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20日晚上,因伤退赛398天的中国飞人刘翔在上海黄金大奖赛上,非常完美地复出。他在后几个栏的强力追赶差点再次让美国名将特拉梅尔成为亚军,13秒15,刘翔交出了一份令现场数万名观众,以及全国的刘翔迷满意的答卷……
13个月的时间,一年零33天后的今天,他终于在家乡上海的田径国际大奖赛复出,给了体育场的八万人和关注他的13亿中国人一个答案——13.15。
从他北京奥运会退赛之后,在13个月中治伤养伤,度过了不平静的13个月,难熬的400天。在最近一次队内测试比赛中,刘翔跑出13秒70的成绩。但本次上海田径赛是刘翔一年多以来的首次正式比赛,或许寻找比赛感觉远比跑出一个冠军来得重要……
虽然这次只是亚军,但对于他对于大家,已经是一个飞越;或许在他的眼里,12.88成为了他的新的目标;因为他要超越自己,超越这个数字。
赢在心态上,重新找回自我
13.15,这个数字或许并不像大家所想的,也并不像之前媒体预测的13.40——13.60那样,也不是教练孙海平给刘翔制定的目标成绩是13秒50,而是13.15。这意味着什么?刘翔以一个更好的姿态给大家,之前的刘翔又回来了。
或许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大家给他的压力到底有多大?媒体,观众,粉丝们对他的期望到底有多高?而他所能承受的有真的能有多少呢?在他的心中,或许心态和他的实力都是那么重要。甚至心态是他的关键。毕竟今晚对于刘翔来说,顺利地按照计划完赛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胜利,那已经是真正的战胜了自己;而对于观众来讲,总是希望他们心中的“神”在不断地超越目标,超越他的本身。所以,超越自己和赢得比赛,哪一个更为重要?这是刘翔自己考虑的,而他真的做到了。比赛前的搞怪减轻压力,比赛后的从容淡定。他真的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起跑虽第四,他并没有落后
我们知道,起跑阶段蹬踏力,加上起跑器的作用力,跟腱可能承受相当于体重10倍的重力,远远超过栏间跑跟腱所受到的冲击力。而对于刘翔“后发制人”的选手,起跑快些意味着什么,或许再快些,就可以超越一切。
赛后我们看技术统计,他和特拉梅特的起跑反应也都是0.159,刘翔的起跑反应非常不错,居然和他的老对手特拉梅特同样。可见,他已经很在状态了。
刘翔,虽然没有赢在起跑,但是他并没有落后,对于他,已经是胜利了。
后劲的优势,他赢得了自我
毕竟前三个栏是刘翔的弱项,再加上13个月没有比赛,出发后他就被特拉梅尔甩在了身后,但是,从镜头上我们明显能够看出,从第4个栏架开始,刘翔就已经找回了自己的攻栏节奏,第7个栏架过后就逼近了特拉梅尔。进入冲刺阶段,刘翔展现了超强的爆发力,几乎与特拉梅尔同时冲过终点线。刘翔也赢在了属于自己节奏的比赛里面,没有在自己的战场上输掉自己。
跑到终点的刘翔拍着胸脯,仰天而笑,随后他躺到了跑道上。但是现场显示,刘翔和特拉梅尔的成绩都是13秒15,但是在最后经过经过照片判断,特拉梅尔获得了冠军。不过这对于刘翔来说,已经是一场胜利了,无论如何,虽然他没有赢得比赛,没有超过对手,但是他超越了自己,赢在了自己。
现在的状态,看到他的未来
我们看见,这就是现在的飞人刘翔,这就是现在他的状态,每一个环节的胜利。
110米栏属于短跨项目,18岁到28岁是跨栏选手运动生涯的上升期。26岁的年龄可能接近运动成绩的巅峰。四届世锦赛冠军阿兰·约翰逊、“世纪栏王”科林·杰克逊,在刘翔现在的年龄成绩都十分了得,他们的运动生命甚至在30多岁还大放异彩。
刘翔虽然是奥运冠军,又打破过世界纪录,从运动生理学来说,他的“好时光”应该没有过去,但是他身上的伤还是让大家为此质疑;而今晚,刘翔的实力却证明了自己,他已经在逐步找回比赛的感觉。
对于他,现在已经找到了自我,重新又要回到了另一个起点,另一个巅峰。
对于他,或许重回巅峰比夺冠要重要的多,因为我们更要将眼光看远,刘翔要把眼光看远,毕竟我们的目标都是自我,我们想要看到的,还远不止13.15,而是比12.88更小的数字,比上一次记录更快的速度。
从此,或许就在不远的时间,我们就会看到,一个跨栏飞人——刘翔的世界,从经历沧桑又开始变得重新疯狂……
2009年9月20日
老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