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痛悼父亲

(2022-10-24 23:33:43)
标签:

赵冬

赵广聚

父亲

教师

分类: 博文
痛悼父亲

痛悼父亲

痛悼父亲

痛悼父亲

痛悼父亲

痛悼父亲

痛悼父亲

痛悼父亲

痛悼父亲

痛悼父亲



痛悼父亲

赵冬

    很早就害怕这一天的到来,每次想到这一天,都会心生恐惧,心如刀绞。但是心里明白这一天总归是要来的,虽然一直都在回避着关于这一天的所有话题,
    这一天,就是与最亲的亲人的生死离别。
    生命是一个不能拒绝来,又不能挽留去的过程。每个生命都是人世间的过客,都要来,也都得离开。上帝与生命似乎有个约定,来了,莫喜;走了,莫悲。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是灵性生命获得的智慧。人的一生,不断地迎接着新人,又不断地失去着旧人。留驻在身边的旧人,就成了自己所爱的人最亲的人。失去亲人,是每个人都必需经历的伤痛。
    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期待亲人能够活得更长一些,陪伴自己更久一些。但时光不会停歇,经历花开,必然也要面对花谢,没有永远不落的戏幕。当星光黯淡,繁花落尽,再华丽盛大的筵席也会散场。
    一生再长,也感觉很短。当父亲被呼啸而来的急救车拉走,我强烈地感觉到光荫的无情和时间的残酷。能在他身边多待上一会儿,几乎都成了奢侈。我的身体被寒意灌满,不愿意想的事正向自己逼近。我心中默默低念着:老爸,挺住!同时,对天祈求,苍天有眼,应怜忠魂,助我的父亲逃过此劫。
    父亲的病是自退休之后才渐渐增多的。七十多岁时,突然患了蛇盘疮,腰上的带状疱疹几乎连成了一圈,头一次听见父亲痛苦地叫声,我头一次为他落泪,痛恨这个病毒,多希望疼痛能转移到儿子身上啊,让我来代替他经历病痛。经过一两年的到处求治,病虽然好了,但后遗症也积下了一些。我知道,这时父亲身体的免疫力己经下降了。为了能够增强身体抵抗力,我给他买了许多党参、当归、阿胶、冬虫夏草等,让他平时就服一些。还用蚂蚁泡酒,中药泡酒,一天喝上一小盅,活血化瘀,调解经络。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生理功能慢慢衰退,需要适当进补。
    第二次为父亲流泪是他八十多岁患上了糖尿病,伴随的还有高血压、冠心病等老年慢性病。我内心悲悯,父亲今后可能离不开打胰岛素了,每一顿饭前都要往肚皮上扎针,多么残忍,人类为什么要经受这样的苦难?我痛恨这么美好的人间,为什么要有这么多可恶的病魔肆虐侵扰。
    第三次是父亲九十刚过,在南方姐姐家过冬时,突患中风,不能行走了。当我接到姐姐打来得电话,听到老父亲旧病未愈又添新疾的那一刻,眼眶里已是模糊一片。父亲回来就已经不能独立行动了,病魔让他右边的腿脚和手臂都不能动弹。渐渐地他的身边不能离人了,吃喝拉撒都得在床上。白天黑夜,都是母亲陪伴,悉心照料。看着一对老夫妻相濡以沫的身影,心头不禁又涌出了阵阵酸楚。
     这一天还是来了,哪管我是多么的抗拒、多么的抵触与多么的不情愿,但我也知道,这一天迟早要来。2022年10月24日下午2点30分,父亲告别了人世间,驾鹤西去,开始了他在极乐世界的另一种生活。
     从小到大,父亲的慈爱一直都像阳光一样温暖着我和家人,可这一天,太阳陨落,阳光暗淡,不相信这就是现实,不相信今后再也没有了阳光的温煦。多么希望父亲能真的如太阳一样永远都不离开我。
      前些天,父亲在家里总是嚷着要回家。母亲对他说,你不是就在家里吗?你要回哪个家呀?他说要回山东老家。我想起了叶落归根,当树叶将要飘落的那个时刻,叶子也有飘到哪里的意愿。父亲十几岁就离开了老家,故乡的概念对他来说并不是多么的清晰,可最后他还对老家念念不忘。
