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端午养身术,孩子健康一夏

(2009-05-27 22:56:26)
标签:

端午节

中医

预防

孩子

健康

育儿

分类: 育儿@教育

    今天在工作午休时间接到医生嫂子发来的包裹,里面还有一封信,打开一看是一篇关于端午的文章,并交代要我认真阅读,看到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很深,第一时间就想一定要发到博客里给大家一起分享!我相信看过这文章的家长们都会受益很多!很值得一看   

    中国人过端午节时,大家都会到菜市场购买一捆菖蒲艾草扎,掛在门上,除了避邪纳福外,菖蒲艾草干了后,加以燃烧制烟,在屋中各处绕一回,在古时还能藉此赶走传染疫病。也有许多人们,每逢阴雨潮湿的天气,就点燃「艾条」,在各个房间角落让「艾烟」驻留一下,以净化空间,除霉去湿,预防生病。

    而中医师会以艾灸在特定的穴位来预防传染疾病,如在「后鸡穴」灸之,因為后鸡穴主治各种疟疾、癫痫、传染流行疾病。还有歌诀曰:「后鸡能治诸疟疾,能令癫痫渐渐轻。」

    后鸡穴的位置在微握拳,第五掌指关节后缘,横纹头赤白肉际(约在感情线尾端,手刀中点处),左右各有一穴。所以,我们如能常常以大拇指按压半分钟,连续按压五次以上,每天两、三次,应可加强自己抗病能力。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像流行性感冒、SARS等,也可至中医诊所请中医师艾灸后鸡穴,以确实避免染病上身。

针对夏天最常见的小儿传染病─肠病毒的手足口病,中医的建议与防治如下:

    本病是由柯沙奇A16、肠病毒71型病毒引起流行性传染病,特征是发烧、手脚与口腔发疱疹(皮疹和黏膜疹)。病毒主要存在于患童的疱疹液、咽喉及粪便中,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如飞沫传染、手污染和水源污染等,容易导致流行,常见于四至十月,六到八月达到高峰。

发病年龄多在五岁之内,两岁以下的幼儿尤为多见。患童发病后多有发烧,体温常在三十八℃左右,流涕,流口水,食欲不佳,甚至因为口腔疱疹疼痛而拒绝进食,少数病儿伴有咳嗽或腹泻。

    边缘清楚,圆形或椭圆形或扁平,小如粟米,大如豆粒,有痒感的皮疹,其长轴与皮纹一致,大多呈充血性红斑,或红色丘疹,常出现在手心、指甲周围、手指背面、手肘、足心、足跟边缘、膝盖、臀部等。舌头、口腔及咽部黏膜充血,有不规则分布的小疱疹,破烂后形成溃疡,非常疼痛。

    本病容易併发鹅口疮及皮肤感染,严重者可併发脑炎、心肌炎、酮中毒或瘫痪。一般痊癒后,手足的疱疹会自动吸收掉,臀部、膝盖、腿部的皮疹会结成薄痂,脱落后不会留下痕跡。

中医观点:

   中医学认为此病属「温热挟湿侵入心脾两脏的温病」范畴,因为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且脾主四肢肌肉,故宜清热解毒、凉心利湿。可以生石膏、梔子、黄芩、黄莲、银花、连翘、板蓝根、竹叶来清热解毒,伏苓、薏仁、泽泻来利湿、生地凉血,菊花、荆芥穗、蝉衣透疹外出。

食疗建议

可用来帮助清热解毒,可帮助利湿,用可以帮助凉血,以菊花茶帮助透疹外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