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门头沟灵岳寺

(2012-11-21 06:48:25)
标签:

灵岳寺

斋堂

白铁山

摄影

旅游

    上个周六,我和阿巴嘎在前往王家山的路上,顺游了门头沟的灵岳寺。

 

http://s11/mw690/5fe77beetceec6545423a&690
 -1- 灵岳寺,位于门头沟斋堂镇北部的白铁山上,创建于唐贞观年间,辽代时重建。

 

http://s6/mw690/5fe77beetceecfc35f825&690
 -2- 现存的斋堂城东门。

    斋堂,顾名思义是吃斋的地方,就是当年到灵岳寺进香的香客吃饭、休息的地方,久而久之形成了村镇,斋堂镇的名称由此而来,因此当地有“先有灵岳寺,后有斋堂城”之说。斋堂南边的“马栏村”,是灵岳寺养马的地方,而斋堂东南的“火村”则是为香客们提供饭食的地方。 

 

http://s9/mw690/5fe77beetceec82cb8cb8&690
 -3- 现在的灵岳寺山门。

    该寺初建时称“白贴山院”,金代改称“灵岳寺”。元代至元年间、至正年间、清康熙22年、雍正11年四次修缮,最近的一次大修是2007年。灵岳寺在1985年列为门头沟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http://s3/mw690/5fe77beetceec8a755512&690
 -4- 灵岳寺的寺院处于白铁山主峰前的平台上,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有山门、天王殿和释迦佛殿。寺的南部山门两侧为钟鼓楼遗址。

 

http://s9/mw690/5fe77beetceeccdfecee8&690
 -5- 从北面俯瞰寺内。

 

http://s13/mw690/5fe77beetceeccf46a27c&690
 -6- 释迦佛殿的西侧面。

 

http://s13/mw690/5fe77beetceecd0fb962c&690
 -7- 寺内。

 

http://s15/mw690/5fe77beetceecd4dc2d3e&690
 -8- 释迦佛殿的斗拱。

 

http://s16/mw690/5fe77beetceecd60ae07f&690
 -9- 释迦佛殿。

    为单檐庑殿顶调大脊式建筑,面积达100余平方米。檐下双昂五踩斗拱,拱眼壁为彩绘佛像。殿内原供奉的是一佛二菩萨像,系柳木雕刻,高近4米,可惜佛像在1954年被拆毁。

 

http://s6/mw690/5fe77beetceecd750c7d5&690
 -10- 释迦佛殿,颇有些大唐建筑的遗风。

    灵岳寺是北京地区唯一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元代以前木结构寺院,对北京西部地区佛教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http://s8/mw690/5fe77beetceecd9af2f37&690
 -11- 据北京市古建研究所副所长包世轩介绍:北京地区建于元代或元以前的古寺庙仍有一些,但是这一时期保存下来的古建筑要么是石料建造,如云居寺的石塔,要么是在明清时期大规模重建过,完全改变了旧有格局特点,如红螺寺,世人看到的仅是明清风格特点。

 

http://s1/mw690/5fe77beetceecdb5feea0&690
 -12- 释迦佛殿的内部。

    灵岳寺非常罕见地保存下来了一些元代以前木结构建筑的格局和特点,例如,大殿中梁架上的托脚(叉手)以及大殿典型的庑殿顶样式,这些都是元代木结构建筑的典型特点。

 

http://s11/mw690/5fe77beetceecdc9b015a&690
 -13- 释迦佛殿内部。

    2007年灵岳寺的修缮,首次采用了“原真”法,即完全保存古建周围的原生态环境,对古建只做“清扫”加固,而不进行重新油饰彩绘等。不落架、不改变原结构、不“着色”成为灵岳寺修缮的三大特点,真正做到了“修旧如旧”。

 

http://s13/mw690/5fe77beetceecde371adc&690
 -14- 释迦殿内看天王殿。

 

http://s2/mw690/5fe77beetceecdfe77de1&690
 -15- 天王殿和释迦佛殿。

 

http://s1/mw690/5fe77beetceece198eaa0&690
 -16- 天王殿,为悬山式建筑,建筑设计极为巧妙。殿内原供奉四天王、韦陀及接引佛塑像,可惜都被毁了。

 

http://s2/mw690/5fe77beetceece34d9271&690
 -17- 静静的寺庙内的残雪上,仅有我们两人的脚印。

 

http://s5/mw690/5fe77beetceece7d48814&690
 -18- 从寺庙中看山门。

    灵岳寺原是个两进院结构,现在人们看到的砖砌成的山门是这座寺院的第二道门,现在山门前面那株古国槐树当年也在寺庙的院墙内。

 

http://s9/mw690/5fe77beetceecea09a808&690
 -19- 寺内现存至元三十年《重修灵岳寺记》碑以及清康熙二十二年《重修灵岳禅林碑记》。我们进寺内寻找良久,不知存放在哪儿,终未得一见。

 

http://s10/mw690/5fe77beetceecebc3d439&690
 -20- 灵岳寺内唯一的一株古松树。

 

http://s3/mw690/5fe77beetceecede21862&690
 -21- 保护起来的钟楼遗址。

 

http://s4/mw690/5fe77beetceecef33cea3&690
 -22- 古建石雕构件。

 

http://s10/mw690/5fe77beetceecf0a7a679&690
 -23- 灵岳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元代,灵岳寺的寺产曾多达237处。据众多碑刻史料记载,斋堂地区诸多地名的形成与灵岳寺都有直接关系。

 

http://s6/mw690/5fe77beetceecf1f272e5&690
 -24- 出得寺庙,但见古寺、古树、飞机。

 

http://s7/mw690/5fe77beetceecf57bd4f6&690
 -25- 游灵岳寺还有一段小插曲:抵达寺前,但见庙门紧闭,吃了闭门羹,谢绝参观。经向当地人打听,庙的后面有一小门,钥匙由看庙的人掌管,但此人已经下山回家,三天不见了。后向在此地施工的工人问询得知,钥匙可能在一位工程负责人手中。必须找到此人,试着套磁,把钥匙拿到手,否则就白来一趟了。套磁,阿巴嘎可是这方面的专家啊。不一会儿,钥匙到手啦。

 

http://s5/mw690/5fe77beetceecf71f5e04&690
 -26- 下山的路。

 

http://s15/mw690/5fe77beetceecf85fdfae&690
 -27- 山路拐弯处,对着路边的反光镜来张自拍像,以示纪念此次灵岳寺之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