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教版三下科学实验操作

(2013-09-25 13:46:45)
标签:

365

食用油

拇指

于水

镊子

教育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题

第一单元  土壤与生命

实验名称:研究土壤的成分

实验准备:烧杯、土壤、餐巾纸、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蒸发皿  石棉网、夹子

实验步骤:

1、用餐巾纸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看到(         ),说明(       

2、把硬土块放入水中,开始看到(   ),过一会又看到(    ),说明土壤中含有(  

3、搅拌以后,你看到(     ),静止一段时间后,又看到(    

4、取一些土壤放在火上烧一烧,闻一闻,看到土壤颜色变(    ,有(      )味。

实验结论:土壤中含有水、空气、无机物(沙粒、黏粒)、有机物(腐殖质)

 

实验名称: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

实验准备:沙土、黏土、壤土各一纸杯、水三纸杯,漏斗三只,沙布三块,锥形瓶三只。

实验步骤:

1、把三只漏斗分别放在三只锥形瓶上,再分别放上沙布,然后把沙土、壤土和黏土分别倒在沙 布上。

2、把三纸杯水同时倒入三种土壤中,过一会儿观察比较瓶中水的多少?

实验结论:沙土下面的渗水最多,说明沙土渗水性最强,黏土下面的渗水最少,说明黏土渗水性 最差,而壤土下面的渗水居中,说明壤土渗水性居中。

(注:这是一个对比性实验,需 要控制土的数量、水的多少、仪器的装置等条件,使之相同)。

 

实验名称::用更多的方法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实验准备:放大镜、水、三种不同的土壤

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看:沙土颗粒大,沙粒多。黏土颗粒小,黏粒多。

2、用手捻一捻:沙土的沙粒硬捻不碎。黏土的黏粒不硬,一捻就成粉末。

3、和点水握一握:沙土不容易握成团。黏土能握成团。

 

实验与制作

制作名称: 做一个肥料袋。

制作材料:塑料袋、吸管、土壤、果皮、菜叶、蚯蚓、杯子、水。

制作过程:

1、往 塑料袋中装土、水果皮、菜叶、蚯蚓等。

2、均匀地往塑料袋中洒一点水,把塑料袋口轻轻地扎上,再插上几个吸管以便散热。

3 把塑料袋放在黑暗的地方,用黑色的纸盖在上面。

4、每周翻动两次,大约35天才能成肥。

(注:也可以做两个,其中一个不放蚯蚓,另一个放蚯蚓,认识蚯蚓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实验名称:土壤的蓄水能力实验.

实验准备:塑料盘、泥土、草皮、水壶.

实验过程:

1、把有植被的一块土和无植被的一块土分别在两个塑料盘的一端。

2、用洒水壳

壶分别均匀地洒同样多的一壶水。

实验现象:有植被的一块土水流过以 后,土层基本没有被冲散,流下来的水少,并且清水。无植被的一块土,水流冲过以后,土层被冲散了,流下来的水多并且是泥水。

实验结论:有植被的土壤蓄水能力强。无植被的土壤蓄水能力差。

 

 

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

实验名称: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实验准备:浸泡过的蚕豆、玉米种子各一粒,镊子、放大镜

实验过程

1、用镊子仔细地拨开用水浸泡过的蚕豆和玉米种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画下你所看到的。

2、给各部分标上名称(种皮、胚根、胚芽、子叶、胚乳)

 

实验名称:探究种子在萌发时所需要的条件

实验准备:干燥的蚕豆种子若干、玻璃棒或筷子、烧杯

实验过程:

1、在玻璃棒上不同部位固定三粒种子,并放入烧杯

2、往烧杯中加水,使最下面的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中间的一半浸没在水中,最上面的远离水面。

3、照样子再做一组,其中一组放在常温下,另一组放在低温下

4、几天以后观察哪粒种子发芽了

实验结论:种子萌发的条件(外界条件):水、空气、合适的温度(

         自身条件:种子必须是完整的,胚必须是活的

 

实验观察:观察植物的根和茎

实验准备:准备一些不同植物的根和茎、图片

观察过程:

1、观察根,认识直根和须根

2、认识变态根(贮藏根    气生根   寄生根    板状根)

3、认识茎:茎上有节、节上有叶或芽

形状:圆形、方形、扁形

生长习性:直立茎、缠绕茎、匍匐茎、攀缘茎

常见的变态茎:块茎、球茎、鳞茎、根状茎、肉质茎、枝卷须、枝刺

4、观察茎是如何运输水分的,用刀片切开浸泡过红水的植物的茎进行观察

 

实验观察:认识叶

实验准备:不同植物的叶若干

观察过程:

1、观察一片树叶的正面和背面,比较有什么不同?

