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80-103 伦敦Brick Lane

标签:
bricklane复古二手货伦敦早餐聚会旅游 |
分类: 飞行日志 |
1月24日 昨天早晨才巴黎回,今天下午就要飞伦敦了,这航班排得叫一个紧。昨天要去dubai mall买东西,我放弃了从我家打车三分钟就可以到的出租车,选择坐地铁,这样从地铁走到商场,虽然是走室内通道,但也需要个15-20分钟。身体缺氧极度疲惫,又没有时间去健身房,只好选择了这种锻炼方式。还别说,来回走这一趟,再加上在商场里的暴走,身体原本的疲惫还真就消除了。看来缓解疲劳的方法睡觉只是其中之一,做运动也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的。
没有伦敦航班不叫正常的班表!这个地方飞得多了,我俨然有了一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精神,爱咋地咋地,不就是14个乘客全满嘛,我就当健身房走了一圈。最先上来的是一对老夫妻,其中的夫人胸整得实在够大!这年头流行的就是这个。整过后,还必须穿个低胸的衣服,露出半个球让别人看到,才不枉花了这笔银子。
还好客人都在不同的时间吃饭,不然我又要成了电子游戏里那种忙碌的小人了。只要有一个客人在吃饭,我都不会自己开吃的,我的习惯一定要等客人吃完我才吃。客人吃饭的时候,总是要不停地看水是否满的,酒是否满的吧,这道菜是否要吃完了,什么时候开始上下一道菜,这个时间的掌握很重要呢,不能太紧,要给客人消化的时间,也不能太久,让客人觉得被空乘忽略。如果自己开吃了,自然就没法很好的照顾客人,满嘴都是吃的东西怎么随时准备跟客人讲话嘛,所以我挺受不了有些同事在一边伺候客人吃饭自己一边抽空吃饭的。当然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比如哪位客人吃饭时间拖得较长的,一边看电影一边玩手机,一道菜吃上半个小时的这种,如果时间已经很晚了,我们自然是可以开吃的,这个时候就没必要傻等啦。
(我每天在飞机上必吃的色拉,配料很丰富:各种绿菜叶、黄瓜、西红柿、橄榄、软奶酪、松子,蛋清、蛋黄,再配上好吃的醋汁和橄榄油,就成了一大碗超级诱人、亲手配置的蔬菜色拉大拼盘,我就很幸福地像兔子一样开吃啦)
航班一切都很顺利,就是不小心被小咖啡壶烫了一下。这么多年来也没个啥工伤,干活都算小心的,今天也不全是自己的疏忽,因为同事正好挡着路了,我又不能把很烫的咖啡壶扔在地上,所以就。。。
伦敦酒店的自助早餐变得是越来越有意思啦!一天五个航班,一百多个人住在同一个酒店里,早餐总是要吃的吧,于是大家就在餐厅里相遇了。今天五名中国乘边吃边聊地开展了早餐聚会,聊聊家常、说说八卦。问下微薄叫什么名字,哦,原来是你啊!(这年头我们不提名字啦!)加下微信,人手一部iPhone,边吃边聊边玩手机,实在是太happy啦!这比大家在迪拜聚会要来得容易多了,还省了出门的梳妆打扮,酒店早餐全部素颜就ok啦,太疯狂啦!大家牛到现在很多人有伦敦的交通卡、手机SIM卡,我强烈建议姐姐妹妹在伦敦找个男朋友,这样她们以后就很向往飞伦敦,任劳任怨啦,哈哈!
(第一次住在顶楼,其实一共就五层,原来房间里就多了几个苹果和一束花。谁说红配绿赛狗屁,这不是挺好看的嘛!)
(每次在伦敦酒店的早餐自己配酸奶的时候,我都要随便甩几下勺子,居然每次都成了图,我看出来了我有这方面的潜质!)
早餐过后,大家各自分头活动。我和学妹BL前往伦敦市中心的Brick Lane,她跟学姐我一样,也是个不安份子,飞到哪里总是想着要出去走走,值得表扬!有些人飞了五年,伦敦不知道飞了多少次,居然每次都待在酒店的房间里犯懒,这样太对不起自己和这份工作啦!vivi坚决不要。出行当然是疲惫的,天气又是寒冷的,可是那种精神满足感是没有东西可以替代滴。就比如第二天回程时同事们会互相问昨天是否有出门啊,去了哪里啊?在伦敦因为住在机场附近,天气又寒冷,大多数人都是不出远门的,或者干脆窝在酒店里吃吃喝喝。每次我说去了哪里哪里,经常是他们没去过或者是都没听说过的地方,他们总是瞪大眼睛流露出一份崇拜的表情,那时候的vivi实在是太开心啦!不是为了气他们,真是觉得自己好厉害,每次伦敦都有计划,也都按时完成了,有一天不飞了,不会经常来伦敦了,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再去了,那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天气还是很冷的哦,不过穿着羽绒服还是可以抵挡的。英国人特喜欢穿黑色的衣服,满大街偶尔才看到一个时髦女性穿亮色衣服的,心中顿时觉得灿烂了一下。英国人不知道羽绒服这件事儿吗?他们怎么那么傻,那么冷的天只穿个呢子大衣,难道不冷吗?
