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工资的正确算法
(2024-06-16 17:16:18)分类: 资料 |
出勤了22天,为何工资按21.75天算?工资的正确算法,
规制与劳动法
规制与劳动法
原名窗口有只猫。实务研究权力在劳动法运行中的规则与作用,涉猎行政执法、人事劳动争议、社保权益、新业态权益保障、农民工工资等方面。
10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企业薪酬管理难不难?
很多外行觉得So
easy,“不就是发发工资吗?”
然而这里面的“套路”却远不止发工资这么简单。就拿月工资计算来说,别说外行了,就是工作了三五年的HR,也有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
作为HR和企业,保证工资算对了,其实是一件很基本的事情。但很多HR在薪酬实操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些实务问题:这一天天的,工资到底该怎么算呢?
01乱用21.75,是薪酬计算错误的开始工资计算,总是绕不开一个数字——21.75。
这个神奇的数字来源于一个年度中,扣除双休和法定假日,月平均计薪天数就是261÷12月=21.75天。但实际上,每月的实际计薪天数并不是21.75天。21.75仅是一个平均数的概念!
一刀切的用21.75计算工资,出错就在所难免了。
02正算与反算的合理性实际工作中HR有依据出勤天数计算工资的“正算法”,与依据缺勤天数计算的“反算法”之争。但这都是建立在对21.75错误的理解上。
举个案例:
正算法:“工资=月薪÷21.75
×
某员工月薪2175元,按照人社部规定,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即2175÷21.75=100元,这没错对吧?7月份有23个工作日,员工缺勤1天,出勤是22天,则其月工资为2175÷21.75×22=2200元。该月请假一天,工资反而比月薪2175多了25元,这合理吗?
反算法:“工资=月薪一月薪÷21.75×缺勤天数”
有HR说,不能这么算,应当倒扣,即当月可领工资为2175—2175÷21.75×1=2075元。好,那假设当月员工只出勤1天,缺勤22天,按反算法,则2175-2175÷21.75×22=-25元,可是员工月薪才2175元,等于白干了1天,还要倒贴25元。
由于每月实际计薪天数并不一致,有些月份计薪天数可以达到23天,有些月份计薪天数可能只有20天,而人社部的21.75却是一个平均数的概念。这样具体到某一个月,月平均计薪天数和月实际计薪天数产生冲突,但月工资却执行的是统一标准,就出现了看似荒谬的结论。
03正确的算法正算法:工资=月薪÷21.75×月计薪天数×(出勤天数比例)
反算法:工资=月薪-月薪÷21.75x
缺勤天数×(出勤天数比例)
月计薪天数=(月出勤天数 +
法定节假日天数)
出勤天数比例=21.75÷(当月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同样举上面的案例:
案例一:某员工月薪2175元,7月份有23个工作日,员工缺勤1天,出勤是22天,本月月薪多少?
正算法:2175÷21.75×22×(21.75÷23)=2080.4元
反算法:2175—2175÷21.75×1×(21.75÷23)=2080.4元
案例二:某员工月薪2175元,
正算法:2175÷21.75×(20+1)×(21.75÷(21+1))=2076.14元
反算法:2175—2175÷21.75×1×(21.75÷(21+1))=2076.14元
正反算法结果都一致了。
法律法规并不强制要求企业一定按21.75来计算月薪。
最普遍的算法就是用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有员工会来咨询HR算法的公平问题,HR小伙伴们以后可以这样解答:
工资算法是法律规定的一种做法,虽然它有利有弊,但我们应当遵守。有时候每个月工作23天,有时候可能只工作19天,但我们拿到的月薪也是相同,这本身也并不公平,所以公司尽可能已经采用了相对公平的方法,而且对所有人是一致的,希望员工能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