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丑时评:余大师,您能选择的路不多了

(2009-06-13 22:46:24)
标签:

老丑

丑小鸭de后现代

余秋雨

捐款门

杂谈

分类: 杂谈·杂说

老丑时评:余大师,您能选择的路不多了

 

资料:
   1.《北京文学》编辑萧夏林在博客中以长文《余秋雨20万假捐款“真相调查”》“揭发”余秋雨向四川灾区捐款20万为“假捐款”之后,引发各界热议。昨日余秋雨托99读书人公司向记者发来一份声明,表示余秋雨的20万捐款将用于都江堰三所新建学校的图书馆建设,预计今年9月建成,届时欢迎大家去参观。而质疑者萧夏林昨日表示,余秋雨的声明仍是虚晃一枪,没有正面回答他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更证明他确实是假捐了。”
   2.日前在网上被指为地震灾区捐款的20万元是“假捐款”,他日前在博客上撰文,称有四个“咬余专业户”一向浪费精力对其进行造谣,而有关捐款的事情也是此四人所为,并暗示自己可能要对他们进行“揭露”。而余秋雨的助手金克林昨天表示,接受捐赠的单位将于下周发表声明澄清此事。(6月7日《北京晨报》)
   3.著名学者余秋雨这几天又陷入了麻烦,遭遇网上一篇博文的炮轰,而博文的作者是曾经与余秋雨打过名誉官司的“老冤家”萧夏林。这篇名为《余秋雨20万假捐款“真相调查”》的文章被国内多家博客网站和论坛转载,作者认为余秋雨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捐款属“虚拟虚构捐款”。(《钱江晚报》)

  

    按照现代人的说法,我算作是一个“雨丝”吧,从小看着他的文章长大的,所以对他很是尊敬。余大师,不是寻常的“个人”,更不是籍籍无名的普通民众,他是一个“大爱至善”的道德名人,也是社会影响力极大的公众人物。但是如今,我真的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了。但是我还是喜欢用“您”来称呼,表示一种尊重,也说明自己的意图,并不是声讨。
   首先,我有必要说明一下,我并没有批评的意思,并不是因为自己没有余大师的名气或者资历,就不敢去批评。我觉得这和名气声望并无太大的关系,而是上升到了法律和道德的层面,在这个上面,是人人平等的,所以,要是去批评,我是很有权利的。但是我现在不去那么做,是因为事情虽然的真相都一目了然了,但是我真的想听听余大师的亲口所说;再者我不想去因为某件事情就判某个人死刑,把他的之前的成绩都掩埋,这点对于我来说很重要,因为我觉得,我不去批评,是我应该具有这种宽容;还有一点顾虑,就是怕广大的“雨丝”们对我的谩骂和骚扰,对此我真的无能为力。
   那么有人会问,你在这说什么呢?我想说,我只是客观地发表下自己的看法,没有绝对,但是尽量客观。
   如果正如《北京文学》编辑萧夏林日前在博客中发文中所说,我认为余大师是不是有必要正面回应质疑啊?毕竟您已经戴上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授于的“大师”帽子了,那么既然戴上这顶帽子或是光环,那么就该表现出大师应有的风范啊!不知道大师的风范该是什么样,但至少应该给读者或者群众一个正确的引导吧。那么只针对此事,您应该给大家一个正面的坦诚的交代才行。可是呢?面对质疑,余大师您为什么却总是转移视线,总是那么“大度”,没有正面回应,只是用“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如是而已”回应公众质疑?这就是大师的风范?这种境界未免也太高尚了吧?我就真的不信,您就能把这件事情永远地深藏心里知道死去?如果你真的问心无愧,如果您真的不怕“世俗”的看法和言论。
   至于您余大师说什么四个“咬余专业户”一向浪费精力对其进行造谣,还说“可能”揭露,余大师答非所问之后,还自言自语的的反问:“要不要系统地写篇文章揭露一下呢?”我看真的不必了吧。您正面回答,用事实告诉公众:萧夏林在造谣,岂不比写文章“揭露谣言”更好。我想,即便那四个“咬余专业户”是无所事事的街头小混混,但这和人多人少,众口铄金,没什么关系吧?我们大家这么说您,写文章“骂您”也是依托的真凭实据。您要是真的有证据,就根本没有必要担心对方人多势众。您放心好了,证据一出,那四个“小混混”一定会绳之以法,那么我们公众也会让您这位大师免遭诬陷的。小人受惩罚,名誉被恢复,两全其美,您为什么不做呢?大师啊!这就是大师啊?!
   余大师表示:下周除了九久读书人会发表声明外,四川接受捐赠的单位将发表声明。余秋雨、九久、受捐单位为何要选在下一周声明,这让我感到莫名其妙。这是干什么呢?非要要选择“良辰吉日”才能够办妥?萧夏林是5月31日在博客中发表《余秋雨20万假捐款“真相调查”》一文的。这时候,要是您余大师真的没有错,真的有证据,完全可以在一两日之内作出回应,受捐单位也可以单独为余大师作证。您想伪造更多的“证据”来弥补自己的谎言吗?那时候就算您直接地拿出捐款凭证,银行转帐凭证,就算是接受捐赠的单位声明,没有证据,公众一样也会质疑,也会很快的查清是不是您余大师再补齐捐款呢,或者背后达成默契呢?那么您要是真的这么做,余大师啊,您真的是无药可救了——没有道德,更没有头脑。
   这样,答非所问和择日而答真的就更加的“反常”,也就让更多的人,包括我在内更加的质疑了。 

   实在让人无法理解,为什么大师总是表现的那么“高尚”和“宽容”。这样看来,您真的已经超出于大师了,似乎像是圣人。那么对此,无论真的还是假的,我都只想说,不要用谎言和欺骗来弥补更多的谎言和欺骗:虽然自己认为已经天衣无缝,就算是现在您真的瞒过去了,总有一天,真相会大白于天下那样只会让您这位大师颜面尽失,甚至身败名裂;就算您真的瞒天过海,大家也真的对您无损秋毫,但是您也瞒不过自己的良心自己的道德,这样的生活,踏实吗?可能最后,会是像巴金大师吧?那么为什么不现在就当巴金呢?当您真的老去,一切都会变得那么的无力,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很难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孤独。
   现在,于法于理于情,余大师都非常有必要出面核实情况,拿出捐助的证据来。如果您老人家要是真的没有证据,我想说,您真的该道歉了,一切还不算晚,如果真的到了没有证据还不道歉的地步,一切都晚了。一代“宗师”的名声,就会彻底毁于一旦。此后无论您“余大师”怎样泪流满面,公众皆视您为“文化的广告”,或是比“煽情的电影”更加不真实。
   大师啊!大师啊?大师啊?!
   ……

 

2009年6月1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