路线的人的意见,了解详细的路况,一定要带好地图、指南针、药品等,稍微复杂的线路还需要找好可靠的向导,这样出发心里才有底。我那时候就是因为从小在山里长大,觉得走路对我来说再平常不过了,所以准备也不是很充分。
中国国家地理网:那这次不充分的徒步是否成功完成了呢?
阿桑:我走了13天,才完成这次徒步。说实话,这是对身体素质的极大考验。
中国国家地理网:有没有累得想放弃?
阿桑:这倒没有,和那些朝圣的信徒不同,我偶尔也会偷工减料一下,哈哈。其实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在徒步过程中欣赏风景。如果你是乘车走的话,可能会错过很多美景,徒步就不同了,不但能呼吸新鲜空气,更能仔细地欣赏美景。遇到特别喜欢的地方,你完全可以停下来,歇一歇,或者拍一些照片,如果乘车这些乐趣就享受不到了。
中国国家地理网:你说的都是美好的一面,徒步中有没有危险,或者困难呢?
阿桑:肯定有的。这次徒步过程中,其中一段路就挺悬的。我当时身上没有米和油了,就想能看到个村子,进去休息一下。那段路我记得我连续走了四天,大家可能无法想象,我走着都能睡着了。后来到了邓村,我累得再也走不动了,在那里休息了两天。好在当地村民都非常好客,两天后我的体力就彻底恢复过来了。
沟通很重要
中国国家地理网:你的身体真好。
阿桑:我徒步比较频繁,对我们来说,徒步就像你们城里人从小就会坐公共汽车一样,哈哈。徒步过程中的沟通是很重要的,你要真诚地跟当地人沟通,他们也会实心实意地对待你。
中国国家地理网:你在一路的沟通中有什么窍门吗?
阿桑:我能讲四种民族语言。在丽江这种民族众多的地方,能用当地人的语言和他们沟通,自然会很快融入他们。
中国国家地理网:可是我们大多数去那里徒步的人可能不会说当地话,那在与当地人沟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点什么呢?
阿桑:丽江最美的是那种意境,雪山、草地、古城、人家,徒步中注重的应该是过程,少点警惕,多点友善的微笑就可以了。
中国国家地理网:那你觉得徒步的乐趣在哪里呢?
阿桑:在于不断变幻的风景,你用自己的肉体去和风景沟通。还拿我第一次走梅里雪山外转经为例,后来翻越梅里雪山时因为太累,用了4天时间。但这种自虐式的行走经历,与梅里雪山的美景相结合,那种舒服的感觉没有走过的人是绝对体会不到的。
中国国家地理网:说得我都跃跃欲试了!
阿桑:真的可以来丽江试试,保证你也能体会到那种舒服的感觉。
推荐徒步线路
中国国家地理网:你的徒步经验应该很丰富了,能不能针对不同级别的徒步爱好者,推荐几条线路呢?
阿桑:丽江的徒步线路太多了。我推荐的第一条线路是:丽江古城沿雪山大道—洛克故居—玉风寺—白沙古镇—束河古镇—丽江古城,这条线路路况很好,基本属于轻松的菜鸟线。中级的是拉市海环湖一日线,高级的则是文海一日线。这些都是根据难度来分级别的,文海因为海拔高,大概在3300米左右吧,地形和路况也比较复杂,所以属于一日徒步游中的高级线路了。如果要体验超级线路,就需要大把大把的时间喽。
中国国家地理网:你生活在丽江,又热爱徒步,看来这里应该被你走遍了吧?
阿桑:哈哈,大多都走过了,不过还有一条线我没走过,就是从下虎跳峡开始攀登,走到上虎跳。一般的虎跳峡徒步都是走香格里拉那边的高路,我说的这条路路况会差很多,要借助一些攀岩装备才能完成,而且还要带上物资,难度系数比较高,大概需要5天时间。
中国国家地理网:那什么时候出发走这条线呢?
阿桑:正在筹备中,找到合适的向导,兜里的银子足够时,就出发,哈哈。(采访/撰写 中国国家地理网编辑 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