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黔江:蒲花暗河  别有洞天

(2017-11-04 18:37:42)
标签:

蒲花暗河

黔江旅游

旅游

 黔江:蒲花暗河  别有洞天

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7/10-31/a33d7052-7332-4942-bad1-c0aee76c7cc0.jpg 别有洞天" />

  蒲花暗河  黔江旅游局供图

  蒲花暗河景区由蒲花河、天生三桥、地下暗河、大漏斗、间歇泉、蒲花峡谷等组成,景区内连续三座150多米高的天生三桥横架河上,2公里的地下暗河。峡谷内“赤穴”溶洞,来源于巴族廪君神与盐水女神的战争传说,溶洞里面,除了自然生成的千丘梯田、滴水莲花、蒲穴双株、佛手迎春等钟乳奇观美不胜收外,更有无数散落在地上的“千年穴珠”,实属国内同类洞穴少见。“赤穴”附近,亦可发现隐花果、开口箭、马灵光树、中华文木等奇特、珍稀植物,以及刺猬、岩雁、獐子等野生动物。峡谷两岸绝壁上溶洞密布,引人入胜,是观景、猎奇、探险、野趣体验的极佳景区。

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7/10-31/8e987155-d974-487c-9c6f-bf092a00f9c2.png 别有洞天" />

  蒲花暗河地下暗河  黔江旅游局供图

  据说,2008年的时候,黔江区旅游局的工作人员经过考察后发现,这条神秘的暗河内风景如梦似幻,阳光偶尔从暗河顶上的山石缝隙间洒落下来,洞内河水清幽粼粼,洞内两边石壁,遍布成千上万的石钟乳,如刀如剑,形态各异,有的形似美女,有的形似猛兽,令人遐想无限。

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7/3-11/668f3f74-aaf4-43f4-b693-83d88ca481bc.jpg 别有洞天" />

  禀君与盐水女神雕塑。 蔡律摄

  蒲花暗河上方有一个“赤穴”溶洞,一个大约1000多平米的天然洞穴。“赤穴”溶洞来源于巴族廪君神与盐水女神的战争传说。虽然传说故事浪漫激烈,但让人更感兴趣的是,溶洞里面钟乳奇观美不胜收外,更有无数散落在地上的“千年穴珠”及奇特、珍稀植物,刺猬、岩雁、獐子等野生动物……

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7/3-11/4e2d3c38-f4ee-4dbb-8838-4733296e50c7.jpg 别有洞天" />

  洞里仙境。陈安全摄

  蒲花暗河长约2公里,河水最深处达20余米。由黑龙潭、万燕洞、天生三桥、地下暗河组成。三座天生桥一座连一座,使峡谷成了桥峡,山洞成了桥洞。

  洞外入口处,溶洞若隐若现,真有些“天生丽质”的感觉。

  进入暗河,风光独特,游客可乘坐游船划桨进入溶洞,照明完全是靠“电筒”照射观赏,景致随着游船的前进转瞬即逝。

  沿着山丘公路抵达蒲花暗河山上出入口,险崖绝壁,绿意森森,野藤悬垂,山洞深邃,我们沿着绝壁栈道,步入赤穴。

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7/3-11/bf51ae68-6f9b-4953-8988-291ce1c66429.jpg 别有洞天" />

  赤穴画境  蔡律摄

  “赤穴”溶洞里自然生成的千丘梯田,滴水莲花,蒲穴双珠,佛手迎春,珠潭涟漪,雨后春笋,廪君卧榻,女神寝宫,擎天玉柱等钟乳石奇观,钟乳石是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其形成往往需要几十万年时间,“石珍珠”是在溶洞水潭中和滴水坑中形成的碳酸钙圆粒,核心常由小粒的燧石、沙或粘土组成,具同心圆结构。因水的扰动,核心不断滚动,并在周围逐渐沉淀,形成石球。

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7/3-11/76846fa5-6c7a-45e0-b2c2-a4ff24c68ea6.jpg 别有洞天" />

  暗河流泉。黔江旅游局

  洞穴中央,矗立着一座巨型的人物雕塑“廪君与盐水女神”。一个肌腱壮实的椎髻男子,跪蹲在下,手挽强弓,仰视天上;另一个则是裙裾飘飘的女神,袅袅在上,含情脉脉地俯视地上的情人。塑像下的碑文曰:“……廪君赠青丝予盐神,表示永结合好。盐神欣然受诺,便将青丝系身,廪君拉弓射向青丝,盐神伤惧,化蝶离去。天地豁然开朗,后廪君沿夷水而下夷城建都。逝后化天神驾白虎,寻女神于赤穴重逢,终释前嫌,结为伉俪。”

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7/3-11/57bd2791-c63b-4bc4-b36b-4c29b13a8082.jpg 别有洞天" />

