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世界上最大的航空配餐公司

标签:
阿联酋航空配餐公司旅游 |
分类: 飞行日志 |
2月10日 大家知道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空配餐公司是哪一家吗?在美国吗?错!在英国吗?错! 停止卖官司啦,它就是坐落在迪拜的隶属于阿联酋航空集团的阿联酋航空配餐公司。
近些日子来,公司有阶段性的开放对该配餐公司的参观,但是目前只限于对头等舱的乘务员哦,一次放出50个名额,分别在不同的四天里,听说一天内就全部被预定光了,大家为什么对配餐公司如此好奇呢?跟着我一起走进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航空公司配餐的阿联酋航空配餐公司吧。
参观的那天我们用员工证换成参观证,然后经过严格的安检,照相机是不允许带入的,除非是提前预约好的媒体(因此博文中的照片全部为网络截图)。我们在大楼的前台要换上白大褂儿,头上还必须要戴个一次性的发套,必须遮住耳朵,一位光头的同事问说他应该不用戴了吧,答案是同样要戴哦,因为耳朵也可能掉脏东西出来,够严格吧。准备正式进门前,抬头一看,电视屏幕上还有欢迎我们参观的话语呢,每个人的名字都在上面,好温馨啊。准备就绪,让我们开始今天的旅程吧。
当我们出于各种原因坐飞机旅行的时候,当我们从空姐手中接过餐盘然后开始享受美食的时候,几乎没有人会想到它背后的故事吧,每一个干净整洁装好了食物的餐盘至少是几十个人劳动的结晶呢。
阿联酋航空配餐公司目前有员工八千多人,不仅为我们自己的航空公司配餐,同时也为从迪拜国际机场起飞的所有航空公司提供配餐服务,每天提供餐食十几万份,员工工作时间是一年365天不停歇地连轴转。
走进参观大楼,第一部分是个大仓库,全部都是像宜家的那种通天大货架,上面都是按照种类摆放的各种服务用品。继续往前走,有一组人专门在那里拆纸箱子,纸箱子可能是装任何东西的,比如新毛巾啊、餐具啊等等,凡是需要拆箱的东西,空箱子都扔到这里,这组人就不停的拆啊,折啊,然后有专门人再把这些弄扁了的纸箱拉去别的地方处理。继续往前走,是餐车卸载区。配载车把从飞机上卸下来的用过的餐车和所有服务用品都卸载在这里,这些是按照舱位来摆放的,第一区是经济舱,然后是商务舱,最后是头等舱。所有餐车里的脏盘子、脏碗都会被一盘盘拿出来放在传送带上(所以请不要把碎玻璃杯什么的放在餐具上,我们平时都是要经过处理包装并注明有玻璃在袋子里,以免伤到可能会接触到的人),去除残渣剩饭后,传送带会把这些餐具全部送去高温清洗烘干区,据统计,每天大约要清洗各种餐具约二百万个。处理完毕后会有专门人按照不同种类进行分类,然后放在一个大大的方形塑料筐里,每个筐都有电子条形码,在电子传送带上,根据每种餐具大小不同重量也不同,电脑会核算出每筐餐具的数量,然后登记入库,等待下次使用。所有这些步骤都是电子操作,只需要一个人盯着电子设备即可。所有需要回收清洗再处理的用具,基本上可以在十二个小时内再一次用在新的飞机上,要知道这个速度可是相当得快呢。
(商务舱的脏餐盘在传送带上)
(清洗并分类过的餐具在经过称重)
公司给我们安排这样的参观,是为了我们更好的了解不同部门的工作流程,增加彼此间对不同岗位工作的理解,这样才好在工作上更好的配合。这样的参观真的是很必要呢,大家以前有很多的不解和困惑,今天都可以问个清楚。
我们公司起飞前发的经济舱的小毛巾是一次性的,所以您要擦手、擦脚还是擦鼻孔,或是要收在包里带走都随您便;商务舱和头等舱的是要回收再利用的。所有舱位的毛毯都是要回收的,所以您下机的时候请不要带走。亲爱的同事们,所有用过和没用过的毛毯一定要分开装在不同的袋子里,有时候袋子不够用,顺手装在用过袋子里的新毛毯,即使还有独立包装并没有被使用过,也不能再用了,会被一起送去干洗的。干洗毛毯的是另外一家公司,所以每条误放的毛毯浪费的都是金钱。公司常说哪里拿的东西飞机降落前一定要放回原位,很多从飞机卸下的箱箱柜柜都是由不同的部门来处理的,有些是不可以再重复使用的就直接销毁处理了,如果东西乱放,本来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就是因为没有放回该放的位置,就全部被扔掉了,比如说冰块夹子经常被遗忘在冰柜里。还有比如开过的番茄酱瓶因为没有扣紧,把整个一抽屉可以重复使用的食品全部都弄脏了,不得不全部扔掉。每趟飞机卸下来的茶杯、酒杯、餐具等即使是干净的,也全部是要重新高温清洗的。等等这样的小细节,让我们知道了每个部门工作的辛苦。有些乘客“有幸”也许会碰到茶杯有个口红印儿,现在的化妆品太神奇,有些口红持久得高温加热都清洗不掉,以为这样就没事了吗?NONONO,请把它交给乘务员,我们会给公司写报告,公司会根据餐具包装并使用的时间和批次情况查找那天当班的员工,一查一个准儿,如果该人经常被发现有这样工作不认真的疏漏存在,相信公司会做出正确的处罚。
