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二十七日阴天,天气凉爽,秋风徐徐,正是参观世博会的好天气,又是中秋与国庆节之间的上班时间,世博园里的人相对比平时略少。由于世博会场馆众多,范围大,日参观人数都有几十万,要在有限时间里全看是不可能的,即使重点参观,也难以如愿。
来之前就听说:人太多,排对时间长。已有思想准备,最不济就是看看外观,不要排队的馆进去。我们参观了两次,也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30几个馆。
带着70多岁的老妈,也当心老人吃不消,可没想到第一天看了十几个馆,从早上8:30到晚上8:30老妈都坚持下来了,我们排队最长时间的是中国馆,有预约票还排了将近3小时的队。也坚持下来了,老妈真了不起!我们也沾了老人的光,有些热门馆如:法国、西班牙等馆走了绿色通道节省了不少时间呢。
世博会真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展馆进门票检、特别是安检等考虑非常严密周到,设有老年人的快捷通道。安保、环境卫生、都很好。还有身边随时能看到的志愿者、卫生间、取水、坐椅等都给人感觉周到和便利。比预想的感觉要好的多。
世博会的一大热点,当然是看高科技。看世博,科技创意带来的奇观不仅炫目,更让人惊叹。眼花缭乱的同时,更激发你的想象力,带给你从未有过的高科技体验。幻想也好,做梦也罢,一些宛如科幻片的场景,说不定哪一天真的会出现在现实生活中!
门口排队等候的人们。




卢森堡馆

世博会都可以称为一个高科技的“秀场”。

在法国馆,最标志性的就是葡萄酒了。



西班牙马德里的“竹屋”和“空气树”是一个社会住宅的创新试验:“竹屋”使用的是竹子幕墙,既可以遮阳又能够通风。在城市未来馆,有一个“未来正在实现”展区:城市街道成为孩子们的运动场、河流就是一个水上公园、人们在天上长大、汽车产生的能源足够整个城市使用……



世博印度馆的360度四维影象。


台湾馆

台湾馆夜景。

一定要看中国国家馆。中国馆主要分三部分:探求“东方足迹”,展开“寻觅之旅”,聚集“低碳行动”。此外“水的流动”联系着馆内各个展项。“水”是全球性关注的话题,在中国馆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中国国家馆的夜景。

而讲到震撼,不得不提长达128米、高6.5米的《清明上河图》,这是中国馆镇馆之宝,是原图尺寸的近30倍,在图画里“水会流、人会走”,通过炫目的高科技手段,游客感受到的是北宋宣和年间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汴京的市井生活,并传递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神韵。



最热门的沙特馆要排队5小时以上,只能看看外观了。



在韩国馆的体验。

日本馆







特意仔细观看了福建馆

妈祖

寿山石雕

福建白瓷

演艺中心

演艺中心夜景




晚上回到酒店已筋疲力尽了,当然不能没有美食,叫餐送到了房间,还喝了点小酒,很尽兴哟!

老酒配大闸蟹

肉烧豆腐干

蔬菜沙拉

泡椒凤爪

青菜

糟咸鱼

带回的世博纪念品:海宝、檀香扇、琉璃工艺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