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遭遇“手足口”病(二岁九个月)

(2010-05-24 15:36:06)
标签:

手足口病

分类: 成长点滴

  http://s5/middle/5fe86b94t87521a866cd4&690

 

      先报告一下:萌萌被传染,得了“手足口”病。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上周日晚上,我们去上早教课。上课时,只去了三个孩子。一个是萌萌,一个是月月,另一个是小区里的叫“萱萱”小女孩。第二天早晨,我就接到莜莜妈的电话。她说:“萱萱确诊手足口病了”。我心理就咯蹬一下。我知道最近是手足口病是高发期。而且是有潜伏期的,2--7天。可是,没想到我们却遭遇到了。

 

     这一周里,我每天都在提心吊胆的观察着小萌萌的身体反应和变化。为此,我还上网查了一下预防的一些措施。看网上写着“白菊花、艾叶、霍香各60克,缝成药枕,也是预防的。”我还天天给萌萌用金银花漱嘴。天天从幼儿园回来,还给她喝金银花水。

    可是,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周五晚上,萌萌开始发烧。一夜没怎么睡好,烧到38.7.我给她吃了美林退烧药。周六上午,最高烧到39度。我给她吃了退烧药。这中间,我打电话问了认识的儿童医院的那个主任医生。我把情况跟人家都讲了一遍。他说:“理论上是有这个可能传染的。但是,据儿童医院的调查,城区里的孩子,得这个病的,不到十分之一。说不定是病毒性感染呢!让我先给孩子退烧,喝“健儿清解液”这个抗病毒的药。他问我:孩子有没有起疹子。我说:“暂时没有。”。就这样,周六过去了。周六前半夜,萌萌有点烧。后半夜就退烧了。

    周日一天没有发烧。而且,精神状态非常好。周日下午睡醒觉,我还仔细的看她的嘴里和手,脚。手上开始有一个小红点。我的心开始紧张起来。上网查手足口的图片。发现人家都是起的是水泡一样的。就在心理想,或许不是呢!结果,晚上发现她的脚上也有几个小红点。再拿手电筒照她的嘴里。发现了三个小白点。

 

    当时,我整个人有种崩溃的感觉。真是你越怕什么,就来什么啊。

 

    马上联系了儿童医院那个医生。约好了周一早晨带孩子去瞧瞧。我让萌萌爸跟公司请假了。周一,我们想都没想的就带萌萌开车出去了。结果,上了路才想起来,今天我们家车号限行。都过了一个有监控的红绿灯了。唉!满脑袋想的都是这个可怕的“手足口”病。孩子得病,大人的心都无处放。

 

    我们只好把车开到地铁站旁边。考虑打车去。萌爸说现在是上班高峰时间。打车也得塞在路上。要不坐地铁吧!我们就带她坐地铁了。小萌萌体会不到我们有多么着急的。她高兴极了。第一次坐地铁呢!兴奋的,朝谁都笑。

 

    她在地铁里,让我抱着上下台阶。萌爸抱她,她还不干。累得我,现在打字,胳膊还酸痛呢!

 

    上了地铁,打车到了儿童医院。进去找了人家医生。医生一看就说:“是手足口,但是不严重。过几天就没事了。”接着让我们化验了一下血。开了一些抗病毒的药。有一个叫“利巴韦林”的喷雾剂。我问了医生,他说这个直接喷在嘴里和鼻子里,用于治疗和预防。医生让萌萌在家里呆二周,再去幼儿园。

 

    就这样,我们又打车回到了地铁站,开车回家了。萌萌的精神状态很不错。食欲也没有受到影响。早餐一碗鸡蛋羹,一碗燕麦粥,半片面包。午餐吃了一小碗米饭,冬瓜汤。

 

    写这篇文章时,萌萌刚睡醒觉。我发现她的舌头上还有两个小红点。脚上的红点更明显些了。萌萌没有像网上的那些手足口图片起什么大水泡。医生说严重的手足口病也只有万分之几。唉!这个孩子春天时发了喉炎。进入初夏,又得上了手足口病。上幼儿园后,就没安稳过。

 

    明天,萌萌爸还要出差一周。飞上海和广州。就剩下我们娘俩了!萌萌这个时侯,太不好引导了。总是成心对你对着干。早晨在等待验血结果时,我们带她下楼在外面等待。一没留神,她直接用脚去踏人家浇花而积的水坑里。溅得裤子和袜子都是泥。真是让人头痛啊!

