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戴望舒《我的记忆》写作背景

(2011-07-07 15:09:00)
标签:

杂谈

  •              我的记忆   
  戴望舒
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
忠实甚于我最好的友人,

它生存在燃着的烟卷上,

     它生存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

它生存在破旧的粉盒上,

它生存在颓垣的木莓上,

   它生存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

在撕碎的往日的诗稿上,
在压干的花片上,
在凄暗的灯上,

在平静的水上,

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上,

它在到处生存着,

像我在这世界一样。

它是胆小的,

它怕着人们的喧嚣,

但在寂廖时,

它便对我来作密切的拜访。

它的声音是低微的,

但它的话却很长,很长,

很长,很琐碎,而且永远不肯休;

它的话是古旧的,

老讲着同样的故事,

它的音调是和谐的,

老唱着同样的曲子,

有时它还模仿着爱娇的少女的声音,

它的声音是没有气力的,

而且还挟着眼泪,夹着太息。

它的拜访是没有一定的,

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

时常当我已上床,朦胧地想睡了;

或是选一个大清早,

人们会说它没有礼貌,

但是我们是老朋友。

它是琐琐地永远不肯休止的,

除非我凄凄地哭了,

或者沉沉地睡了,

但是我永远不讨厌它,

因为它是忠实于我的。

写作背景:

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在上海震旦大学学习,预备赴法国留学。当时国民革命军尚未进入上海,他和好友杜衡、施蛰存一起参与了一些左派的进步政治活 动,被租界巡捕逮捕,后通过营救而被释放。

但是,政治 革命的危险在诗人心头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诗人打消了投 身时代激流的念头,感到人生的沉重,意识到生活的不可捉摸性。 记忆是一种飘忽不定的思绪,是对过去事物存在的印象, 是一种抽象与具象互见的人类情感。它难以把握,难以书 写,而诗人却以拟人手法和具象化描绘,艺术地再现了它,将其描绘成可亲可感的、富于生命形态的形象。

《我的记忆》被诗人称为“我的杰作”,它标志着诗人诗风的 转变。此前,诗人致力于对新诗音乐美的追求,《雨巷》标志着这种追求达到了高峰。其后,诗人开始了“对诗歌的 他所谓‘音乐的成分’勇敢的反叛”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