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6/【花雕】雅江峡谷40天

(2009-05-12 17:47:22)
标签:

门巴族

花雕

三高

天险

排龙乡

文化

分类: 虎狼e族摄影

大峡谷第二十六天<4月26日 阴有雨>
  在排龙休息等车。峡谷行第一段安全完成。Hichos和向导协作乘车返回八一镇,而后Hichos到拉萨休整。我和桑金继续第二段行程:波密――嘎隆拉雪山――108K――旁辛乡――甘德乡(甘代)——加拉萨乡――108K——墨脱县——多雄拉雪山——派乡转运站。预计半个月左右。今天乘车从排龙乡到达波密。这里海拔二千多米,比预料的要冷一些,10℃左右,在县城放眼看去,四周都是雪山。大多都是低海拔的山。听说这里有海拔三千多米的冰川和千年不化的积雪,真是奇怪。回去再查一下。

附注:
  1、排龙乡-----距离雅鲁藏布大峡谷最近的排龙乡390平方公里,尽是重山峻岭和凶险的江流,全乡人口仅600多人,分布在17个自然村落,最小的村子不足20人。这里的门巴人与外界很少接触,仍维持独特的生产方式和风俗,至今仍存在近亲结婚现象。他们大多自给自足,运载物品全靠人力,连牛马都用不上。特殊的环境使当地产生了“背夫”行业。大峡谷标志点扎曲离可通车的最近点排龙乡40公里,当地门巴族人硬是走出了一条羊肠小道。政府曾投资改善这条道路,从排龙到扎曲、门中修了五座钢丝索吊桥,但大部分小径仍是在悬崖峭壁间穿行,有些路段仅宽五六十厘米,上望不到顶,下是万丈崖壁,奔腾咆哮的江流变成一股细小的溪流,从脚下飘过。进入大峡谷地区还要穿过湿热带特征的原始森林和丰厚的植被地带。进入大峡谷的险主要表现在路况的险峻,无数次穿行于塌方区陡峭坡面,一不小心就有掉落悬崖之险;在雨季,常会遇上泥石流、塌方、滚石;在热季,常有毒蛇和旱蚂蟥。特别是通过一些被称为“蚂蟥山”的地方,大部分人都会毛骨悚然。
  过了通麦大桥后就进入排龙天险,一边是山岩悬于路旁,一边是滔滔而过的江水,路很窄,且高低起伏,百转千回。逢到雨天,有些路段泥泞不堪,车子极易打滑,又常有陡坡,绝大部分路段都只能容单车通行,所以在开车的同时,还要注意前方车辆,目测什么地方可以交汇。在江达有时候路还有“两低三高”(也就是松土路被无数来往的20吨载重卡车碾过后,留下两条深深的大车辙,中间和两边各高起,俗称“两低三高”),可在这儿因为路窄,“三高”也没有,只好把右边轮胎的气稍放掉一点,然后把右轮架在山坡上,左轮架在中间唯一的埂上,就这么跟着感觉慢慢下去。过通麦排龙天险千万不能让新手开车!排龙乡是通往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重要入口之一,位于连绵的大山和浊浪滚滚的排龙江边,排龙江夹在陡峭的山崖中快速奔流汇人到易贡藏布江,声势磅礴。路边有一条索桥连接对面的大山,从这里可以前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整个通麦天险路不长,大约十几公里路,可得开两三个小时左右。这是川藏线上的鬼门关。
  2、门巴族------门巴族的宗教信仰与藏族相似,使用藏文,有专门的膜拜场地,村子四周常有经幡。他们崇拜山神,有许多忌讳,一些怪异的事令人难以捉摸。大多门巴人随身携带信符或装有喇嘛赐予的纸符的盒子,他们对神灵的信仰十分虔诚专一,即使住在很偏僻的地方,也会设专门处所供奉神灵,每年冬季,要到雅江边的岗兰圣地转经祈求菩萨庇佑。
门巴人常年生活于山区,背着沉重的物资穿山过江如履平地,攀山或过滑坡塌方区健步如飞,令人目瞪口呆。他们的脚板好像是块磁铁,在80度的滑坡区可以踩出一条路来,倾斜光滑的崖边石壁上,他们可以稳稳站立,伸开双手护着客人贴崖而行。
    门巴族人日常的饮食以粘粑为主,兼或面粉烤制的大饼,喜佐以辣椒、酥油茶的饮用法与藏族人一样,极少食用蔬菜。男人喜欢烈度白酒,常看到出门在外的几个门巴人轮流呷一瓶高度数的高粱白酒。门巴人也食猪肉,一般一年宰一次,宰猪时要进行专门的祭祀活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