 

    我觉得手足口病最可怕的是有潜伏期。你不知道别的孩子是不是已经传染上了?如果我们不去早教班上课,也就不会让萌萌得上。总之,得上了就得靠孩子的自身的免疫力扛过去,没有什么有效的药可以医治的。

 

    回家后,我马上打电话通知了幼儿园。通知了莜莜妈和月月妈。从现在开始,萌萌又要两周宅在家里啦!她的手足口不严重。而我却满嘴起了水泡、舌头上也溃疡了,嗓子吞咽吐沫都痛呢!孩子有病,大人最受罪了!恨不得自己替她生病啊!

 

 

    以下为萌妈查找的有关“手足口病”的一些资料:

 

  •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

  • 怎样的流行概况?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导。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为CoxA16型和EV71。早期手足口病在欧洲、美洲等较为活跃,日本也是手足口病发病较多的国家之一。20世纪90年代后期,EV 71开始肆虐东亚地区。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首次发现本病,以后包括北京在内的十几个省市均有报导,这期间还有过多次的暴发。据国外观察报告,在人群中,每隔2~3年流行一次。

  • 手足口病好发的年龄?

人对手足口病的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病毒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0:1,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岁以内占发病数85%~9 5%。 

  • 手足口病是怎样传染的?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因此,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还可经口传播。此病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又很复杂,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 什么季节易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春末夏初,发病高峰主要为5-7月,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

  • 一般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等。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病疹在同一患者身上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和皮疹通常在一周内消退。

  •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

潜伏期一般3~7 天。

  • 一般手足口病的病程?

整个病程约7~10天可痊愈。

  • 手足口病又叫“四不像”?

因为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有些人又称它为四不像。而且临床上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口腔溃疡后会感疼痛)。

  • 手足口病毒外界抵抗力和理化特性如何?

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其灭活,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

  • 手足口病的预后如何?

绝大部分尤其是轻型的患儿一般预后良好,无后遗症;极少数患儿得病后会迅速发展为重症或并发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如不及时就诊、抢救治疗会危及生命。

  • 为什么手足口病被国家列为法定报告传染病?

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决定将手足口病列为国家法定报告的丙类传染病。重要性在于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在开展手足口病防治上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工作规范化;体现了党和政府本着以人为本,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度重视。

  • 手足口病可以预防吗?

虽然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但只要养成个人良好卫生习惯,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据悉,中国正在针对EV71型手足口病加紧研发预防疫苗呢!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2、不要喝生水,多喝白开水;不吃生冷食物;

3、家长接触宝宝前、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要认真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4、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清洗、消毒;

5、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以减少被感染机会;

6、注意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

7、注意多进行户外活动,并避免日光曝晒;

8、防止过度疲劳,以免降低机体的抵抗力;

9、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玩具;

10、避免孩子与患儿童亲密接触(如接吻、拥抱、共用餐具等);

11、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掩住口鼻。

  • 宝宝出现发热、皮疹等疑似症状,家长应怎样做?

1、 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根据医生诊断和建议,决定是否留家治疗或住院治疗。

2、 如果诊断为手足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并及时通知孩子所在园校的老师,避免传染给他人和您bb防止再感染其他的疾病

 

每个家长都把孩子像小太阳一样的捧着,现在是非常时期,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健康,不只从饮食上注意,还有孩子的生活用品上一定要注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