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选天津大白菜

(2025-10-06 21:43:44)
标签:

健康

历史

情感

文化

育儿

分类: 农民识字者尔洪琪

精选天津大白菜

尔洪琪

从明清以来,天津卫西部南运河(御河)流域(俗称御河沿)的村镇今西青区杨柳青镇、辛口镇:杨柳青、嘴、西碾砣嘴、胡杨庄、东桑园、桑园、前桑园、娄家院、郑庄子、辛口、中辛口、上辛口、木厂、冯高庄、郭庄子、宣家院、毕家村、小沙窝、大沙窝、王家村、岳家开、小杜庄、大杜庄,等村庄是蔬菜主产区,主要供应到天津卫及无菜地区。种植的大白菜(俗称:天津大白菜)是闻名海内外名牌蔬菜。因御河流淌着源源不断地黄河水,浇灌着两岸肥沃的土地。浇灌出美味可口、易储存的天津大白菜。1940年代一斤天津大白菜到四分钱。要知道,当时一块现大洋能买两袋洋面(100斤小麦粉)。

1958年至1980年代初,计划经济年代,天津市蔬菜公司和公社蔬菜组,每年指定以上村镇种植大白菜若干万斤,专门供应天津市区。从立冬到转年春天,各个生产队就陆续将大白菜运到指定的菜站、菜店,市民们马上购买,都买数百斤储存在家,陆续品尝。当时。一辆大马车可拉5000斤大白菜。为了防止断货,在天津市区西营门西边还专门设置了“小园菜库”,可储存大量天津大白菜。1958年至1970年代,天津市区人口300万,郊区人口100万,是典型的大市区,小郊区。故此,大白菜就成为市民的抢手货。送往天津市区大白菜的价格是:1960年代每斤45分钱,1970年代每斤68分钱。1970年代至1980年代初出口的“精选天津大白菜”每斤价格在15分钱左右。当时,出口的品种有“小核桃纹”和“中核桃纹”。刚开始用蒲包,后来用除去绿皮的白色柳条筐包装。主要出口到香港及其他国家。一斤天津大白菜可换取一斤加拿大小麦,香港及外国人把“天津大白菜”做为上等佳肴。

以上村镇之所以种植出上等的“天津大白菜”,有以下原因:

一是改良土壤。那时没有荒地,没有野草,没有污泥,没有污水,秸秆用于取暖或在菜地夹风障,所以沤肥的原料及少。改良土壤的原料主要来源于天津市区的生活垃圾,俗称“脏土”、“岗子”。每年冬闲,人们就二人拉着小拉车,七人拉着大马车到天津市区拉岗子。下辛口人拉岗子的路线是从杨柳青到西青道再到天津市区,行程60里左右,来回顶星星120里左右,饿了吃口干饽饽,渴了喝口凉水。拉车人中有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小小子。经过大半夜的拉车,天刚亮就到了天津市区,市民大娘看到冻得瑟瑟发抖地小姑娘、小小子,心疼地端上一碗热水。天津市民们急忙把脏土垃圾倒到车内。在拉满岗子的回程中,饥饿的人们就捡吃他人扔掉的萝卜蒂根吃,顽强回家。下辛口十五岁的赵某某在拉岗子回程的半路上差点儿被冻死。往天津市区送菜的大马车,傍晚还要拉车岗子回程,夜晚车把式座在车上歇息,识途的骡马自行还家。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拉岗子”,把御河两岸的菜地都改良成一尺多厚的有机种植土层。斩钉截铁地宣告:种植“天津大白菜”的良田是菜农的血汗和生命改良而成!

二是浇灌黄河水。1958年没有电力抽水机以前,主要靠畜拉扬井提水浇灌“天津大白菜”。河边扬井有私井,有官井。光绪十三年(1887年),下辛口村王本廷买契记载“官井公用”河滩地每亩78元大洋,而大田旱地每亩32元。可见可种植大白菜土地的含金量。1958年,有了抽水机(俗称机器房子)以后,“天津大白菜”可充足地喝饱甘甜的黄河水,更是甜嫩生长。天津卫人说“海河是母亲河”,种植“天津大白菜”的人们说是“喝御河水长大的。”

三是田间管理。谚语道:“头伏萝卜二伏菜”,“立秋三天忙种菜”,“立冬起菜”,“立冬不起菜冻了你别怪”。那时的天津大白菜生长期是三个月。撒上菜籽儿后,小雨“秋拉拉”就常下。以马筋菜(马齿笕)为主的野菜、野草就开始疯长,人们就不停的除草。白菜定棵后就开始施肥、浇灌、锄地。锄地越勤大白菜的心抱得越紧,越壮实。立冬起菜,起菜后就根朝下堆放在菜地里,上面盖些菜叶子,数日后就“摘菜”,去除不易储存的菜帮菜叶,然后放入菜窖储存,逐步送往天津市区。

作于:202510月 乙巳中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多足五毛黑虫
后一篇:赶大营风云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