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吃喝与吃喝违规
(2025-06-18 14:27:05)分类: 天下杂侃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违规吃喝变成了吃喝违规。一线教师竟然也成了违规吃喝的重点打击对象,吃饭只敢两个人一块,超过三个人就算违规,吃完还要AA制。
真正的“大老虎”不去打,偏要打击这群没权没势的“小松鼠”。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莫言《晚熟的人》里的一段话:“人性的丑陋就是在无权、无势,善良的人身上挑毛病,在有权、有势,缺德的人身上找优点。”
一线教师无权无势,哪来的机会违规吃喝?违规往往是针对有权力的人,他们可以借着自己手中的权力来违反已经制定好的规则,从而为自己牟取私利。别人请这些有权力的官老爷们吃喝,也是看上了他们手中的权力,希望能沾一沾权力的光,然后好做一些违规的事。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他们只有遵守规则的命,没有违反规则的份儿,他们甚至有时候连反对的意见都不敢提,或不能提。哪怕遇见了违规的事,他们也不敢举报,怕被那些有权力的领导们拿捏或穿小鞋。
不得不说今天的老师活得很卑微,什么乱七八糟的规定都会算到老师头上。就像前一段时间的反腐,教师也成了反腐的重点对象。我就想问问,到底是一线老师腐败的机率大,还是学校当权者腐败的机率大?是腐败的一线教师多,还是腐败的官老爷们多?
上面的政策是禁止领导们违规吃喝,结果到了下面就变成了禁止老师们吃喝。真是奇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如今的一些地方,老师们结婚办酒席要和单位报备,参与三人以上的聚餐要报备,老师连给自己女儿过生日也要向单位报备。
有老师发问,我跟相亲对象都是体制内的,见了面是不是不能吃饭,只能站在单位门口干唠吗?还有老师建议取消学校的各种微信群,三人以上建群就算违规。工作中也不能搞团团伙伙,建议取消集体备课。老师和学生属于上下级关系,学生是上级,教师是下级,建议取消教师陪餐。
所以我们要搞清楚到底什么是违规吃喝,而不是把一切吃喝都变成违规。违规吃喝是一群有利益关系的人,借着吃喝来行贿受贿,借着吃喝来行使特权,借着吃喝来进行权钱交易。
老师们在一块聚个餐、吃个饭,怎么就算违规吃喝呢?他们在吃喝的时候能够交换什么利益,是做不完的资料,报不完的表格,还是写不完的学习笔记?是道不完的苦水,最近都吃什么药,还是无穷无尽的家长举报?
有老师针对这种奇葩现象评论道:“我连作业都收不上来,他们竟然还防着我收礼。”
整治违规吃喝,我举双手赞成。但从目前的趋势看,存在严重的一刀切现象。部分管理部门将“违规吃喝”扩大为“任何吃喝”,违规吃喝的重点在“违规”而不是“吃喝”,重点要查处的是公款消费、利益输送、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等违规行为,而不是让纪律红线异化为草木皆兵。
特别是针对一线教师群体,要精准区分腐败行为与合理需求,不能将正常的家庭聚餐、朋友聚会都列入违规吃喝要打击的范围,搞得一线教师人人自危。
这种过度监管的行为不仅不利于教师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背离了作风建设的初衷。唯有合理、精准、科学地实施相关政策,在制度刚性中注入人文温度,才能让教师安心执教,清风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