叶子的正面叶脉不是很明显, 颜色比背面深,叶子的反面叶脉明显

2、观察更多的树叶,比较他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单叶还是复叶、叶形、叶脉、叶序、叶缘

 

实验名称:研究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样散失的

实验准备:一盆带叶的植物、烧杯、热水、镊子、显微镜、菠菜叶、载玻片、盖玻片

实验过程:

1、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

2、证明蒸腾作用结构(气孔)的存在

1)取阔叶植物叶片如桂花,置于烧杯中。

2)向烧杯中加热水,观察叶片表面有无气泡产生。

3、利用显微镜观察气孔

自制临时装片方法:擦干净载玻片,滴一滴清水,取一片菜叶,从叶片的背面向里折叠,然后从折叠处轻轻撕拉,折断处有白色薄膜(即下表皮),用镊子夹一块白色薄膜放在在破片的水中,展平,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实验名称:观察并解剖植物的花

实验准备:镊子、花、白纸

实验过程:

1、观察一朵完全花的构造: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2、按顺序解剖一朵完全花:由外向里,依次解剖,摆放整齐,在白纸上注明名称、数量。

 

第三单元  固体和液体

实验名称:研究固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情况

实验准备:托盘天平、砝码、量杯、纸杯、黄豆、面粉、绿豆

实验过程:

1、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调平。

①水放平置: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②游码回零: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 0”刻度线上。(使用天平前游码回零)
③调横梁平衡:调节平衡螺母(左沉右移,右沉左移)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右做等幅摆动,这时横梁平衡。(天平调好后,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左右天平盘不能互换。)
2)称量:

①左物: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
②右砝:按照估计的被测物体的质量大小,用镊子向右盘里由大到小加减砝码.
③调节游码在横梁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④正确读数:M=M+M游(游码读左边)
3)称量完毕。用镊子将砝码逐个放回砝码盒(游码回零)

2、混合前分别称量1/3杯黄豆、面粉、绿豆的重量及体积

3、混合后再称总重量(加上三个纸杯)

4、混合后量一量总体积

实验结论:固体混合以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小。

 

实验名称:把混合的固体分离

实验准备:一杯混合了的黄豆、面粉、绿豆、手持筛子

实验过程:

选择不同筛眼的筛子分离3种固体

还有什么方法?

 

实验名称:研究固体的溶解与分离

实验准备:烧杯2个、玻璃棒、食盐、面粉、酒精灯、铁架台、蒸发皿  石棉网、夹子

实验过程

1、把面粉和盐分别放入水中并搅拌,描述现象

2、不溶解与水的物质如何分离(过滤、沉淀)

3、溶解与水的盐如何分离(分组操作)

注意事项:蒸发皿中的水不超过2/3,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

         当蒸发皿中的水快沸腾时,要用玻璃棒不停的搅拌,防止水飞溅出来。

         当水快蒸发完时,及时移开酒精灯,利用余热烘干剩余水分,不可继续加热,防止食盐飞溅出来。

 

实验名称:结晶分离实验

实验准备:烧杯一个,筷子或木棍1根,棉线、硬币1枚、白糖

实验过程:

1、向杯中倒进3/4的开水,加白糖并搅拌,继续加糖,直到糖不能溶解为止。

2、在棉绳的一端系上一枚硬币,另一端系在筷子的中间

3、将绳子系硬币的一端沉入溶液中,把筷子横放在杯口

4、把杯子放在阴凉处,并用报纸封口

5、两周后,提出棉绳,绳子上结出许多糖块

注意事项:用热水能溶解更多的糖

          溶液蒸发的速度要慢,否则糖分子会在各地方形成散结晶,形成的糖块不会太大

 

 

实验名称:研究不同的液体密度、粘稠度、表面张力等方面的区别

实验准备:天平、塑料盆、蜡光纸、蜂蜜、水、油

实验过程:

