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易中天不是易建联,岂能让汝等愚弄了去?

(2009-07-25 00:01:06)
标签:

老丑

丑小鸭de后现代

非常网络

易中天

易建联

分类: 杂谈·杂说

 

建议您看文章之前,请看看我的“答读者问”==>《晚辈再替“易老”呻吟几声》;我不希望您和他们一样,缺少尊重,不看我的文章就妄下结论;当然更不希望您也和他们一样,没有水准,问我那么多低级和白痴的问题。

                                                             ——老丑

 

     前晚,易中天易老做客北京卫视《非常网络》,面对主持人的“愚蠢”提问,他不仅拒绝回答问题,而且讥讽主持人为什么就是不明白自己的意思。两位主持人几度被噎到无语,现场气氛僵到极点。
    于是易老侃侃而谈的学者形象,遭到了很多看过“品三国”的观众的一致“好评”。于是,很多人在网上留言,认为易老缺少一个学者应有的修养和风度,太过偏执狭隘、狂妄自大了。各个媒体也是备好了干柴,架起了油锅,准备“火烧易老”;而事实证明,确实在网络这把火下,似乎反对的呼声要远远大过赞同。
    听到的消息处处是易老的不是,处处是易老的强势,主持人在流泪,电视台在自责……狂砸与噎泪,自负与自责,两相对比,易老马上限于不利的境地。
    其实,我确实是为易老捏了一把汗,但是一想,要是这把汗能够浇浇这场火的话,哪怕是起来一点点的小烟儿,那么我将就会多么的欣慰。
    我不想说易老的不是,因为在我看来他几乎是没错的,更是和他其他的品行或者学问无关;但是我也不能说他的高明,因为“这一砸”除了体现他的较劲儿和反应快外,也体现不出什么了;那么我就只能反其道而行,评评这“蹩脚”的主持了,这也正是我想要说的。
   
    首先,我们倒要看看什么是导火索。到底是什么问题使易老失去往日的儒雅?
    其实导火索是主持人问易中天,有没有想到《品三国》图书如此火爆?易中天作答“不要以为什么事儿都是策划的,媒体很弱智,总喜欢问动机”;在被问到“与余秋雨的网络战是不是为了保持名人热度”时,易中天干脆说,“我拒绝回答愚蠢的问题。”他还多次以讥讽的口吻问主持人,还要继续愚蠢下去吗?质问主持人怎么就是不明白自己的意思等等。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有些按耐不住了,老丑是真的有必要说说国内的一些电视节目了。现在,不知道是什么“风气”,莫非那年的“超女快男风”?总之已经使国内的电视节目完全沦落为“吸引眼球”,“提高收视率”的“档次”上来了。不仅仅是节目内容生搬硬套,粗制滥造,俗不堪言;就连主持人的水平也是“惨不忍睹”的。他们似乎不太针对嘉宾,而是采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战术,于是,采访易建联和采访易中天便混为一谈,拿文化名人等同娱乐明星同等对待,不管你嘉宾是谁,也不管你涉及什么领域,反正我的问题都是一个版块,一套模板,就像是“批量生产”的商品一样廉价,毫无专业素养和技术含量。
    那么这次被易老砸,不仅仅是对两位主持人的一种所谓的“羞辱”,更是给他们敲响了一个警钟。我想不单单也不应该只是针对他们俩,而是面向了整个国内的电视节目和节目主持人。

    这次“被砸”,究其根本,是这两位主持人对文化名人缺乏了解和研究造成的,提的问题要么大而化之,点不到穴位;要么趣味不高,想挖娱乐猛料;要么善意不够,刁钻古怪,让人无法作答。我想,要不是面对镜头,易老早就怒了,甚至早就摔话筒就走掉了。
    易老,就算除掉那些虚名,但不管怎么说,人家也是教授,你问人家有没有想到《品三国》会不会火爆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么问,易老自然不高兴。作为一个从事文学历史研究的人,他难道不想将自己的成果得到更多的人的肯定吗?起初是并没有带着很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但是这样一来,反而是将这顶“帽子”强行地扣在了易老的头上,他能不生气吗?行,没想到,那么看来你是没那实力,是和炒作或者运气是有一定关系喽;想到了,看来你早就已经为此策划了,说是学者,也一致向“钱”啊。两面堵,易老怎么能不生气?我不想别人问我动机,其实不光是易老,别人也是吧?!只是不敢说罢了。
    更加可笑亦可悲的是,如果说这第一个问题让易中天老师不开心了,那么第二个问题又何必问呢?明知道火已经着了,还故意往上浇油,不是自讨没趣是什么?看来,要么证明了主持人不够机智,不懂得什么时候该提什么问题的火候;要么就是说明他们的心理素质欠佳,受到这么一点点的挫折,便乱了阵脚,于是只能按套路“出牌”了;还有就是机构的“官僚”制度太严重了,否则,正如主持人说的——“玩不成领导的任务”。


    下面,我倒要批批这些没看节目,妄加揣测的网友了。有些声音,一传十,十传百,便变了调子,于是易老便最终成为了“偏执狭隘、狂妄自大”的人,真不知道这是为何?再过分也不能把这个沉重的“脚镣”也给易老扣上吧?更想不到这个和易老的文化水平甚至道德是怎么挂上钩的。

    看来,有些网民也该充充电了。是,你们不需要太“专业”,但是至少应该知道,你们的观点多少也决定了其他受众对待一件事物的态度。而我想,这种决定性该会随着互联网的强大而变得越来越大,于是很多东西,你们的观点评论是举足轻重的了,那么你们是不是也该学着“专业”些了呢?


   易老发火,究竟谁该脸红?噎喉泪眼,某些主持人委屈过后,是不是该不该去补补课了?
    国内的电视节目是否也该增加一些含金量?而不是靠名人来增加收视率,拿猛料增加惊爆率。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丝毫不念及别人的难处,那么国内这些媒体是否该考虑多一些人文的关怀了?
    别拿文化名人等同娱乐明星同等对待;汝等当真这么做了,那么易老发火,偶然其实更是必然。
   

    这火,该发,而且是大有必要发的!易中天不是易建联,岂能让汝等愚弄了去?

 

 

 

2009年7月2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