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携手一同做到

(2010-03-21 19:38:26)
标签:

教育

父母

教养

态度

分类: 育儿@教育
对多数人来说,家庭是抚育成长并与社会接触的起点,因此,有许多基础、健康的情感都从家庭开始萌芽。社会没有的安全感,家庭可以给予;社会无法提供的细微关怀,家庭应该尽力照顾。
当更多的家庭开始深信这个影响并蓄积其中的力量时,所谓的社会风气开始成形;这不是由批判探讨或交相指责可以完成的改变,所以我们不只需要有看出问题的眼光,更需要采取改善问题的行动。
 
上个星期,有个朋友说,家里青春期的孩子对她讲话总是非常直接无礼,她每天得非常忍耐才能与孩子沟通,她想知道我对这件事情有什么想法。其实,我常在生活中观察到,并真心想给年轻的父母建议:请一定要从孩子的角度来弄清楚,父母心中的「忍耐」是否已被孩子误解为「允许」?在生活的指导中,我们对于教养的诚恳该不该有新的反省?对于错误的忍耐是正确的爱的表达吗?
 
有一个大学生曾在我的面前与父母大吵一架,虽然她的父母在忍耐与教导之间选择了沉默,而大家也主张不要介入他人的家务事,但我在几秒之间决定要说出心中的想法。我对那个孩子说:“刚刚你对父母说的那段话,不只让人感到难过,你的态度也把我吓了一大跳。我希望你能够了解,这种说话的态度不只不适合亲子之间,连社会中两个不相识的人,也不会以这样的方式来交谈。你能不能听从父母的教导或感谢他们的养育,是另一回事,但是,维持交谈的礼貌是最基本的尊重。”
 
这个社会有一些扭曲的态度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我们多次的默许而造成的,孩子对父母相应不理或讲话态度不礼貌,应该在第一次就彻底纠正;父母不应该以当时心情的好坏来决定处不处理。在教养中,一贯的标准才能使孩子了解父母的行事原则,父母对自己做人的原则有信心,才能得到孩子的敬重,这种原则也是提供安全感最有力的基础。
 
我问那位母亲,她是否曾清楚的让孩子了解自己无法接受这样的说话态度?她惭愧的说:“有,但孩子回答我:‘你以前也是这样对我说话的。’”我劝她,问题既已形成,就不应该逃避;如果我是她,我会跟孩子认错,并重新要求家庭成员,一起努力学习互相尊重的交谈方式。
父母当然应该给孩子好的身教,万一之前有些地方做得不够好,也不要沮丧的认为努力为时已晚;在任何阶段,有反省能力的父母,等于在向孩子展示知过能改的决心与力求进步的态度。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温柔与谅解,对于这样的情绪有美好经验的孩子一旦走出家庭,会比较了解合群的意义,而合群是幸福安全的基础。我认为父母应该要求自己把最好的心情、最温和的语言、最真心的倾听与关怀先给家人,然后要求孩子也要付出同样的尊重与贡献。
 
家庭是一处安全的所在,是我们得到舒适、勇气和信心的地方,它之所以有这样的魔力,是因为在人字为形的屋檐下,我们把和善、体贴、尊重与真诚当成了生活的习惯,我们不因亲密相处而失去礼貌,因为无论大人或孩子都了解规则的重要;这些规则虽然很少,但很公正——那就是我已经做到了,请你也做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