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assignment通常分为两种形式,一是essay,一是report。二者在形式上有所差别,但大体相同。一篇assignment上面会对写成essay还是report格式作出明确要求。在阅读题目时,请尽量仔细。
相同点:
1、字体:Times New
Roman,字号:小四,行距:1.5倍。请有
写作之前就把这些格式调好,以避免写好后再调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
2、段与段之间隔行。每段不要求像中文写作那样空两格,而是直接顶格写。
下面还有一些相同点,我在两种文体分开讨论时,再涉及。
区别:
Essay:
Essay的写作相对report要简单一些。通常只包括三个部分,Introduction,
Main Body, Conclusion. Introduction
包括topic的背景介绍和文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般占总字数的10%左右。Main
Body是主体部分,占总字数80%左右。如果题目中作了具体要求,就根据题目提到的几个方面来逐一讨论就可以了。有的题目没有作具体要求,就根据自己的构思来写。但要求有逻辑性。Conclusion也是占10%,在这一段里把文章中的主要观点用一到两句话概括出来。
Essay 可以不写题目,不要把小标题加粗。
Reference的写作是两种形式都要涉及的,我放在最后来详细说。
Report:
它的写法大体上和essay差不多,但要求要严格一些。
第一:标题页:包括标题和executive summary. 在Executive
summary中是对文章的摘要。这个大家都知道怎么写我就不多说了。这两个东西一般是单独占一页
第二:主体部分。Report的主体部分,前三个和essay差不多,只是在conclusion后还有一部分就是recommendations.是对提出的问题的建议。
如果题目中没有单独要求,一般就按照这几部分来写,但有的题目会作出规定。请按题目要求写哪几部分来写。
下面来说reference
Reference 是老师最看重的,所以请一定注意。
1、不管前面的主体部分最后一页剩多少空格,reference都要另起一页写
2、每条reference之间要空一行。如果一条reference一排写不完,那么下面的几排提行时要和第一排三格。基本格式请参照我发过来的referencing
里面的要求。
3、References 的排列要按字母顺序排列。可以用网址的reference放在最后。
4、引用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直接引用就是用了文章或书中的原话。请在出现的作者后面以(年代,页码)的形式标注。没有出现作者就在引用的句子后面用(作者名,年代,页码)的形式标注。间接引用就是参照发文章或书中的观点,引用方法与直接引用形式一样,只是不需要标注页码。
总之referencesq绝对不能出现编造的情况,一定要真实。国外对这个问题查得很严。一旦查出有作假或抄袭情况,有可能就要被开除学籍。
另外还有一些更细节的要求,我附在下面,请仔细阅读。
写作注意事项:
文章里禁止用缩写,例如:can’t,
don’t, didn’t, wouldn’t 应该写成cannot,do not,did not, would not。
每段之间空一行,首句不空格
避免用口语词汇和表达方法,例如:a
little bit,well…I will talk about….
避免使用太过生僻的赐予,但用词要专业
不要从句套从句,句子如果过长,就改成短句,这样意思表达更清楚
文章的INTRODUCTION要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也就是你的THESIS
STATEMENT,尽量不要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使用问句。
专业知识和词汇使用要正确
文章字数控制在规定字数内,不得多于或少于150
举例非常重要,但是要符合论点
按照文章要求写,没有要求Abstract或者标题的就不用写。
行距1.5倍,Basic
Font:Times New Roman 12pt
文章里禁止使用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保持论证的客观性
Reference的重要性
国外对于版权和他人的知识版权的保护非常重视,如果非法摘抄他人的作品肯能会引起法律责任。
学校会有一个扫描文章系统,收到的文章都要上传到网上统一进行扫描。扫描系统非常庞大,它连接了各个国家的主要电子图书馆,所以一般你能抄到的东西,他都可以扫描出来,如果扫描结果显示你抄袭的文章字数超过你文章总数的10%,则证明你整篇文章都是抄袭的。比如你文章字数是1000字,那么如果扫描由101字是抄的,则证明你整篇文章都是抄的。(不同学校具体要求不一样)
什么是抄袭?
引用和摘抄他人的idea,文章(就算一句话),没有做references的或者格式错误的reference都算抄袭!
