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们的自信培养,我一直格外重视,可是外行的我对于佑佑的这方面培养一直处于事倍功半,佑佑一直比较内向,喜欢安静的做事,遇事总是缺了点自信心。每一次看到独立、自信才刚8岁的侄儿总是很羡慕,嫂子是一个业余却很专业的育儿高手,从没有孩子的时候就为将来的孩子做足了功课,两个孩子从出生就一直用笔记录着孩子的成长!当年的我没结婚,没体会到这个重要性,总觉得孩子给吃给穿、上学读书就行了!等有了儿子才知道很多东西需要学习,我和嫂子相隔千里,只有用电话、电脑交流,一点一滴的学。等到怀上女儿4个多月得知嫂子被单位派到釜山进修半年我立即带着佑佑从加拿大飞回韩国,在韩国不仅有妈妈的照顾还可以跟着嫂子亲身体会嫂子的育儿经验,贝果出生后又带佑佑跟着嫂子到了中国呆了近半年,一直拷贝着嫂子的育儿经到现在,现在的佑佑自信是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很明显跟系统培养的贝果比起来在自信心方面比同龄哥哥强些,主动打招呼,镜头面前也很爱表现,最喜欢和我去玩,。从嫂子那里得知原来培养孩子的自信不是只注重大方面的培养,其实在孩子小时候,大人的很小动作已经触及他们的自信心了!
宝宝自信养成的关键,从解决哭闹问题开始
1.
刚开始学站学步的宝宝,在躺下换尿布时总是不肯乖乖听话,甚至哭闹不休,你知道宝宝这些反应,有着更深层的意义吗?
躺下来换尿布这一个动作,一方面代表对于学步儿的活动暂时性限制,二方面也表示孩子对于照顾者更换尿片时的情境营造、动作举止并不认同,最重要的是第三点,学步儿此时又称第一反叛期,对任何照顾者给予的作为,都要表示反对甚至反抗,藉以突显自己的能力增长以及已经长大的讯息。再者,此一阶段宝宝除了睡觉休息时,不喜欢躺下来的理由,主要是因为活动力大增,整天心思都在游戏上,对于吃喝以及静态活动就显得兴趣缺乏(尤其男宝宝更为明显)。如果宝宝常被强迫躺下,对他可能产生的影响在于更为讨厌躺下来后进行的换尿片行为,因而一次比一次强烈地反抗更强,长期以往对于亲子间的良性互动当然也有负面影响。
2.
宝宝自1岁左右开始学站学走,但你知道宝宝在学会之前,已经跌倒了「300次」才能稳稳站立吗?
宝宝开始学习扶著站立大约在7-8个月大时,扶着站得很稳、并开始学习走路的年龄约在9-10个月大时,而能够放手站立则约在10-15个月大时,扶着走得很稳的年龄约在11-12个月大时,而能够自己走路则约在11-16个月大时。
由临床经验知道学习站立、走路的早晚以及稳定程度与照顾者每天给予练习的时间以及正确的姿势指导有密切的相关,当然也与多给予正面鼓励有关。例如每天两至三次每次固定练习15-20分鐘与随意扶著站者相比,能够自行站立的时间有明显不同;又如扶站时以房间内地板练习与在床上练习者相比,能够自行站立的时间也有明显不同。先天或后天的神经肌肉性疾病会延缓或不能表现出正常的学习站立的一般年龄。研究报告也指出偏低的蛋白质摄取(例如副食中没有加入肉类)可能使动作发展变缓慢,而长时间的营养不良造成身体肌肉不足也将使得动作里程碑无法达成。
总结:
处于学站学步时期的宝宝活动力大增,整天心思都在游戏上,对於吃喝以及静态活动都显得兴趣缺缺(尤其男宝宝更为明显)。如果宝宝常被强迫躺下,可能产生的影响在于更讨厌躺下来后进行的换尿片行为,因而一次比一次反抗更强烈,长期对于亲子间的良性互动当然也有负面影响。
面对这个阶段的宝宝,除了妈妈需要给予更多支持与陪伴,也可以尝试让宝宝换穿可站着穿的裤子,会站时就不要躺着换,不再强迫宝宝躺下,不但妈妈方便,更是帮助宝宝认知发展与自信培养的关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