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校园里面,有这样一种东西,有它亦可无它亦可;但有的人却会把它当成一种提高社会地位的利器,千方百计地要去挨去碰。这就是所谓的学生会。

刚刚走入大学的你们,还记得当初刚刚走进大学的时候么?有些单纯有些迷蒙。接着,在大学生活了半年,就开始变得从不谙世事到睿智地洞悉,从不懂得交流变得“官腔”十足……
是什么让你们变得这样?甚至变成这样之后,再听到下一界新生的质疑的时候,居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是什么加速了你们的大学生活“腐败”?甚至变得没有酒肉办不成事情,没有美女搞不成活动。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思考,有没有反思,无论如何,千万别把这当成是一种好风气而且还不自知。
究其原因,你们身上的这些恶习是和“学生会”的环境影响脱不开关系的。每年“学生会”招干之初,都是有利于学生的兴趣培养和素质发展的,而学生会的初衷也是如此——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这无可厚非,我们也必须给予支持和肯定。不过进去了不久,你就会发现各种让人难以接受的所谓“正当公务”屡屡发生。
学生会办公室里的电脑,往往都不是用来办公,而是学生会的“领导们”用来“斗地主”、“偷菜”的;办公室的电话不单单是为了联系事务,而是领导们专门用来和男(女)朋友联络感情的工具。
学生会的每个部门似乎都有着同样的“潜规则”,某个部门常常是某个特定院系的天下,比如体育部经常化学院的学生成群,而文艺部却物理系聚堆,这样的现象似乎成了一个定理,一个方程式:因为谁都希望自己的“手下”是自己的熟知的“亲信”,自己的“亲信”当官,也更好被提拔被重用,于是,部门的领导们都会去有选择地把自己院系的师弟师妹们招为“亲信”,接着,一批一批地选择,就成了大家所看到的现象。
学生会,永远都是美女的力度要比丑女大,女生的力度要比男生大,帅哥的力度要比丑男大。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还是我们过早地同社会接轨,开始学会了戴着变色的眼镜去看这个世界?
学生会为“百姓”做的活动真是不少,但是为自己做的也是足够多。各样活动之前的“动员宴”,之后的“庆功宴”,老领导走了筹备“欢送宴”,新人来了举行“迎新宴”……“吃苦在前,享乐也在前”,苦没有吃多少,乐倒是享了不少,于是,学生会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变得愈发地“腐败”。
中国科大,一直都是学风纯正的典型,但也会有以上那样大家不想看到的现象出现,其他学校的学生会与之相比,情况也该大同罢,似乎有些甚至会因为某些丑闻被公开拿来批判。虽说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的一个过渡,但是为什么大学校园里让学生们接触学习到的却是社会上不良的一面,世故的一面,“腐败”的一面?难不成我们希望看到国家的栋梁进入社会之后,没有经过“培养”就直接变得“腐败”不堪了吗?难不成我们的大学在高中的应试教育之后,传授学生的所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就是这般模样吗?……
我想,除了学校的管理问题,学生自己也该自我反思一番了吧?或许在你为了讨好别人拉拢关系而劳累不堪的时候,倒不如一点一滴做事,塌塌实实做人,真正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岂不是更踏实更安稳?你说呢?
2010年01月25日
老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