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频遇险拷问自助游安全指数
(2009-05-24 17:11:22)
标签:
安全指数驴友安全意识葵涌李存修杂谈 |
分类: 虎狼e族联播 |
据《信息时报》报道,的确,自助游带给了我们许多刺激及满足,然而,越来越多的意外事件也让我们措手不及。在“手手”不幸遇难后,其母以质疑活动合法性和同行未尽责任为由,将其余12名驴友告上法庭,一审判决驴友负赔偿责任。这起“驴友第一案”,让自助游安全与驴友责任问题成为业内外的热点。
如今,越来越多的自助游都采取网络联系、自行组队出发的形式。据广东省旅游协会秘书长李进茂介绍,目前网上组团属于无序状态,暂时未能纳入旅游相关管理部门的规管范畴,关于网络组团许可证的问题也正在讨论中;对于民间自发的非盈利性质的自助游活动,国家也尚无法规对参与者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做出界定。“也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就会出现空白区。”广州地区旅行社协会副会长李协居强调。
于是乎,有众多旅游爱好者提出疑问:“明天我们还能一起出发么?”
有着40多年旅游经历的广东旅游文化协会会长李存修说:“旅游过程中有着许多不可预知、不可抗拒的因素,关键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不要一味追求刺激冒险!”刚刚从南极回来的资深驴友袁健雄也认为,探险旅游但求量力而行,“安全第一”绝对不光是一句口号。
旅游分析人士吴生的考虑更为深远,“类似事件频频发生,除了旅游者本身对于旅游安全缺乏安全意识外,无疑还暴露了旅游景区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在旅游安全防范工作上的不足。”记者在翻阅旅行社的旅游宣传单、媒体的旅游版面以及旅游局的推介资料时也不难发现,关于旅游安全的字句少之又少,且几乎都在不显眼的位置。经常穿梭于国内外的李存修也表示,,国内景区在安全提醒工作上与外国有很大差距。
值得欣慰的是,有不少景区已经注意到了安全问题,并开始给予高度重视。
旅游安全体系的建设是一个艰巨而长远的社会工程,如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所言,“与旅游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产业达109个”。然而,“最根本的无疑是提高国民的旅游安全意识”,旅行家李存修的这句话当值得很多人深思。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