Reference个种类
我们要做的reference有2种,一种是in-text reference
也就是在文章里的reference,一种是在文章最后出现的reference, 也就是reference
list。写一篇论文,2种reference都要出现,也就是说做完in-text
reference,还要做最后的reference list。
Reference的格式
详见英文版。
Reference wizard 网站:http://www.stylewizard.com/apa5/apawiz.html
进入个网站,只要按照他要求的内容输入,他的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完整的reference,不过那只是reference
list,不是in-text reference. In-text reference
还是需要自己完成。另外那个网站只能提供简单格式的reference,复杂的reference还是需要参考英文版文件。
一般来说一份1000字的文章,至少需要8个references,2000字需要12-15个左右,各位可以到国外大学图书馆的网站上照着相关的书,然后安上去就好了。(关于这个数量问题,根据我的经验,可以不一定严格要求,但不能太少。一般1000字的写4个或5个,2000字的写10个左右。当然如果你本来就有这么多个的话就更好了。我这里说的是最少情况)
再次强调!!!引用他人的任何东西一定要做好references!!!
论文写作要求
格式要求
行距:
1.5倍
页边距: Word
默认
字体: Times New
Roman
字体大小:12(小四)
标题字体可加粗
每段落之间空一行
每段直接写,无需空格
在每页的右下角插入页数
写作要求
Abstract (序)
1-2段
字数为文章的的10-15%,例如,一篇文章要求2000字,那么abstract一般写200-300字,除非特殊要求
Abstract的目的就是让读者知道你的在你的文章里写了些什么
Abstract的开头要用1-2自己的语言总结和解释文章的题目,简单来说就是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题目写一遍
Abstract细节是概括你在你的文章里都写了什么,每个论点就用2-3句话总结
Abstract的结尾就是写总结和延伸你的所有论点和整个的大标题
不是每篇作业都要求写abstract,一般情况下都不要求,除非老师特殊写明要写abstract。
Introduction(开头)
字数为文章总数的10%,例如,一篇文章要求2000字,那么introduction一般写200-250字
Introduction只用一段即可,不可以分成2段写
Introduction的第1-2句是解释文章题目,单来说就是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题目写一遍
接下来的用2句话左右介绍一下文章题目的背景
Introduction主要是写你将要在你的文章里写些什么,用2-3句话来概括所有的论点,每个论点用几个词即可,例如:In
this easy, firstly, I will discuss…, and then I will…, thirdly, I
will…
一般来说,老师给的题目都很宽,可以写很多方面,但是你要选其中一点来写,这样文章才能讨论的深入,如果文章写的很笼统的话,肯定会不合格
Introduction最后不需要总结句
Body(文章的讨论部分,也是文章的主体)
每一个论点都必须用一段来写,换句话说,每个段落只能出现一个论点,出现2个会被扣分
在body的部分里不能出现I,he,she等人称,除在举例中。
每一段话都有要introduction,explanation,examples。接下来重点讲这4部分如何写:
Introduction:用1-2句写你这段的主要的论点或者是idea
Explanation:用1-2句解释你的论点
Examples:举例支持你的论点,这部分要重点写,举例在文章中很重要,举例可以用名人说的话,专业的文章里例子,或者自己的亲身经历。有时老师会要求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例子
Body一般有3-6个论点,如果文章的字数在1000-3000字,所以body就一般有2-6段
每段最好是有联系,层层深入
Conclusion
字数
字数为文章总数的10%,例如,一篇文章要求2000字,那么conclusion一般写200-250字
Conclusion只用一段即可,不可以分成2段写
Conclusion的第1-2句是解释文章题目,单来说就是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题目写一遍
Conclusion主要是总结你文章中的论点,每个论点要用一句话
Conclusion最后一句要延伸一下,但是在conclusion里不能出现新的论点
Introduction和conclusion的区别
