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波:德江扶阳古城之传说
标签:
老爷碾房龙姓寺庙朱凤山古城旅游 |
分类: 古城散文传说 |
朱凤山可能是古城的创建人
朱家在此鼎盛时期,应该是朱凤山一世,因为后人传得最多的是朱凤山老爷,如今保留完好、彰显过去科举的帏子就是为朱凤山所立。姑姑的外公也不知道他是什么老爷,只听说男女老幼、人前人后都称他为老爷。根据明末清初时期的称为,老爷是指官老爷而非财、地主老爷,说明这里是官衙。当地人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首哭嫁歌,即大的砍来(指木材)修帏子、小的砍来修碾房,相传就也是为了崇拜朱凤山这个老爷和鞭策后人而自然行成的一种民风。
朱凤山一句换掉了贵州一片官
相传朱老爷有个致密朋友是皇帝的老师,有一次朱凤山进京拜访这个朋友,正赶上皇帝欲请老师吃饭,老师说,有朋友从远方,不能赴宴,皇帝确说,既是你的朋友就带他一起来。在吃饭过程中,皇帝问朱凤山,贵州的官如何?朱凤山回答:“官清利不清”,即贵州的官都是好官,只是利益上不太清白,意思是说贵州的官都是贪官。等朱凤山从京城返回时,贵州的大小官员已经全部换掉。为何在短期内换掉贵州所有官员,对此盛感诧异的人详细追问,才知道是朱凤山的“官清利不清”所为。此事在贵州很快转开,朱凤山的威望日进显赫,“官清利不清”就成了代代相传的口头阐。
虽然田地已经下放到户,但是一提起“利学田”,如今古城及周围的人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是朱凤山老爷向皇帝请旨,从当地寺庙分出来,供当时学子学习开先生报酬用。据说当时佛教盛行、寺庙众多,朝阳山永盛寺(古城边的寺庙,现叫朝阳山庙)又是一座总寺庙,其下有48座分寺庙分布全国各地,很繁盛。有一天,朱凤山到庙上借银子,主持不借,朱凤山说,你不怕本老爷毛病发吗,主持说,老爷毛病发了我有药医,事后朱凤山进京向皇帝禀明一切,皇帝便降旨由朝阳庙划120挑谷子的“利学田”田和一座碾房赞助学堂,“利学田”便由此得名。
城池的荒没
城池的荒没很少有人知道。姑姑回忆说,相传是毁于频繁的战火。
前一篇:赵幼立:福王城——桃花盛开的地方
后一篇:安元奎:千秋古韵扶阳城(解说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