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莲》:但我是李雪莲啊!

标签:
豆瓣老丑故事情感时尚杂谈 |
分类: 杂谈·杂说 |

《我不是潘金莲》似乎不存在剧透一说,预告片就可以把一个故事脉络完完整整地捋清。
一个村妇李雪莲,因为和丈夫秦玉河的假离婚,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与上上下下各级领导打了十年交道。
十年过去了,她发现离婚这件小事不单没有解决,却把一件事变成了几件事,把两个人之间的事,变成了和法院、县里甚至市里的事。千丝万缕,有着太多扯不清的瓜葛。
简单的故事,我们看得往往不是情节,而是这件事带给我们的反思,世态炎凉,人间冷暖。当然,我们看得更不是电影之外的故事,比如王思聪和冯小刚的撕逼或者网友们的吐槽。
许多人都会直观地去评价这部电影,说她是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因为它讲的终究是一个村妇上访的故事,从县里到市里再到北京,从小白菜到窦娥再到潘金莲。
可从李雪莲的角度来看,她是一个纯正的法盲,却是一个有着简单思想和原则的人。
她从一开始就没有用法律的角度来看问题,而是一直用自己的是非标准来看问题:法律不让生二胎,凭什么,所以我要假离婚;
我被骗了,所以我必须要一个说法;
你不相信我判我输了,我是对的、你是错的所以我要告你;
告到县里县长跑了你一定理亏,所以我要去市里继续告;
市长不理会反倒认为我是错的,把我关进小黑屋于是我要进京上访;
……
一系列的连环事件,竟让我们愈发开始相信,李雪莲是真的有天大的冤屈在,让我们相信各级官员的推脱不作为,甚至让我们开始佩服她,或许在想:如果某一天我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也要像她这样奋力反击。
为什么会有如此相近的想法,会一边倒地从李雪莲理亏,认为她本就应该理直气壮地呢?
答案很简单:这部电影是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而李雪莲也在我们身边。
她不是潘金莲,但她是李雪莲啊!
除了李雪莲,我们生活中所遇的还有王雪莲,张雪莲,刘雪莲,她们为了一直以来的“计划生育”也是在和法律周旋着,为了分房、分车,也在用结婚和离婚做着交易,为了能够看起来不那么容易被欺负,一次次暗暗地抗争着。
当这种偷偷摸摸的反抗得不到声张,当越来越多的人被叫去“喝茶”,当真相被删除或者被屏蔽,一层层的隐瞒和推脱开始变味儿,开始更让人觉得:我们并没有错。
可实际上,这里面哪有什么对错可言,社会如此,制度如此,我们都在这水深火热的泥淖之中,没有人可以幸免。
李雪莲不过是将自己的故事拎出来,照亮整个悲惨社会,再让更多的人也拎出来自己的故事,照亮自己罢了。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李雪莲告了十年,最终决定不告了的原因吧,她并非觉得自己斗得过斗不过这一层层的官员,而是她真的看清了众生百态,看透了世态炎凉,她是斗不过这世道了。
最后她一次上访回来,她想到上吊自杀,是“活着没劲”。
而打消她念头的,是果商的私利,不想让自己的果园受损,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却是让她去对面的果园寻死。
不单是各级官员们人人自保,世间众人也是如此的功利且现实吶。
都说不要苟且偷生,可活在当下,又有谁不在苟且?显然此时她已经可以笑对人生了吧。若是如此较真地活下去,那这个世界是真的好不起来了。
所以到头来,她是接受了这个现实无奈的世道,留下来的却是我们的无尽争论和话题。
而这个世界,正如这部电影的荧幕一样,是方正的,也是圆滑的。
冯小刚也是,他的电影也是,我们也是,我们的故事我们的人生也是。
都说这个时代,有人折腾,有人闪躲,冯小刚穿墙而过。从这个角度而言,或许我们学冯导那样,兴许也会可爱很多。
所以,他和王家的恩怨是非,他和思聪爱怎么掐怎么掐,关我们什么事儿啊。
新书《你所羡慕的一切,都是有备而来》已上市
当当网购买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24044218.html
老丑@老丑
85后作家,摄影师,知名自媒体人;新书《你所羡慕的一切,都是有备而来》全网热销中。他是写诗的戏子,说书的旅人。他是犹如你我一般被生活欺负过,又能成功逆袭走出困境的同龄人。微信公众号:老丑( weixinlaochou )
内容简介:如今的隐忍,是为了将来游刃有余的改变。鸟儿的安全感,不是它有枝可栖,而是它知道就算树枝断裂,仍能飞翔。
在这繁华喧嚣的世界,唯有认真努力,方能穿越迷茫、不断成长。你所羡慕的一切,都是有备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