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得瑟一下——我考高级会计师的体会
(2010-09-22 11:19:38)
标签:
会计准则高级会计师杂谈 |
分类: 似水流年 |
偶尔得瑟一下——我考高级会计师的体会
我跟麦铃说,我是个自卑的人,从小到大都自卑,但是很多人不信,因为我给人的表面印象是清高,而且也还算的上优秀。麦铃说她信,当然她不是因为了解我,而是她也有过这种心理历程,所以能够体会。
我是个会读书的人,读书对我来说确实是很愉快的事,但是如果一个除了会读书什么也不会的人,有什么用呢?当然如果一个人什么都不会,然后连读书都不会,那就更完蛋了。好在我还有一个优点,会读书。前天晚上大学同学聚会,我讲起上海的女同学,班长说当年我和那个女生是班里的偶像,学习最好,所以我说学习好的人毕业后向来不是混的最好的人。我现在一直拿自己当例子告诉大家不要在班里学习最好。
但凡学生们嫌考试背内容累,要求开卷考试的,都是大傻冒。背得辛苦,内容好歹不会出圈,要是开卷,结果就如六六上面所说,结果呢,大多人是死翘翘的。当然少数人除外。而我就是少数人之一。我想起了我考高级会计师的历史,那确实是我很得意的一件事,不过时过境迁早忘了。这回不常得瑟的我偶尔出来得瑟一下,大过节的,不会有人拿砖头吧?
考高级经济师和高级会计师都是开卷,可惜不让考两种,只能二选一,否则我都给考了。高级会计师专业性强,肯定比高级经济师难考,我就喜欢考难考的,于是选择了考高级会计师。开卷考,可以带书不可以交流,但是没有指定教材,没有辅导书。刚开始实行考试,连参考的真题都没有。很多人满世界乱买书,我多英明呀,我连书都不买,只买了一本大纲和两本案例,主要是把会计准则的精神吃透,会计考试主要是对会计准则的理解和运用,考题中肯定会有案例分析。但是案例书是不同的人合编,前后讲的不一致,现在写书的人大都不负责任。我让同学给介绍了财政部负责会计准则的处长,我看书有问题时可以打电话请教。估计我快把那个处长逼疯了,有些问题他可以当场回答我,有些问题他要先去问别的同事,让我下午再打电话。因为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这么多准则,不可能有谁一个人就可以解释的。
其实业内有办辅导班,考试那天等待入场的时候,一打听,我吓了一跳,这些人都报过班的。我这个老财迷一是不舍得几千元钱报班,二是不耐烦每个周末去听那些老师慢吞吞地讲课,我身为家庭主妇,平时工作忙,还指望周末干家务呢。再说现在水平高又认真负责的老师少之又少,碰上好老师的概率很小,不如在家自己看书。
考试时,很多人在桌子上堆了高高的一摞书,我就带了大纲和案例,还有一本财政部编的准则汇集。事实上根本没有时间翻书,而且书里也不会有任何东西。因为不考概念只考分析。当然,确实有参加过辅导班的人透露消息,最后的大题是选择题,二选一。知道消息的人可能奔一个题型准备,我没有消息,只好辛苦点都准备了,但是也有好处,前面的小题也用到这些知识点,但是那些只奔一种准备的,知识储备那不够,反而影响前面的答题。所以凡事有利有弊。
曾经看见过一篇博文,说这么多年这么多考试,不可能没有过作弊的人。我想告诉她,我参加过无数次考试,无论大大小小的考试,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今天,我确实一次也没有作弊。有过辛酸,有过崩溃的感觉,有过五关斩六将,也有败走麦城(走麦城的次数少点而已),但是没有作弊。一个人,诚信是最要紧的,我之所以人缘好,与我诚信度高绝对是有关系的。
考试结果,当然,没有悬疑,我的分数自然是比合格分数高出一些。此时我庆幸自己没有参加辅导班,省下来金钱和时间。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如果当时没有通过,可能会后悔,还不如报个班,保险点通过。人就是这样患得患失。
我一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所以在这个节假日,请允许我偶尔得瑟一下,博友们手下留情,别拍砖过来。我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