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眼中的上海面面观(街拍实录)!

标签:
街拍面面观农贸市场北京人实录上海休闲 |
分类: 虎狼e族摄影 |
说起上海,这个题目太大,很多在上海生活了很多年的老上海人,你要让他概括上海,叙述起来可能都难免会挂一漏万,何况俺在上海只是匆匆过客?尽管这样,我还是想将看到、感受到的东西记录下来和大家分享,大部分是从生活琐事看上海,有不当之处烦请指正!
上海的男人。上图场景即为上海的男人拖着带筐小车去买菜,问过上海的朋友,男人去买菜是很正常的,一般的菜场都不是很干净,女同胞不大愿意去。上海男人顾家、体贴老婆的美德由此可见一斑。这一点在北京则有所不同,男人买菜的少。
上海的女人。上图为街拍的一位美女,上海女人时尚、会打扮很是出名,尤其在大的购物广场、夜生活地带,会经常看到很多时尚美女出入,非常养眼。也可能是气候的原因,北京女性穿着相对要保守些。
卖小葱的老太太。这个场景在北京很少看到,以前听说过上海有老太太卖小葱,存了多少多少钱,这次可是真是看到,很感慨!
公共汽车站牌。学说普通话在政府号召下已经比前些年大有改进,我一个朋友的孩子上学回家,在家里也要讲普通话,说是老师要求的,呵呵。相信不远的将来语言沟通障碍会越来越少。
社区传呼公用电话。这个很古老的通讯联络方式在上海仍有一些社区还在使用,一方面说明大上海也有不发达的地方,另一方面透着上海人的精明。
到处可见的摩托车。这一点和北京不同,在北京城区摩托车早就被禁止上路,感觉有点像广州看到的风景,呵呵。
向外扩张的晾衣架。这种场景随处可见,每家每户都将晾衣架伸出窗外,扩展空间。很影响市容美观,但估计这个现象很难解决掉,太普遍。
街头送液化气的工人。这在北京也是看不到的风景,一辆小摩托(或电瓶车?)拉着4瓶液化气,穿着制服很神气。就是看着感觉有点悬,呵呵。
街头晾衣服晒马桶。呵呵,如今要看到晒马桶已经不容易了,随着旧城改造的进程,这样的光景会越来越少。
老弄堂与高楼。上还是一个现代化大都市,但其中由于历史的原因,老旧破房很多,狭窄的弄堂里面仍然有不少危房,拆迁费用巨大,难度不小。这样对比强烈的地方还不少呢:)。
街头人力垃圾车。在北京看到的都是机动车拉垃圾桶的多,像这样在主要街道上人力车运送垃圾还真不常见。
厕所指示图。这个相当人性化吧?谁都难免有三急,作为公用设施在街头给路人指示厕所方位,考虑很周到。这点真的要好好夸夸上海了!
打工者广告牌。大家都看过葛大爷的片子,听过那句:21世纪最缺的就是人才!可是就在街头,像这哥们水电、木工、泥瓦工样样都会的比比皆是,这么好的人才还不好找工作,我倒是想说:21世级人才不缺,就缺伯乐了:)。
街头讨价还价。这几位大妈,为买几元钱根的松紧带,和这小商贩讨价还价N久,完全忽略我在旁边观战拍摄,真的是非常投入啊:)。
社区门口的修理摊。上海很多老社区门口都有类似这样的修理摊,很方便大家对日常用品的修修补补,价钱也很公道。相比之下,北京想修也不方便,大多是东西坏了一扔了事。
上海的农贸市场。上海中型的农贸市场网点很多,里面农产品很丰富,基本上就近都能买到自己喜欢的菜品,包括水产品、活禽。而北京近几年拆了不少农贸市场,改为社区菜篮子工程,因为规模小,菜品相当有限而且竞争不充分,对市民来讲,社区的菜店左右大家的消费方向,而且卖菜的说什么价钱就是什么价钱。从这点来说,我觉得上海的生活真方便。
农贸市场的女屠夫。呵呵,这个我是觉得有特点的,一般北方都是老爷们干这工种吧?
街头小吃摊。你瞧这小吃摊摆的地方,再次说明了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啊。
5毛钱就能坐轮渡横渡黄浦江,是不是太便宜了?这个通往董家渡的轮渡航线据说明年就要取消了,一位老乘客说,在这往返了50年,对这条线很有感情,有点舍不得。但没办法,新的码头会取代这里的。
上海的新天地。一个古城区改造的神话,上海的新浪漫娱乐休闲之所。不过近些年旅游团队多了些,有点煞风景:)。
上海浦东。浦东新区高楼林立,人们来往匆忙,实为新上海的缩影。
上海的公共汽车。上海的公交网点分布多,上车只刷一次卡,非常方便。如果坐了地铁倒公交会有价格优惠,很人性化。
上海的地铁。上海的地铁非常方便,有自动饮料机,有超市,干净整洁。相比来说,北京地铁服务要差些。
城隍庙一景。北京话叫拉洋片,上海人叫西洋镜,这玩意儿现存已经不多了。看一次5元,还真不便宜。
一目两重天。从过街天桥上看风景,远处东方明珠塔、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一网打尽。
收费厕所。街头收费厕所,幸亏带着有两毛,呵呵,否则尴尬。比兴城好,去年在兴城海滩如厕,人家私人承包,收费两元无论大小便,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