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长一句话让他觉得受辱,他辞职后回来杀了厂长,这是对这个案件本身最好的概括。
这是个惨案,及其暴力,行凶者先棒打再刀袭,杀人后自己报警。但背后的真相,或许更令人揪心。
2010年2月26日,正月十三。下午5时30分,广州市萝岗区镇龙镇金龙工业园长岭排内的乐丞朗化工厂下班了。饭后,白守川4人打算像往常一样出厂散步。刚走出厂门两三丈远,白守川的腰部突然被铁棍袭击。随后等陈娟四人转身,一个年轻男子手握半米多长的铁棍冲了过来,来者正是3天前刚从厂里辞职的李宗熙……
随后,棒打,刀刺,人死,报警,结案。这就是这场案件,和其他案件大同;但唯一不同的却是,这场血案因为一句话。
“有的普工学历高,就自以为有什么本事,你一个大学生还不是一个普通生产工。我虽然没上大学,还不是年薪几十万!”这是厂长白守川在开会时上说的一句话。
李宗熙杀人了,源于这句话,我们可以为他抱不平;但我想,白厂长没有错,他说了句真话。我们为他感到有些惋惜甚至遗憾的原因,我想,不该是因为这句话,而是透过这句话我们看到的80后一批大学生毕业后的生存状态。而白厂长错就错在,他说了句真话,说了句让人听了会心痛的真话。
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的社会,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的大学生,还有,地上斑驳的血迹也同样赤裸裸。
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也成为大学生最苦恼的事情。一些大学生成了“啃老族”,在家无事或者继续深造;一些大学生选择留在大城市“蜗居”,当一名小小的蚁族……
80后,大学生,这两个看似重叠的人群面临的生存压力委实让人感到无奈,但社会既然如此,政策也在努力改进,为何有些人可以独立地生存可以更好地活着?但有些人却是不停地抱怨,甚至最后像李宗熙那样因为听不了刺激而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我想,这和有些媒体整日的报道不无关系。这年头媒体有个习惯,不管怎样,只要大家关注,事件可以抢眼,他们统统报道;所以,那些看起来苦的、悲情的,自然符合受众的胃口,所以他们统统予以大量关注。
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这样的关注只会使这些大学生更加地萎靡不振,自怨自艾,为自己的生存找更多的理由和借口,而并不能起到什么正面的实质性的帮助。媒体要做的,该是正确的引导,真正地让这些大学毕业生知道自己今后未来的路怎么走,知道自己如何正确的选择生存的道路,渐渐地引导他们如何走出困境,走出惨淡,走向胜利。
想说下大学生,既然你选择了到大城市去“蜗居”,那么你自己心中该有个数,自己应该规划自己的未来,你应该想到高生活成本和高竞争压力就是你应该去面对的也必须接受的问题。对于一无所有的“白手起家”的大学生,你选择的只有以最低的生活成本来维持现状进而谋求发展,这是最现实不过的了,既然你选择了这种方式,你就要接受残酷的现状。
同样,你可以选择小城市甚至城镇、农村,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少了压力,一样可以成就一番作为,最后同样可以杀回北京,上海一些曾经伤害过你的地方,真的没必要从一开始就选择一个既冷漠有陌生的大城市,经不起挫折,经不起现实,做出傻事没人心疼,自己的苦楚自己知。
想起了汪国真的《热爱生命》里面的一句话,想来,用在这里最恰当不过:“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记住,这个社会不相信眼泪。希望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少流一些眼泪,多流一些汗;“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2010年03月19日
老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