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寒假是否回家,我给大家的建议是:能回家的尽量都回去。免得当你渐渐老去的时候,悔恨自己当年的“任性”,倒不如趁着现在多回家陪陪父母。

留校大学生在一起欢度新年
假期过去已经有半个多月了,但各个大学校园却似乎仍然没有冷清下来,宿舍楼里的学生也是来来往往,不说和之前一样,至少和周末的时候没太大差别。
寒假来临,本该是在外的大学生回家过年,探亲访友,同学聚会的好时间,一学期的学习生活结束,也该是回家好好休息的时候了,但是为何有的学生却久久不愿离校呢?春运紧张还是家庭困难?
其实,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基本上大一大二的学生,因为刚进大学,还没有完全走过“心理断乳期”,对家庭的依恋感较强,一学期的大学生活说什么都有些不适应,吃穿住行都离开了父母的供给,每个人多少都会有些抱怨或者心里话想要和父母倾诉,复杂的人际关系怎么也没有高中初中显得单纯……各种原因,我想其中任何一个都会让他们一放假就归会心似箭地往家里赶。甚至放假前的几个星期甚至1个月,他们就会开始计划着假期的安排,准备回家的“装备”,做好“抢票”的打算。
由此说来,内心对家的渴望程度,是决定于他们是否回家的主要因素。
相对而言,随着年级增高,高年级的学生,独立人格得到发展,对大学生活的环境也变得逐步熟悉,因此对家庭的依恋感会逐渐减少,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一些独特的想法,正如大人们所说,心都变得“野”了,所以回家对他们而言,吸引力就变得越来越小了。有考研或者出国计划的,担心回家会受到亲人的打扰,所以会觉得学校的学习氛围更让他们安心;有实习任务的,假期也只有那么几天,回去也呆不了几天就要回校,所以回不回去就显得没有太大必要了;有男(女)朋友的,会考虑去配偶的家里拜访老人,或者干脆一起出去旅游;剩下一些无事可做的,觉得父母还爱对自己管这管那的,不回家反而给自己一些自由的空间;剩下的原因或许是为了逃避家里给自己的压力,因为每次探亲都难免会提及出国、考研、工作……
虽说孩子们的想法不一,但是对于家长而言,他们却只有一种想法:孩子,快回家过年吧!北方的家里头留了一些酸菜给孩子包饺子,南方的家里也留了年糕给孩子解馋;家里的对联还等着孩子回来一起来买,家里头到底买多少鞭炮还取决于孩子……总之,父母们有着说不尽的期待和盼望!
其实,我给大家的建议是:能回家的尽量都回去。毕竟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都会因为对另一个家庭的向往,有了家庭后的负担和责任而对现在的家庭渐渐忽视甚至脱离,别说对父母的关爱,就连回家的时间也更是少之又少;而父母也会变老的,老人都会变得孤独,都会对子女有着不解的情愫,但心想孩子始终是要有自己的事业、爱情和家庭的,所以他们的内心虽然充满着期望却又平添几分无奈。
能回去过年的,尽量都会去吧!免得你们老的时候哀声叹气,悔恨自己当年的“任性”,倒不如趁着现在多回家陪陪父母。
2010年02月01日
老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