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疆第一站是哈密市伊州区,谁知第二天一早,哈密市突然毫无预警地浮尘蔽日,二、三百多米外就看不清街巷,马上决定退房翻越天山改奔巴里坤。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隶属于哈密市,它与哈密市伊州区仅一山之隔,是天山山脉绵延到哈密境内的东天山。巴里坤的北边与蒙古国接壤,因此它也是座边城。
巴里坤历史悠久,古称蒲类国,西汉神爵三年属西域都护府管辖,后为匈奴游牧地,东汉后期属匈奴。北魏属柔然、高车。唐贞观十四年建蒲类县,宋代属伊州。元代属失八里行省东境,史称巴尔库勒。明代属瓦剌和硕特部。清康熙三十六年,改巴尔库勒为巴里坤。乾隆二十五年置巴里坤直隶厅,乾隆三十八年设镇西府。清前期,巴里坤是平定准噶尔叛乱的区域性指挥中心,乌鲁木齐建城后,巴里坤的地位由其取代。清咸丰五年,裁定西直隶府为定西直隶厅。民国二年撤厅设定西县,民国二十三年划归哈密行政区。
1954年成立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隶属哈密市。
-2-
翻过天山来到巴里坤,东天山已经下雪了。
巴里坤距哈密伊州区210公里,但是天山南北气候截然不同。昨天哈密的温度还在30多度得穿短袖,翻过天山到达巴里坤却得穿抓绒衣了。
巴里坤草原是新疆三大草原之一,与巴音布鲁克草原、那拉提草原齐名。
-28-
-29-
丝绸之路新北道曾经在巴里坤穿过。
丝绸之路是对中国与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统称,实际上并不是只有一条路。第一条是沿着昆仑山北麓到达安息(今伊朗),直至印度洋,称为南道。第二条顺天山南侧行走,越过帕米尔高原,到达中亚和波斯湾等地,称为北道。
这两条线路都在天山以南,但西汉以后天山北路又增加了第三条丝路,通往地中海各国,称为北道,原来的北道就改称为中道。
北道在新疆境内也称新北道,从哈密出发至伊吾、蒲类海(今巴里坤草原),沿天山北麓西行到木垒、吉木萨尔、乌鲁木齐、伊犁,然后出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