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春分时节的尾巴,过两天就是清明时节了。冬奥会闭幕式里的“折柳送别”不屈不挠的诠释着:24节气里有故事。其实岂止24节气里有故事,无法用良知与逻辑判断现实的时候,皮里阳秋罢了。从立春开始每个节气坚持读宋英明的《二十四节气志》,硬把12个月翻成了24节,加上每节还有3候,一年就拥有了72候。这样,年月活成时节,时节活成时候,不说是神奇而充满意义的,起码该知道此时令该吃什么最嗨皮了吧。
不知不觉,疫情已经偷走了我们第三个年头的光阴,想想确实是件恐怖的事情。也不由得感慨再怎么发展,顺应自然才是宿命。那些幸福和快乐无非是这个漫长路途中偶尔和瞬间,无所谓好与坏却只有利与弊。现实就是那样静静的存在,你我他谁说了也不算。难怪苏轼说:人间真味是清欢。单就清欢二字足够琢磨和把玩半天了。在人生的某个阶段,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该做是么,确实是一件幸事。
关于圆明园,知道圆明园这不稀奇;知道圆明园叫“万园之园”就显得有些文化了;知道圆明园其实是绮春园、长春园、圆明园的统称就比较有文化了。所以我这里称“圆明三园”。这是我第二次去,第二次才知道年少时第一次去的那个大水法其实是在长春园。长春园是乾隆的养老院,圆明园是他爹雍正的,雍正的法号就叫圆明。其实圆明园最盛时期有五园,另两园是哪儿?清华,北大的原址?错喽,逻辑上想想就不可能,那两个园子已经不存在了。清华北大的园子是王公大臣的,并不是御园。同样以讹传讹或者说自己个潜意识里会想当然的认为的问题是圆明园是谁烧的?八国联军?错喽,其实是1860年的英法联军,而且法军属于胁迫,真正的凶手是额尔金。对的,这伙计的父亲老额尔金1801年带兵烧了希腊的神庙。是吧,东西方的古老文明都毁在这父子俩手里了。
其实想知道圆明园为什么烧和为什么不重建?其实是个难题,至少我还没有认为可以确认的答案,所以就不过多讨论了。历史一贯如此,如果不加入思想和想象的话与1年4季12月24节72候何异?所以当我们思考历史的时候,其实是在呵护当下,筹备未来。因为很快,现在将去,未来将来。即便每天都是平凡的日复一日,至少还可以关心一下节气,让人生在气候的变化里变换不同,这不比只有四季来的更加过瘾吗?
正觉寺,在绮春园的外边,也因与此,保存最完全

后重建,何鸿燊送回的马首在此展览

印象里全国叫正觉寺的很多,淄博、邢台、敦化都有
鉴碧亭,后建,《甄嬛传》取景地
断桥,这个是老东西
从断桥回望绮春园墙外的正觉寺
这个季节,最艳丽与妖娆的当属拂柳
春风拂柳炫妖娆,抹绿描青翠色娇
因为这时候,其他的木本植物还未萌芽,早起是柳
围墙那边,101中学
穿过绮春园,这才来到圆明园
福海,最大的一片水泡子
哪儿都有柳树的身影
寻花问柳就这么来的
网红天鹅,一只黄嘴
一只红嘴
小天鹅游累了会钻到大天鹅翅膀下
圆明园打鸟的水泡子,不完全统计野生鸟500多种
竹子这时也是绿的,可她一个冬天都是绿的,所以也没谁在意了
快开败的的早樱
圆明园比较出名的其实是银杏,旁边颐和园是丁香
有花有柳,可以折柳攀花了,得小心
花柳成病
最初的指春日美景,后用的狎妓嫖娼,最后成一种病。一个好词就这么给糟蹋了
福海中心岛上建"蓬岛瑶台"七间和畅襟楼、随安室等建筑。
绕着湖边一直走,就可以抵达长春园
柳树绿的早也枯的早,加上夏季的柳絮乱飘,日渐不受待见
一对鸳鸯
这个角度就很能体味到福海水域的宽阔
西洋楼的大水法就一直没变过。还拦着还收钱
折回南门,一丛一丛的黄花儿不是迎春花,叫“连翘”
这场景,像极了大厂里
表面其乐融融,心底内外翻卷
鸳鸯和绿头鸭和锦鲤厮混的都很熟
互相谁也消灭不了谁
谁也不是谁的食物链,都爱吃面包。于是,内卷

【以下是陶然亭公园】
去年的这个时候拍的,陶然亭-真正人民的公园
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
其实原址是清朝时的黑窑厂
解放后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人民的公园,盛产水兵舞

乐亭大鼓里有句词:画了一个圈,留了一个口,向西南冲,只因为,西南方向是酆都城...
去年牛年的《故宫日历》,今年虎年我还重新用,挺好。今年再写,前面加一个Ti,代表Tiger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