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和数学的一些差别
(2022-03-27 22:35:43)社会科学和数学的一些差别
据报道,上海两老汉在复兴公园为“俄乌之战”争得不可开交,动手打架,导致一方耳朵受伤,流血。
据说双方都没有多少文化。假如讨论中学数学问题,甚至小学算术问题,估计他俩都不敢插嘴。但讨论“俄乌之战”这样复杂的问题,为什么他俩都自以为真理在握呢?这就涉及到社会科学和数学的一些差别。
社会科学的概念比较模糊,多义。理解不同,解释不同,结论就不同。各方常常争论不休,却不会有公认的标准答案。
比如中央决议,毛犯了严重错误,而且不仅仅是文革,早在反右和大跃进时就开始了。但又说毛思想是正确的。为什么呢?因为毛思想不包括毛的错误部分,而且毛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思想≠毛的思想。这样的论证方法,在数学里没见过吧?呵呵!
数学概念比较严密,单义。容不得偷换概念。有关证法、算法和结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容不得滥竽充数,浑水摸鱼。
联系到文革,联系到战争,本人有感而发:
从上海复兴公园“俄乌之争”致老汉耳朵淌血,看社会科学特点:
概念模糊,歧义多多。
命题真伪,难以判断。
三教九流,均可参与。
一知半解,真理在握。
似是而非,振振有词。
各持己见,夸夸其谈。
互不相让,势不两立。
恼羞成怒,大打出手。
结帮拉派,武斗成风。
最高形式,发动战争!
****************
附文:《上海滩耳朵事件最新八卦版》(摘自网络)
上海复兴公园被打者沈某国,70岁,向明中学69届初中学生,原住长乐路122弄(杨家弄)。因为支持俄罗斯,被人用玻璃茶杯打击致伤。打人者家住马当路,支持乌克兰,是捍卫“和平主义”者。当天,长乐路、马当路两上海老汉在复兴公园里偶尔碰见,“乌俄之战”随即爆发,一人挺乌一人挺俄,情绪对立上火动手。被旁人互相拉开后,挺俄长乐老汉在远处又口出狂言,挺乌马当老汉随手掷出一枚玻璃杯导弹,准确击中对方,致长乐老汉耳朵淌血。后120急救车、110警车纷纷到场。两老汉异口同声说没有钞票,120急救车随即扬长离去。于是“乌俄双方”坐中方警车去医院。“俄方”耳朵缝了四针。医院方称,暂时没有影响听力。掷瓶“乌方”老汉拿出人民币1000只羊作为赔偿,“乌俄双方”随即停火撤军。整个过程未见“北约”“欧盟”代表出面斡旋,联合国也未召开安理会紧急会议通过相应决议。最后“俄方”拿到了钱,于是“战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