  蒲花暗河入口  黔江旅游局供图

  远古传说,白虎为巴人先祖“廪君”死后魂魄幻化而成,濯水镇蒲花暗河的神秘“赤穴”,记载着廪君和“盐水女神”的故事:巴人先祖廪君,率船队顺清江西征,在盐池与美丽的盐水女神相爱,但廪君不愿离开自己的族群子民,女神恋恋不舍,想挽留他,“化为飞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不知东西所向,七日七夜” 。廪君就在阳石之上冲天一箭,竟射中了女神,廪君悲痛欲绝,女神临死时脖颈上还缠绕着他送的头发……“结上它吧,我要和你同生共死。”

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7/3-11/718e91a3-fd43-490e-99de-a8f45d421880.jpg 别有洞天" />

  蒲花暗河  黔江旅游局供图

  沿着蒲花峡谷下道,但见悬崖高耸,峭壁对峙,森林、翠竹海、飞瀑、碧水、溶洞、潺潺流水,巨石浅滩,藤蔓野花,原始植被,珍稀动植物仿佛进入世外桃源。来到蒲花暗河后码头,坐上小船,进入暗河。

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7/3-11/c5306e03-dcbf-4b6d-a2df-0716378dc91e.jpg 别有洞天" />

  蒲花暗河  叶星箭摄

  黔江蒲花暗河,一条穿越时空的陆上暗河。蒲花景区,满眼皆绿,暗河不露,灵动永续。河口是一个生态农业园,河堤两旁桑树葱郁,经果成林,“农家乐”灯笼高挂,生气盈门,堤坝小孩戏水,惊起飞鸟一片,往河口深处逃遁。沿着鸟迹而去,乘船戏水随绝世“天眼”进入“千年时空”隧道,便见山、水、林、石、峡、洞、泉、瀑等纷至而来。

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7/3-11/6d750fad-6bc7-4d43-96eb-1e3e1ba4c913.jpg 别有洞天" />

  蒲花暗河  叶星箭摄

  暗河,顾名思义,暗河,就是在地下的河流,也叫“伏流”,指的是地面以下的河流,是由地下水汇集、地表水沿地下岩石裂隙渗入地下,经过岩石溶蚀、坍塌以及水的搬运而形成的地下河道。黔江蒲花暗河别有洞天,暗河内不仅有峡谷,还有泉水、瀑布等景色。洞的出口外是一个小峡谷,峡谷内绿水青山,犹如世外桃源,有独特的水上天生三桥、险峻的10公里无人区、静谧的千年赤穴溶洞、玄妙的古代悬棺、种类繁多的珍稀动植物……将人带入难以抗拒的时空秘境。

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7/3-11/041f536d-7106-4922-88bf-1f2e1ddd728b.jpg 别有洞天" />

  蒲花暗河  蔡律摄

  蒲花河畔,低丘起伏,堤柳婆娑,碧桑绿树,鸟语花香,蝉噪虫鸣,一派田园美景。暗河内钟乳石笋,奇形异景,令人叫绝。暗河尽头是蒲花河峡谷风光,两岸植被葱郁,喀斯特地貌发育,山高谷深,宛若世外桃园。穿过楼亭古道,呼吸着山野甜香,听空山鸟鸣,赏两岸胜景。

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7/3-11/adf4c795-f886-444f-975c-71439c34e754.jpg 别有洞天" />

  蒲花暗河  蔡律摄

  暗河、溶洞、峡谷、天眼、悬棺,赤穴,三潮水,钟乳石,土匪寨……“在国内众多暗河中,蒲花暗河集山、水、林、石、峡、洞、泉、瀑、草为一体,是较为罕见的岩溶地貌、水文和洞穴系统的完美组合。”专家这样评价蒲花暗河。体验两天两夜的时空穿越,听空山鸟鸣,赏两岸胜景,给人意外惊喜。

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7/3-11/3f7064ac-fdec-446f-a616-7c5ee13b9876.jpg 别有洞天" />

  蒲花暗河  蔡律摄

  探寻蒲花暗河,对时空的穿越,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感悟,蒲花暗河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河岸桃红垂柳悠,莺歌入耳扫心愁。拨开细浪穿桥过,踏过清溪翠色柔。天绘画,水横舟,丹青美卷不需求。彩云落地花笺展,一任诗意漫碧丘。”一位诗人这样描述游历黔江濯水蒲花暗河时的心境。

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7/11-4/07ae3c60-7f9f-46e4-88b2-084114d72159.jpg 别有洞天" />

  蒲花暗河  蔡律摄

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7/3-11/1154831a-0aa8-46f7-baaa-9c6bd39ade29.jpg 别有洞天" />

  蒲花暗河  蔡律摄

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7/11-4/79de47fa-0170-4114-8880-fd2244741ede.jpg 别有洞天" />