1、研究不同液体的密度不一样:调节好天平,倒两杯不同的液体(倒满纸杯,保证体积一样)利用天平进行比较,按轻重排好顺序

2、把不同的液体同时滴一滴在斜放的塑料盆里,观察流速。

3、把不同的液体滴在蜡纸上,观察液体的形状,判断其表面张力的大小

 

实验名称:调制“鸡尾酒”

实验准备:试管几支、食用油、水、蜂蜜

实验过程:

1、在一只试管中按照蜂蜜-------油的顺序倒入这3种液体,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2按其他顺序试试看

-----蜂蜜------

----------蜂蜜

……

实验结论:不同液体的密度不一样,有的液体浮于水面,有的液体沉于水下。

 

实验名称:研究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

实验准备:天平、砝码、酒精、水、烧杯、小试管

实验过程:

1、分别称取适量的水和酒精(先称空杯重量,再加入液体)

2、把酒精倒入水中,称总重量

3、取一小试管,加入一半水,一半酒精,用拇指按住试管口倒置试管,让液体混合,往复几次,观察混合后液体体积的变化。

实验结论:液体混合后重量不变,体积变小。

 

 

实验名称: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实验准备:水槽、饮料瓶、吸管、回形针、鸡蛋、盐、烧杯

实验过程:

1、改变物体形状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橡皮泥实验)

2、做笛卡尔沉浮子实验,改变自身重量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方法:(1).剪一小段吸管,再对折。

(2).将回形针套进对折的吸管管口,使吸管不会张开,就完成了沉浮子。

(3.)将水盆或杯子装水,把做好的沉浮子轻轻放入。

(4.)调整沉浮子,使沉浮子只浮出水面一点点

玩的时候把瓶子一捏,吸管就会下沉,手一松,吸管又会浮起来。

制作成功的关键:吸管的长短要经过多次试验才能找到最佳长度。

3、使沉在水里的鸡蛋浮起来

注意事项:把盐直接加入浸泡鸡蛋的杯中不停搅拌可看清鸡蛋如何慢慢浮上来。

         常温下10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36

 

第四单元  关心天气

实验名称:自制雨量器

实验准备:饮料瓶一个、裁纸刀、小尺、白纸、胶带、小量筒

制作过程:

1、沿塑料瓶的肩部剪开,取下部

2、在瓶子的侧面贴上标尺,再用胶带固定,往瓶中倒入一些水,在水面处标上0刻度,用量筒量出10毫升的水倒入,在标尺上用横线标出水面高度,标注10,照这样方法重复几次。

3、将剪下的瓶颈部倒扣在瓶子上。

4、测量前,要把水加到0刻度。

 

实验名称:组装风向标和风力计

实验准备:风向标和风力计组装材料

实验过程:

1、按要求组装好器材

2使用方法:将“风向风力计”放在楼房顶的空旷地方或在野外的空旷地方,尽量将放在较高的位置,观察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当时的风向,当风向标稳定后,慢慢转动底座,使挡风板正好对着风向的方向,观察挡风板摆动的角度,角度越大,说明风力越大;角度越小,说明风力越小

 

第五单元  观察与测量

实验名称:正确使用常用的测量工具

实验准备:刻度尺、温度计、量筒、天平、测力计等

实验过程:

1、刻度尺的使用:

1)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其零刻度线是否磨损,量程和分度值;
2)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刻度尺的刻度面必须紧贴被测物体,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测量结果包括三部分: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操作:测量一本书的长和宽、测量一根铁丝的直径、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

2、量筒的使用

1)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
2)不能加热,也不能盛 装热溶液以免炸裂
3)量取液体时应在室温下时行。向量筒里注入液体时,应用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使瓶口紧挨着量筒口,使液体缓缓流入。待注入的量比所需要的量稍少时,把量筒放平,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到所需要的量。
4)读数时,视线应与液凹液面手最低点水平相切。
5)量取已知体积的液体,应选择比已知体积稍大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误差过大。如量取15mL的液体,应选用容量为20mL的量筒,不能选用容量为50mL100mL的量筒。

操作:量取10毫升的水

3、温度计的使用

1)用手拿温度计的上端,等温度计内的液柱停止升降时,再读数;
2)读数时,视线也要与温度计的液柱顶端相平;
3)如果长期测定室外的温度,要把温度计挂在背阴通风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