接下来说说食品区,这个可是我们的重头戏了。食品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评价一个航空公司综合服务质量的标准之一。
走进食品区,最先看到的是为机组准备食物的地方,这一组大概有十个人,各自忙活着不同的事情。有些人大概很好奇机组人员在飞机上吃什么?现在就来满足一下你们的好奇心。每趟航班根据飞行时间长短的不同,我们的机组餐会稍稍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分为冷食和热食两大类。冷的里面包括蔬菜条、水果和三明治,热的就是和经济舱的餐食看起来是一样的,里面的内容稍有不同,因为我们需要每天换着样儿吃,乘客偶尔吃一顿,我们可是要经常在飞机上吃,要均衡热量和营养。考虑到这些,很多同事都喜欢在家自己做饭带上飞机吃,这样会更营养些。
食品区看起来更像个手工作坊的流水线,切、炒、烹、炸、炖样样都有。大家知道在万米高空人的味觉会比平时差了百分之三十吗?所以通常航空餐食都会比在地面上是要咸一些。各个部门有条不紊地在干净整洁的工作间里操作着,每个人都是头套、手套和围裙,装备齐全。墙上挂着星期几的颜色标牌,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拿到的餐食上面会有个颜色的小标签。
告诉你个秘密,你一定不知道经济舱的餐食通常是在两周前烹饪好的,经过特别的冷却处理,用一种特别的设备,把煮好的食物从85度高温在四十分钟内冷却到4度,然后低温储存起来,需要安排在哪个航班上,提前调出来按照规定时间解冻,然后送到飞机上,这是一种把食物质量保持在最高,同时又最大程度降低细菌繁殖的方法。我们公司因为每天航班较多,两周的时间已经算是循环很快的啦,一些配餐公司如果食物循环速度较慢,您在飞机上吃的东西很可能是半年前就做好了的呢。经济舱如此,商务舱和头等舱的食物又是如何准备的呢?请放心,绝对没有两周的搁置时间,所有的餐食都是在准备后的最晚十二个小时内送上飞机的。商务舱和头等舱的票价较高,自然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更高,在厨房里是按照不同地域来准备餐食的,比如欧洲区、美洲区、东南亚区等等,大家分组准备不同的食物。同样一份牛排,看起来一样,但是因为洋人喜欢吃半熟的,所以烹饪的时间相对短些,亚洲人相对来说喜欢较熟的食物,所以牛排也会用时常些。小小一块牛排,还有这么大的玄机哦,乘客的感受和反馈永远是推动我们前进的步伐。
这里还有面包和甜品房,所有飞机上用的面包和甜品都是出自这里呢,比如飞机上订的生日和蜜月蛋糕。我们参观的那天,他们刚刚完工一个超级大的蛋糕。厨房里的员工大多是印巴和菲律宾人,大概还有一些越南等等来自亚洲国家的,但是团队的精英可都是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和少数亚洲国家的大厨呢,他们除了对团队的食品质量把关,还要负责研究新的菜单。阿航的菜单是每三个月换一次,每次除了保留经典菜肴,其它的会换新的。一年共有四套餐单,每年四月重新出品全套的新菜单。
在家里或是餐厅吃饭,想必大家都碰到过饭菜里吃出头发等异物的尴尬吧,如果是在飞机上的餐食里发现了头发,基本有以下几种可能。在烹饪的时候掉进去的;在飞机上摆盘或是端到客人面前的过程中掉进去的;客人自己吃饭的时候掉进去的。如果真的倒霉碰到这种情况,首先要给乘客道歉,换一份新的,接下来我们会把样品装在小袋子里拍照并发回相关部门。最强大的是配餐公司的食品实验室可以化验该头发是煮过的还是没煮过的,用以判断是否是在厨房发生的意外事件,还能分辨出是男人还是女人的。如果真的是厨房的失误,根据餐食准备的时间还可以查到是哪个人。太强大了,我被震了。
以上所写的,还只是配餐公司的一小部分写照,他们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每天是很大的。在前线工作的我们顶着所有的光环,可身后还有这么多来自不同部门同事的大力支持。作为乘客的您,是否也对每趟航班背后的故事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当您再次拿过餐盘享用空中美食的时候,是否心中多了一份感激呢?让我们共同感谢在背后默默无闻工作的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