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岛

标签:
稻草葡萄牙人岛屿班图人石头莫桑比克旅游 |
分类: 虎狼e族旅游 |
莫桑比克因其地理和历史环境的结合,产生了自己独特的城市风貌,于199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岛上的人口主要是公元200年左右移居此地的班图人的后裔。在10到16世纪与阿拉伯国家贸易的过程中,其对莫桑比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当地语言上。葡萄牙成立(16到17世纪)之后的两个世纪里,与印度的贸易占了支配地位,奴隶贸易也很繁荣,莫桑比克岛成为一处独具特色的大融炉。城区的发展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影响,岛上的建筑是各种风格的融合,有自己本土的传统建筑,也有葡萄牙风格的影响,印度和阿拉伯风格也汇入其中。
莫桑比克岛见证了葡萄牙对西方到印度次大陆乃至整个亚洲的海上航线的创立。城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距海4公里。与非洲大陆一桥相联。人口约1.2-1.3万,三分之二的居民是穆斯林。莫桑比克岛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居住环境。一处是位于岛屿北部的石头和石灰之城,为葡萄牙殖民地政府(1507-1898)所在地。这儿是政府机构、商业贸易、历史遗迹和一部分居民区的所在地。另一处为稻草之城,自发建立于上一个世纪,是随商业活动而建立的住宅区。稻草之城占了岛屿面积的30%,城区只有北部有一处空地,紧临圣塞巴斯蒂昂城堡,墓地位于岛的最南端。每一位来到伊利亚的人都会为这个古老的的历史中心的广场
几个世纪以来,岛屿逐渐丧失了其重要地位。
1507到1898年间,莫桑比克岛曾为葡萄牙殖民政府匠首都。
1898年大陆地区的管辖权归莫桑比克所有,马克斯(后来的马普托)成为因旅游业的开发,此岛经济略有回复。在此期间,葡萄牙人修复的一些宗教、行政和军事纪念建筑物,如政府大厦等。
1975年莫桑比克岛取得独立,一批葡萄牙及其后裔离开了此地,他们遗弃的房屋被接管。
如今,石头之城正在腐蚀损坏,一些建筑遭到破坏,中世纪的地板和屋顶已塌陷。多数房子已不再信住人,大多数人住在稻草之城,石头之城已不再使用,在当地也不被所知。因石头之城曾为占领者占据了很长时间,它被人们忽略大概也有潜意识的原因吧。
莫桑比克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怡人的气侯、丰富的鱼类和海产品、以及美丽的海滩。基础设施的更新与居民生活的改善是目前的当务之急,莫桑比克政府和人民应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完成这项任务。
http://www.51yala.com/Upload/newsimg/200482423444058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