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_南京

(2018-11-29 16:58:20)
标签: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

明孝陵

四方城

分类: 东游西逛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_南京
http://s5/bmiddle/001KWzEJzy7pzRZkPByb4&690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明孝陵陵区的前部,俗称四方城,是陵区正门后的第一座主体建筑,是明清皇家陵寝中同类型建筑体量最大的一例。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始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筑平面为正方形,四面各开一券门,上盖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内置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明太祖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高8.78米。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及明孝陵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明清皇家陵寝-明孝陵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筑平面为正方形,因其四四方方,故南京人俗称四方城。内有立于龟趺(又名赑屃,龙的大儿子)座上的石碑一块,碑高8.78米。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字,详述明太祖的功德,碑座、碑额雕琢瑰丽。
      碑上主要详述六部分内容。第一讲述朱元璋生于凤阳,为句容大族;第二他为民请愿,发迹定远;第三,定都南京,年号洪武;其四,废除旧制,选贤唯能;其五,分封诸侯平定天下;其六铭刻朱氏贵族百人。
      碑亭顶部为重檐歇山式,覆盖黄色琉璃瓦,后被太平军摧毁,于2013年6月修复完毕。
      早在《金陵梵刹志》中,就收录了明人凌大德所绘的“灵谷寺胜迹”一图。这张图中绘有孝陵一楼,根据这张图所绘的造型,建筑为檐歇山顶的构造。据此推断,此楼应是明楼或神功圣德碑亭中的一个。随后又依据对现存的北京明十三陵、清东、西陵碑亭的参考,认定孝陵碑亭应为重檐歇山顶式样。
而在判定是重檐或是单檐形式时,专家们参照了明初《中都志》所载明皇陵图,其中的两座碑亭均为重檐歇山。再依据北京明十三陵的建筑风格,以及孝陵碑亭的实际现状结构,专家们一致认为,孝陵碑亭应该采用重檐歇山顶的方式比较合理。
      另外修缮后的孝陵碑亭的屋顶将铺设金黄色的琉璃瓦,而这也是依据考古工作者此前在孝陵碑亭考古时发现的大量留存的此类琉璃瓦而决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