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十月,十一月》是一部冰冷奥地利 电影,“生活并不是那么美好,也从没美好过。”就出自她。但此时的感受与这部片子没有什么关系,我甚至没有完整地把她看完。这个十月到十二月,与我耳鬓厮磨的是宋英杰的《讲24节气》,这部喜马拉雅上的付费节目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惊喜。也颠覆了对央视天气预报员宋先生的认识,没有博与专的经年坚持,确实是认识不了那么深刻的。不好意思地说,虽然下的破解版,但宋先生的《讲24节气》值得付费的。还好,得知宋先生出了本《24节气志》,定会买一本研读的了。
一年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确是天地时三位一体的融合,而且这些东西从民间而来,绝对读得懂听的进,而且在曼妙有趣的背后可以任由你去想象发挥总结提炼,悟性高的话自己弄出一套易经也不是不肯能。再不济,学会顺天时应地理守人情,还是有益无害的。整个内容已经通听了两遍,现在进入到按时令节气细研磨的状态。能静下心来,挺好。
十月,十一月。发生了很多事(这句话快被自己个说烂了),但这两个月于我而言意义重大。非要掰开了揉碎了说的话无外乎两个有歧义的词(像极了自己有歧义的选择):“LD”,“BT”。学化学的我听到宋先生讲到这个节气的时候也不由得暗自击掌称贺。LD,是指固定气压下,空气中的气态水达到饱和而凝结成液态水所需要降至的温度。一般而言,温度越高,空气对水汽的容纳能力越强,当温度降低时,空气对水汽的包容度下降。饱和后,多余的水汽就只好"BT"了,由气态变为液态。达到LD后,凝结的水飘浮于空中,成了雾;附着在物体表面,就成了露。当露点低于0°C时,又成了霜,所以有了"白露点秋霜"。
所以。十月,十一月,其实是从白露到寒露再到霜降的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那个短暂一瞬,不细心的话会很快掩埋在漫长的冬季里了。今年的庚子年,漫长而短促,多多少少有些不甘,给了我那么多的时间无聊闲赋,确忽略了偷走我多少的时令节气。所以。今年认真的雪还没到来(别着急祝我生日快乐),甚至今年从十月,十一月才开始。尊从秉持善良、顺应天时地利,在不同时节,依照物候,或者找乐子,或者做雅事,顺利完成自己气体液体固体之间的BT,足够了。
寒露时节,能够隐隐听到冬天的脚步声,在霜的那边等候,在雪的那边整装待发。这个世界要么白茫茫,要么亮堂堂。生活并不是那么糟糕,也从没糟糕过。路还长,莫要慌。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