今天的目的地是Brick Lane,去那里最近地铁站是Liverpool Street
Station。它座落于伦敦东一区(传说中的印巴区),那里曾经是印度人的天地,所以现在去还可以看到很多的印度饭馆(他们每家窗口上都贴着说他们的咖喱是伦敦最好吃的、最正宗的,我可不是咖喱迷,这事儿跟我没关)。如今那里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伦敦的时尚地域,在街道旁艺术的涂鸦和潮人随处可见,除了周日市场之外(每周日上午9点到下午5点,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可惜今天不是周日,有点小遗憾呢),那里还是时尚人购物的首选,因为有很多非常好的复古时装精品店和不错的酒吧。如果之前你没有来过这个区域,那么也可以一起顺道逛逛另一个必经之路的市场——Old Spitafields
Market,我之前的博客里有介绍过,当时没有做功课,不晓得其实它们离得并不远。
(就是这里啦!)
(这条街的入口有一家FISH &
CHIPS,鼎鼎有名!如果时间来得及一定要试试哦,午餐时间排起了长队。)
(可以堂吃,也可以打包带走。我们不想等座位,于是在寒冷的冬季室外第一次吃起了这东东,味道还不错,鱼肉很嫩,薯条不知道怎么弄的,一点儿都不会硬。8.5英镑一个标准套,如果打包,番茄酱也是要单独付钱的。)
所谓复古,在这里有另外一个代名词就是二手货。大多数店铺里卖的复古的东西都是从市场上搜罗来的旧的东西,经过特定的消毒,再以便宜的价格卖出去,有些捐给了慈善机构,又重新回馈了社会,商家当然多少都是有些赚头啦。但当我走进这样的店铺时,血液立马沸腾(vivi对旧的东西还有收藏品情有独钟),有1英镑一件的衣服,几英镑一个的钱包,十几英镑一双的鞋子和几十英镑一个的背包。。。。。东西年代那叫一个久远,衣服从20年代的到90年代的均有。我爱是爱,但真是挑不出能穿能用的,典型的看热闹型。我怎么也算是个时尚女性吧,这复古风真不是我的范儿。自己的新鞋新衣新包都穿不过来背不过来,怎么会去想用二手的呢,除非是真的非常漂亮。热爱二手复古风的童鞋们一定在鄙视我不识货!千万不要错怪我,我还是很欣赏这种东西的,有种怀旧的韵味,有经历有故事有质量有品位。但是当我看到一副挺美的真皮红色手套时,我试图戴上试试,脑子里却忽然闪过一个念头,曾经戴过这手套的会是什么人呢?她还活着吗?我现在戴的这双手套曾经有那样的一双手也伸在里面,那我们不是在间接握手?想得太多了,我知道自己定会被这些奇怪的想法折磨得不轻,所以决定只看不买。
(Absolute Vintage是这里很有名很齐全也很大的一家店,衣服从20-90年代均有,15 Hanbury
Street)
(Rokit Vintage Clothing也不错,店铺稍小一点。101 Brick
Lane)
(这艺术够抽象!)
(看到“甘地”就知道这里是印度人的区域了吧)
(楼下有新开的复古旧衣服摊位,瞧瞧去!)
当我还在尽情享受着复古的情怀时,当我还沉浸在时常断篇儿的思考中时,学妹在催我了,时间不早了,要赶紧回酒店去了。郁闷,怎么就不能让人尽兴呢。下次争取赶个周末再来看你。回到酒店就迷糊了半个小时不到,就要起床化妆啦,困!头等舱14个座位,居然订了15个人,你们自己争吧!必须有一个人要“牺牲”。结果头等舱和商务舱都是满的,经济舱居然空了不少座位。好几位客人没吃饭,我给您鞠躬了,谢谢您的体谅!有一家印度乘客,态度很好,但是先生依然是有几分挑剔的,自己带了小瓶的威士忌,要兑着必须是冰凉的水一起喝;吃鱼子酱不要放蛋黄;吃主食要特别加青菜;主食旁边要特别准备柠檬;要喝柠檬味的中国茶!这到底是个什么概念?是中国茶泡好后,加入柠檬汁吗??他被“伺候”得服服帖帖的,最后拿出了自己公司产的小瓶香水送给我,我说登机的时候谁喷那么香的香水啊,想熏死人不偿命啊!
另一位坐着轮椅上来的印度老爷爷,摇摇晃晃地走不稳。一身印度特色白袍,脚上穿了双超级打眼的GUCCI皮鞋,这搭配实在是可以!他啥都没吃,就睡过去了,还要把拉门关上。看他虚弱的样子,真怕不小心睡过去了,于是我不停地巡视机舱,谢谢老爷子给面子,健健康康到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