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道理,可以自己亲自悟出来,也可以听别人说出来自己去体会,还有就是完全听别人说之后将它记在脑里;虽说道理相同,但是这三种途径所达到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收获的也是不一样。
——老丑
刚到家一些天,电话就一个劲地催我,有的是父亲的旧交,有的是学校的老师领导,说让我给孩子们讲讲有关高考复读的一些经历。
至于讲经历,我自然是不能说“坏话”了;但是说实话,我是不乐意讲假话的。那么我就只能够“好话”尽量讲全部,“假话”全不讲了。
其实对于复读,我早就已经说过,我是“被逼”的。
06年的那个夏天,对于每个人来讲,天气都是不同的:对于考上北大清华的考生,那个夏天充满阳光;而对于我,高考的考前10分钟,我和父亲就发生了车祸,还好,我身体上无恙,但是父亲的受伤也使我注定与北大无缘----那个夏天,阴沉得很。
回顾那些日子,真的很想逃避。该不该屈服于命运的驱使?开始的时候,我是还在犹豫的。但是后来,看见父亲带伤后的面孔,母亲坚定的目光,我想我找到答案了。但是对于高考,毕竟在我心灵上留下了阴影:语文作文没有答完,理综全部答完离考试结束还有一个半小时,数学后面的四道大题几乎没有答,英语听力的时候,耳朵“聋了”,完全听不清----618分,对于我,这是怎样的一次高考?
但是可笑的是,这些都是在我考试大约一周之后才想起来的;考后,我一点感觉没有,似乎失忆了一样,还恍惚觉得我一定考得很好。开始也骗了学校,学校给我“保守估计”的是685分,结果还没有出成绩就接受了几次采访;后来,接受的采访更多了,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焦点----为何一个“状元考生”高考考场如此失利?
真的第一次感觉到无颜面对父母,第一次如此害怕外界的议论,第一次学会了强颜欢笑。如果说复读最大的收获,也就是心态变好,承受挫折经受打击的能力变强。再后来,不敢面对的总该去面对,不敢去做的事情也要咬着牙去做,不想选择的也最终做出了选择,于是,我就这样复读了。其实,不是我一个人复读,而是想是平时看到的选秀节目一样,带着我的“亲友团”一起。父亲,母亲和妹妹,他们让我再一次感动,再一次感受到来了爱的伟大,支持的力量和鼓励的价值。
7月末,在其他同学离家求学的时候,我又回到从前的地方----一间挤满高三复习生的教室。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自然有些不太自然,担心,恐慌,伤感,无奈。但意外的是,这间教室里不像以往高三复习那样的压抑,这群“孩子”似乎就不知道愁滋味,压抑的课堂也能够调侃上几个“回合”,似乎老师们也能够被带动,也就跟着一起玩笑。他们对于我,就像是个大哥哥,整天在你身边“烦着”你;也似乎像是他们的小弟弟,因为心灵上的伤口需要他们特制的创口贴。总之,复读没有让我堕落,他们是“功不可没”的。到现在,我和他们的感情,反而要比我和原来相处三年的同学要亲得多。
除了收获了亲情和友情,我想我也懂得了一个大而简单的道理:也许,你无法决定你的未来,但是你却可以选择你的未来。之前一路走来,但是对于未来,我仍然不得而知,谁也无法预料;即使今后仍然一路优秀,对于未来,依然没有任何保障,我想只是多一些可能罢了。我想这是我复读之后收获的另一个财富吧。
2009年7月19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