Introduction是讲你在文章里要写什么东西,所以只要用几个词概括你个论点
Conclusion是用1句话总结你的每个论点,要比introduction详细些
Introduction需要介绍题目的背景,conclusion责不用,只需要概括总结题目
Recommendation
Recommendation是写文章标题的缺陷
一般只要写一个论点,提出解决办法,如何消除这个弱点,格式和body段落的要求是一样的:introduction,explanation,example和用一句话做个conclusion
一般都不写recommendation,除非老师特殊要求
亲爱的读者,除了暑期班的3种班型,8月底我们即将开设以下专项班:
一,托福95分+、SAT1900+专项班:
针对新高一出国班及新高一普通班有意去美国前20名校就读的同学开设,本班是出国班中的常青藤班,限招6人,8月底开班,能够入选本班的同学,都是所在中学出国班、普通班中的佼佼者,也是本学校冲击美国顶尖名校的种子选手。高中出国学生急剧增多,但美国前20名校在国内的招生并没有相应增加,想要申请美国前20名校,从高一就要准备托福和SAT(部分常青藤助教从初三已准备托福)。培刚班里的同学,从8月底开始经过10个月的系统学习,高一下半学期托福平均95分,
SAT平均1900分,也只有高一达到如此的托福分数和SAT分数,高二的时候才有保障达到托福110+、SAT2200+。(本班有个性化的活动规划、学习规划+常青藤学姐学长定期一对一沟通)
(本班部分同学在高二时托福成绩:118、116、115、114、112、110……)
(本班部分同学在高二时SAT成绩:2400、2360、2340、2310、2280、2260……)
二,托福110+、SAT2200+专项班:
针对新高二出国班或者新高二普通班有意向去美国前20名校就读的学生,本班也是出国班中的常青藤班,限招6人,8月底开班。想去美国读本科,分数是首先要具备的,托福110+、SAT2200+这样的分数除非申请顾问不负责(或者顾问接待客户太多),进入美国前20是没有问题的。事实上出国班中SAT110+、SAT2200+这样的学生很少很少,目前分数段较高的是北师大实验中学国际部,高二下半学期,托福110+以上的是50多人,SAT2200分以上的是31人,SAT2300分以上的是9人,但国际部一共是160多人,这就意味着只有30%左右的同学具备足够的分数去申请美国前20名校,出国班大多数同学都有一个常青藤梦想或者美国前20梦想,为了帮助新高二的同学圆梦,我们特开设托福110+、SAT2200+专项班,报名本班首先需要经过测试,测试合格的同学在高二的10个月时间内,托福平均110+、SAT平均2200+,部分优秀的同学SAT会达到2300+、托福116分。
(本班有个性化的活动规划、学习规划+常青藤学姐学长定期一对一沟通。)
(本班部分同学托福成绩:118、116、115、114、112、110……)
(本班部分同学SAT成绩:2400、2360、2340、2310、2280、2260……)
三,考前冲刺班、团报班和一对一
针对10月份、12月份、1月份、6月份的SAT考试,我们举办SAT考前冲刺班,主要提高SAT阅读,帮助同学的SAT阅读突破680+、突破700+;托福考前冲刺,听力冲击28+、口语冲击28+,感兴趣的同学或者父母请与培刚联络。
6人-8人团报班(个性化团报,曾经接待人大附理科实验班团报、深圳中学团报、深圳外国语团报和北师大实验团报等)
托福115+专项一对一、SAT2350专项一对一
四,初三升高一出国班专项课程(针对想去重点高中出国班的新初三、新初二学生)
14年北京市重点中学出国班、国际部招生是史上最惨烈的,培刚预测15年出国班的招生更加惨烈。重点中学出国班招生,中考成绩大概占60%-70%,今年北师大实验中学国际部对外招生的分数在555分,四中的分数和实验的差不多,十一的是545分……14年重点中学出国班对非京户籍、非京学籍都有限制,部分学校号称只招收3名乃至1名在外地参加中考非京户籍学生,只招收很少数量非京户籍但在北京参加中考的学生,15年北京户籍的初三学生如何才能顺利的进入实验、四中、十一等名校的出国班就读?非京户籍但在北京参加中考的学生如何才能进入好的出国班就读?非京户籍且不在北京参加中考的学生如何才能赢得北京重点中学出国班的青睐?初三、初二优秀学生如何提前为高中出国班、为4年后出国读本科做最好的准备呢?那就来参加初三升高一出国班专项课程班吧,本班只招5人,1年的时间提升学生进入实验、四中、十一、首师大附、人大附等重点中学出国班的成功率,特别优秀的孩子会获得上述学校的奖学金或者免除第一年学费(我们已指导9名初三学生进入北京市重点中学出国班,部分同学获得学校奖学金或者免除第一年学费)。
上述所有班级均有高分助教服务,助教团成员为:
刘楚涵
TOEFL115 SAT2310
康奈尔大学
韩乔
TOEFL114 SAT2240
宾夕法尼亚大学
赵梓润 TOEFL116 SAT2360
哥伦比亚大学
季早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