    父亲叫赵广聚,1930年1月13日出生在山东掖县(莱州),用农历算,他刚出生就两岁了。祖父很早就来到了东北,在辽宁鞍山做生意。1939年,老家的天空飞来了日本飞机,在老宅门前扔下了两颗炸弹,路被炸了两个大坑。经老人们商量,决定让祖母与父亲、大姑来东北寻找祖父。从龙口乘船到营口,10岁的父亲一路既要搀扶小脚的祖母,又要照顾年幼的大姑。那么小他就懂得了人生不易,生活之路崎岖坎坷,须要经受一个又一个磨难才能走完。
     来到鞍山,父亲重新上了小学,每天很早就起床,在店里帮助祖父卖货,快到点后才背着书包赶到学校。中学时,他就很有了很好的文艺天赋,能写会唱,经常参加社会活动。多次被鞍山市广播电台等媒体评为优秀通讯员,写了很多报道在电台和报社播出或发表,采写过全国知名的劳动模范孟泰、鞍山市市长(吉林市特支书记)李维民等。他还爱好表演,经常在鞍山市话剧团参加演出。在鞍山一中高中毕业,鞍山市话剧团希望留他在团里工作,他放弃了从艺之路,决心要上大学深造。1952年,他考入位于哈尔滨的东北农学院,开始了四年的本科大学生涯。大学里,每月几元钱助学金总是花不完,放假回家总要给父母和弟妹们买许多礼物,仅有的一双球鞋,踢球时竟舍不得穿,怕踢坏了没钱再买,只能光着脚在球场奔跑。
    1956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吉林省农业学校任教,在教育岗位上,为人师表,无私奉献,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一干就是30多年。他思想进步,积极向上,严格要求自己,脏活重活抢着干,名誉利益绕着走,没有一句怨言。入党后,他对工作兢兢业业,无怨无悔,用他的自己的话说就是:“愿做革命一块砖,那里需要任党搬!”他做班主任、系主任,学生遍及祖国各地,可谓桃李满天下!
    他为人忠厚,仿佛永远都把自己当成局外人,不温不火,不急不燥,不争不抢。生活中,他从不求人,但乐于助人;工作中,他为人友善,无私奉献;家庭中,他勤劳俭朴,知冷知热。他一生与人为善、与世无争,富有爱心并懂得忍受退让。在亲朋好友与同事之间,提起他都是众口皆碑,赞不绝口,被全校誉为“老好人”。
      他常常教导子女,就要摆正心态,淡泊名利,求真务实。即使无法改变自己的性格,但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每个人都可以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让情绪驾驭自己。一个优秀的人应该具有四个“自”与四个“善”,四个自是自信自爱,自立自强。自信可以战胜失败,自爱可以珍惜羽毛,自立可以丰衣足食,自强可以迈向成功。四个善是善念善言,善思善行。善念可以身心美好,善言可以如沐春风,善思可以矫正错误,善行可以免受惩罚。还常常叮嘱,遇事要冷静,多思考多动脑筋,不要轻易决定什么,但是一但决定了的就不要后悔,要勇往直前,意志坚定。 
     父亲与母亲感情笃深,从未吵过架拌过嘴,对子女呵护有加,从不动手打骂。他默默承担起了全部家务,担水劈柴、烧火做饭、买米买菜、喂鸡喂鸭……只要有活,他必会去争抢着干;别人有错,他必会宽容大量。父亲用厚厚的肩膀担起了这个家,为这个家遮风挡雨,默默低付出,无怨无悔。
     永远怀念这一时刻,我竟无语凝噎、任由泪水奔涌。深深禁锢我的不仅仅是眼泪,还有爱和哀愁。这一时刻成了我这辈子永远的痛。他走了,告别了这个可爱的世界;他走了,他己经完成了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虽然还有牵挂、留恋和不舍。我感觉自己的身体轻得几乎风都能够轻易托起,我还能拿出什么来挽留住他渐远的脚步呢?梦想早已苍白,世界多么迷茫,心痛的滋味漫溢出来……
     尘归尘,土归土,人本生于尘土,仍要归于尘土。深秋,满世界金黄一片,生活之路崎岖不平,父亲已经都经历了,没有了遗憾,天堂之路必将一帆风顺,直达极乐世界。祝愿老父亲一路走好!

痛悼父亲

痛悼父亲

痛悼父亲

痛悼父亲

痛悼父亲

痛悼父亲

痛悼父亲

痛悼父亲

痛悼父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