  青山渺渺诗云:上帝何时到此游,也该长叹费功修。悬崖绝壁凌空走,鬼斧神工何处求。  风绕绕,水悠悠,深藏古韵隐神灵。壮观不与人间表,万担粮仓拱上头。诗人既描写了大自然的惊奇和鬼斧神工,同时也感叹蒲花暗河的传奇色彩和神话传说。

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7/11-4/dba3b625-f4c9-4520-b34f-5e7bbaa4c6d2.jpg 别有洞天" />



  蒲花暗河  蔡律摄

  蒲花暗河是一个集山,水、溶洞、峡谷风景以及自然文化与人文文化相结合的风景区,风景区不受季节影响,春天碧桑绿叶、鸟语花香,一片生机盎然;夏季柳暗花明、万燕归巢,一片莺歌燕舞;秋天小桥流水、稻黄果红,尽显田园风光;冬季獐肥雉嫩,鱼虾满仓,笑迎八方来客。

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7/10-31/80efe35f-0838-4f95-96cc-6e6e1829125f.jpg 别有洞天" />

  天眼  黔江旅游局供图

  幽深的、离奇的、神秘的暗河中发生的故事。秘境中的水上天生三桥,桥面下,三桥与水共生,难窥其全貌。桥面上,3座天生桥自成体系,隐藏在巍峨的群山中,人称一眼望三桥。神奇的绝世“天眼”,玄妙的古代悬棺,看不及、拍不及、想不及;曲折通幽、昼夜更迭,“三天两夜”的奇幻,仿佛移时、恍若隔世;沿途惟妙惟肖的钟乳石,酷似“敦煌飞天、玉鼠偷油、定海神针、八仙过海、弥勒菩萨、太平天梯、土家岩妹”,恰似秘境猎奇,更像迷阵幻映。

  绝壁溶洞

  钟乳石笋,鬼斧神工。绝壁溶洞,引人入胜,观景、猎奇、探险、野趣,暗河全长1.7公里,核心区600余米,河面最窄处5米,水最高深度30米。暗河核心区域600米的短暂秘境,大自然在幽暗湿润的峭壁上,留下了丰厚宝藏。上千年的光阴,里面长满了“敦煌壁画、玉鼠偷油、定海神针、八仙过海、弥勒菩萨、太平天梯、土家岩妹”等惟妙惟肖的钟乳石,天生一桥洞顶险要地势处,还隐约可见古代悬棺残木。而解放初期,当地的黄姓土匪头子在三桥险峻的洞壁上建起土匪寨,苟且偷安长达三年,最终因无法生存而投降。

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7/3-11/41d3764e-96f4-4d97-a9ec-fec2003b939e.jpg 别有洞天" />

  万燕归巢。蔡律摄

  一日三涨的间歇泉“三潮水”,后山的“赤穴”洞,似乎还依稀传来动植物的吆喝、地壳深处的动荡、远古征战的回响……而在绝壁之上,至今还残留着古代遗留的崖墓的棺木,伸手不见五指的暗河深处,聆听着划水的声音,任时光在这里缓缓流过。

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7/3-11/f94c6d11-bfe0-4616-a993-8c35faa1f585.jpg 别有洞天" />

  暗河荡舟  黔江旅游局

  蒲花暗河从渝湘调整濯水互通下道,经濯水古镇,逆蒲花河约3公里,暗河长1公里多,是阿蓬江旅游链上的关节点。景区由天生三桥,地下暗河、大漏斗、间歇泉、蒲花峡谷和蒲花生态农业园区组成。暗河上150多米高空三桥飞架、蔚为奇观,名为“黑龙潭”的大漏斗神秘莫测,暗河两岸,钟乳石笋,鬼斧神工。出河入峡,潺潺流水,巨石浅滩,藤蔓野花,趣味怡然,绝壁溶洞,引人入胜,是观景、猎奇、探险、野趣体验的极佳景区。

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7/3-11/af20f7d2-4c97-472d-afff-8758dabeaf5e.jpg 别有洞天" />

  春意盎然  廖国伟摄

  蒲花暗河位于黔江濯水景区境内,距离濯水古镇大约2公里,这里山高谷深,绵延十约公里,天生三桥横跨蒲花河,形成了典型的大漏斗奇观,与古镇的“天理良心”文化合二为一,听土家阿妹讲解廪君神与盐女神的爱情故事,而后乘船进入蒲花暗河享受“三天两夜·洞房花烛夜”感悟“苍天有眼,天理良心”的爱情真谛。

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7/3-11/f1d9b84d-f204-48d8-ac80-3d942295fd4b.jpg 别有洞天" />

  美丽乡村  黔江旅游局供图

  “给我60分钟,还你三天两夜”,穿过静谧幽深的水上峡谷,流水声拍打着两岸的悬崖峭壁,探照灯关闭后,洞内伸手不见五指,此时,耳边飘来一首饱含深情的《木叶情歌》、《送郎调》等土家民歌,歌声宛转悠扬,久久在暗河内飘荡。

  蔡律  2017年11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