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书法协会历史上的“三老”:张震泽、沈延毅、冯月庵

标签:
辽大书协张震泽沈延毅冯月庵沚堂 |
分类: 沚堂文辞丛脞 |
辽宁大学书法协会最早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称为辽宁大学书法研究会(亦称之为辽宁大学书法学会),可以说辽宁大学是国内成立书法社团较早的高校之一,而且辽大书法研究会一度是辽海地区书法研究的重镇。2010年7月,经辽宁大学校团委批准,正式更名为辽宁大学书法协会(简称辽大书协),由辽宁省高校书法协会联合会(筹)理事长冯麟先生担任书协主席。
有着新活力、新思想、新理念的新一代辽大书协人以新的发展方式和管理模式,继承老一辈辽大书协人的优良传统,力争将辽大书协往更远方向发展。
辽宁大学书法研究会(辽大书协前称)曾经出现过三位重量级的大家,而这三位亦被称之辽大书法研究会的“元老”,他们分别是张震泽先生(辽大书法学会会长)、沈延毅先生(辽大书法研究会名誉主席)和冯月庵先生(辽大书法研究会名誉主席)。
一、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语言文字学家张震泽教授
张震泽先生(1911—1992),山东长青人,是建国以后辽宁第一位文学教授,名列辽宁大学建校“首批教授”(时全校658名教员,仅13人为教授)之首。
张震泽先生是我国著名学者、国学家和书法家,其知识渊博,遍览群书,举凡文字学、声韵学、训话学、版本学、校勘学、目录学、考古学、器物学,以及古代哲学、书法艺术,无不悉心钻研。著有《孙膑兵法校理》、《张衡诗文集校注》、《扬雄集校注》、《诗经新论》、《许慎年谱》等16部专著。其中《孙膑兵法校理》一书被中华书局收入《新诸子集成》第一集中,成为传世之作,并被美国汉学领军人物Ames
曾兼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发起人之一)、中国《文心雕龙》学会顾问、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顾问、中国韵文学会顾问、辽宁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
先生在书法上的造诣亦颇深,幼承父教,习欧、柳字帖。及长,博览汉晋以降名碑法书,尤喜泰山刻石、《礼器碑》、“二王”墨迹及章草。大学时从丁山、闻宥,受文字器物之学
张震泽先生追悼会上,辽大中文系全体师生敬献挽联一幅:
沈延毅先生(1903—1992),辽宁盖县人,是20世纪书坛的领军人物,是享誉海内外的碑派大师。被誉为“20世纪超一流的书法大师”。生前系辽宁省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华诗词协会顾问、辽宁省书法家协会首任会长、沈阳文史馆馆长等。
有人把沈延毅与沈曾植、沙孟海一起并称为“南北二沈”、“南沙北沈”。
沈延毅先生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上承晋唐北碑,下启现代书法流派,为中国书法传统书学理论与现代审美意识的完美统一,也是将北碑楷书与南帖行书,融化得最为和谐自然的成功典范。虽不能枉然评价沈延毅的书艺是否超过了康有为、赵之谦、沈曾植等清末民初诸家,但与于右任、郭沫若、沙孟海、林散之等近现代名家相比,他是毫不逊色的。
书法大师、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先生以诗评价沈延毅的书法:
白山黑水气葱茏,振古人文大地同。
不使龙门擅伊洛,如今魏法在辽东。
冯月庵(1915-1994),辽宁沈阳人。曾任东北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1933年任哈尔滨光裕学校校长,1955年任教于辽宁省人委机关业余大学,讲授中国古典文学,1963年兼人选沈阳书画研究会理事。兼任辽宁省档案馆馆员,中华诗词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顾问、辽宁省诗词学会顾问、沈阳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等。擅多种书体,尤以楷、草见。所作楷书端严凝重,浑厚质朴;所作草书沉着痛快,纵横自然,气势流畅,自具面貌。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书法展览及在专业报刊发表,被收入《中国书法百家墨迹精华》等多种专集或被博物馆、纪念馆、风景区收藏及被碑刻。工诗词,严于声韵,长于用典。有百余首诗词选辑于《夕阳明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